•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3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5 1.3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唐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云青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3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40418910

上书时间2024-06-19

书友kw8789254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任云青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2
  • 版次 3
  • ISBN 978704041891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0页
  • 字数 5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病原生物与免疫(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分为免疫、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和实验项目4篇,共计34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在修订过程中,拓展阅读增加了“医学诺贝尔之路”,简述了与本课程相关的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发现,学生从中可领略到科学研究的魅力。附录中有常用术语英中文对照、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数据资源和国内精品课程网址,以便读者自行学习参考。
  《病原生物与免疫(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医药卫生大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在校生教学用书及其他有关人员职业培训、业务进修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篇免疫
第一章免疫疫学概论
第二章抗原
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二节抗原的特异性
第三节抗原的分类
第四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三章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二节抗体的功能
第三节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第四节人工抗体的制备
第四章补体系统
第一节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补体的激活
第三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HLA复合体
第三节经典HLA分子
第四节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免疫系统
第一节免疫器官
第二节适应性免疫细胞
第三节免疫分子
第七章固有免疫系统与固有免疫应答
第一节固有免疫系统
第二节固有免疫应答过程
第三节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八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四节免疫耐受
第九章超敏反应
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
第十章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免疫预防
第二节免疫治疗
第三节免疫学诊断

第二篇病原微生物
第十一章病原微生物概论
第十二章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
第三节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细菌的变异
第十三章细菌帕致病牲与感染
第一节细菌感染源及感染途径
第二节细菌的致病性
第三节细菌感染的类型
第四节医院感染
第五节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第十四章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脑膜炎奈瑟菌
第三节白喉棒状杆菌
第四节肺炎链球菌
第五节其他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六节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消化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埃希菌属
第二节志贺菌属
第三节沙门菌属
第四节霍乱弧菌
第五节幽门螺杆菌
第六节消化道感染细菌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创伤感染细菌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链球菌属
第三节破伤风梭菌
第四节产气荚膜梭菌
第五节无芽胞厌氧菌
第六节其他细菌
第七节创伤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第一节副溶血性弧菌
第二节肉毒梭菌
第三节引起食物中毒的其他细菌
第四节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
第十八章性传捆细菌
第一节淋病奈瑟菌
第二节梅毒螺旋体
第三节沙眼衣原体
第四节溶脲脲原体
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动物源性细菌
第一节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鼠疫耶尔森菌
第三节立克次体
第四节其他动物源性细菌
第五节动物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十章真菌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二十一章病毒总论
第一节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三节病毒感染的检测
第二十二章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麻疹病毒
第三节腮腺炎病毒
第四节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第五节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六节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治原则
第二十三章肠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肠道病毒71
第二节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第三节轮状病毒
第四节诺瓦克病毒和诺瓦克样病毒
第五节肠道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四章肝炎病毒
第一节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其他肝炎病毒
第五节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五章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虫媒病毒
第二节出血热病毒
第二十六章逆转录病毒
第一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二十七章其他病毒
第一节疱疹病毒
第二节狂犬病病毒

第三篇人体寄生虫
第二十八章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第二节寄生虫致病性及抗寄生虫免疫
第三节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第二十九章医学蠕虫
第一节线虫
第二节吸虫
第三节绦虫
第三十章医学原虫
第一节叶足虫
第二节鞭毛虫
第三节孢子虫
第三十一章医学节肢动物

第四篇实验项目
第三十二章免疫实验项目
项目一凝集反应
项目二沉淀反应
项目三免疫标记技术
项目四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测定
第三十三章微生物实验项目
项目一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项目二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项目三细菌的分布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第三十四章寄生虫实验项目
项目一医学蠕虫成虫、虫卵、中间宿主辨认
项目二医学原虫滋养体、包囊辨认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Ⅰ.常用术语英中文对照
Ⅱ.网络学习资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