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
  • 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
  • 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

9787505149687

69.16 8.9折 78 全新

库存59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儒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9687

出版时间202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32页

定价78元

货号12819954

上书时间2024-05-23

呦呦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新思考 本书着重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危机,并针对这些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创新性观点,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清晰地了解当代资本主义。 ★系统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本书从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危机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既可以作为高校政治学教育的一门课程,供相关专业的学者及学生学习研究,又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辅助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演变趋势等方面,系统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及现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国内、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和加深的趋势,有助于人们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运动规律及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作者简介   刘儒,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理论与经济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省本科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之一。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比较理论。      目录   第一章?导论—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 第一节?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发展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一般含义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动因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经济运行和经济调控的新变化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资本占有形式的新变化 三、分配关系和社会福利的新变化 四、企业管理制度和劳资关系的新变化 五、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六、政治制度和国家职能的新变化   第三节?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承认和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资本主义性质上的根本改变 三、清楚认识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有限性 四、警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各种“趋同论”思想 五、资本主义自行扬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第一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起源及扩张 二、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点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演进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世界统治 三、经济和政治手段的融合与相互促进   第三节?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临的挑战和质疑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面临的外部挑战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三、社会主义是世界体系的未来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第三章?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划分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发展原因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特点及基本形式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及局限性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第三节?对当代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理论观点评析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 二、社会资本主义说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说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多样性 一、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多样性   第二节?西方国家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讨论 一、米歇尔·阿尔贝尔的“二模式论” 二、罗贝尔·博维的“四模式论” 三、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七模式论”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几种主要发展模式及其比较 一、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模式——以美国为例 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为例 三、政府导向型资本主义模式——以日本为例 四、出口导向型模式——以“亚洲四小龙”为例 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费边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思想 二、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思想 三、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凯恩斯经济学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 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实质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安排 一、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危机与应对的战略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危机 二、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社会保障制度危机的战略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第六章?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 一、西方经济危机理论 二、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第二节?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 二、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 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变化的原因   第四节?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经济危机仍是基础性经济危机 二、金融危机仍将周期性地发生 三、多重危机相互交织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演变趋势 第一节?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一、资本主义新发展对社会主义构成的压力和挑战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化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趋势——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曲折性 ◎ 阅读文献 ◎ 相关概念 ◎ 本章思考题   后?记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当代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虽然资本主义关系早在14—15世纪已萌芽于西欧若干城市(地中海沿岸),但“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约300年,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萌生并取代封建主义的阶段,也就是由商业资本主义、重商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的转变阶段。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推进的这一过渡时期,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以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上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更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 18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就是指二战后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推动下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国家垄断资本是资本的国家所有形式,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 (一)自由竞争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时代。在整个资本主义生命史中,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40年代,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的变革,导致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和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革,使人类从工场手工业进入机器大工业时期,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确立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自由竞争占据主导地位,工业资本占统治地位,商品输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形式,在对殖民地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开始了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占领。自由竞争一方面刺激了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日趋严重。自由竞争的结果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这一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中叶的二战结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内燃机、化学工业、钢铁技术等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同时,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私人垄断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生产力出现飞跃性发展;市场机制为垄断组织操纵,垄断取代了自由竞争,私人垄断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大量的资本输出促进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世界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以殖民体系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格局。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转变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时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产生了。但是,它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则是到了二战以后。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电子化时代,生产的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创造了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20多年生产的产品,超过了过去200多年生产的产品的总和。1948年至1973年,世界工业增长了353%。因此,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国家的经济作用大大加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一切部门,以保障垄断资本的最大利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来看,国有成分有所扩大,这种现象在西欧最为明显,1972年国有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奥地利为35%,法国为33%,意大利为30%,美国为29%。当然,在垄断资本主义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国家所有制只能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从分配形式来看,国家通过预算,系统地、集中地掌握了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大规模地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份额大都占整个国民收入的1/4到1/3。当然,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也是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国家通过订货、收购、津贴、利息等方式使垄断集团的利润成倍增长;从各阶级和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来看,国家的“调控”作用日益增强,对劳资关系的干预越来越多。他们还从垄断组织的利益出发引导国家经济的发展,调解各个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避免国民经济失调。但即使在这一阶段,生产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危机依然存在。   查看全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