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基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时间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的关系研究杨文星978752134628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书籍
9787521346282
¥
52.8
全新
库存31件
作者杨文星//孙滢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21346282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页数223页
货号747759090133
上书时间2024-04-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 基于心理语言学实验的时间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的关系研究作者: 杨文星,孙滢著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3-07-01版次: ISBN: 9787521346282 市场价: 62.9目录 图目表目
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1.2 研究价值1.3 研体设计1.4 全书结构
部分 时间思维方式和母语使用的关系章 文献回顾2.1 思维和语言关系的主要理论学说2.2 思维和语言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及述评2.3 时间和时间思维方式2.4 本研究实验1-7基本设想第三章 母语使用对时间思维方式的影响——实验13.1 研究对象3.2 实验材料3.3 实验过程3.4 实验结果3.5 讨论3.6 小结第四章 母语使用对时间思维方式的影响——实验24.1 研究对象4.2 实验材料4.3 实验过程4.4 数据解码4.5 实验结果4.6 讨论4.7 小结第五章 母语使用对时间思维方式的影响——实验35.1 研究对象5.2 实验材料5.3 实验过程5.4 实验结果5.5 讨论5.6 小结第六章 时间思维方式对母语使用的影响——实验46.1 研究对象6.2 实验材料6.3 实验过程6.4 数据解码6.5 实验结果6.6 讨论6.7 小结第七章 时间思维方式对母语使用的影响——实验57.1 研究对象7.2 实验材料7.3 实验过程7.4 数据解码7.5 实验结果7.6 讨论7.7 小结……
部分 时间思维方式和二语使用的关系第三部分体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附录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时间思维方式和母语使用的关系,以汉、英本族语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七个实验以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母语使用对时间思维方式的影响。实验1-3通过考察说不同语言的人时间思维方式是否存在差异,检验母语使用是否影响人们的时间思维方式;二是时间思维方式对母语使用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思维方式影响语言使用”假说,并通过实验4-7检验时间思维方式是否影响母语使用。该假说与斯洛宾“为言而思”假设的方向相反,关注的是人类在使用语言的那一刻,思维方式对语言使用所产生的即时影响。在线试读 章 文献回顾本章首先回顾了思维和语言关系理论学说中具代表、富有争议的重要假说或观点括语言强势论、思维强势论、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论,并对这些假说、观点进行了简要评论。其次评述了思维一语言关系的相关实证研究,论述了时间思维方式这一思维一语言关系研究的新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对思维一语言关系的基本立场、本研究所要检验的假说以及本研究实验1-7体框架。2.1思维和语言关系的主要理论学说有关思维和语言关系问题的探讨并非始于现当代。早在几千年前的人类文明初期,东西方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探索这个问题,激烈的探讨和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前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已经成为众多学科(如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共同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Bloom,2004;Gleitman &Papafragou,2013;Tohidian,2009;维果茨基,1989;张积家,2010)。对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林的研究或论述众多,但各方观点极不统一,许多假说或理论间甚存在一系列分歧乃不可调和的矛盾。杨永林(2004)指出,思维一语言二者的关系从来没有获得过一种圆满、充足的解释。多德和怀特(D&White,1980)也曾说过,思维和语言问题是科学研究中有趣、富于争论、有时又为混乱的问题。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可以被称为“自然说”。他认为,人要说话,要使用适当的词。命题由词构成。命题有对错,词也有对错。正确的词应当显示出被命名事物的不变本质。词不是约定的,而是自然的,因此有真假。柏拉图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可被称为“同一论”。他认为:“思想是话语,判断是说出来的陈述,只不过是在无声地对自己说,而不是大声地对别人说而已”(柏拉图,2018)。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只是内验的符号,文字是口语的符号。语词由约定产生。思维不等同于语言。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有不同的约定,所以,“人类不会有相同的文字,也不会有相同的发音,但是这些文字和声音所代表的心理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反映的事物,对大家都是共通的”(桂诗春,2000:554)。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也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以老子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老子说过:“名生于道(《道德经》)”。“名”即词,“道”即心灵可以认识的客观实在,标志着宇宙万物的本原。语言是由人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知决定的。另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则认为思维和语言没有必然联系。荀子认为:“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正名》)”。荀子认为,词不等于概念,词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去表达,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概念。到了近代,西方哲学家对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培根认为,语言和认知相互作用。一方面,心智的成长离不开语言;另一方面,又要警惕语言对认知的影响。笛卡儿继承了柏拉图路线,他认为语言是独立于人类智能之外的能力。语言不但是思维的符号,也是思维存在的直接证明。英美哲学家认为,语言是思想的逻辑形式。语言既是人类认识的后结果,也是人类认识的对象。语言有外在于人类的独立和客观。只有把语言看成是人类共同的、客观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语言的质和作用(Bloom,1981)。他们认为,思想是语言的自我显现,是语言自己在说话:不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相反,是语言利用人们的身体在说话。在说话的过程中,身体和工具是载体,而思想则以语言的形式得以显露(Harnad,1987)。从古今,由于对思维和语言关系问题的论述观点众多,在一部论著中很难将其一一穷尽。本章将选择近现代相对来说具代表、富有争议的重要假说或观点归纳到几个不同理论框架下进行论述,即:语言强势论、思维强势论、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论。……媒体评论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