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晶之路:意象对话心理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水晶之路:意象对话心理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

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38.74 6.7折 58 全新

库存8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烁方、朱建军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54713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266522

上书时间2025-01-09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读书就是探探路

朱建军

 

“探路”这个事情,以后可能少见了,手机上的导航会引导我们走,不再需要自己去探。不过话说回来,导航并不能取代探路,因为导航固然能指出目标,但是导航没有办法告诉我们前路上的风景如何,要想知道不同的道路上的风景,还是要靠探路。探路就像是品尝美食,尝一点儿这路上的滋味,你才真的知道是不是喜欢这条路。

——比如部分(不是全部)以灵修为名的或者部分精神传销类的。所以,看看别人走过的路,让自己更清醒地选择自己的路,还是很值得的。

“意象对话”的心理咨询方法来做心理成长的人,描述他们走过的路。读这本书,也就等于探探这条路,了解一下用意象对话做心理成长,是什么样的滋味。然后你也许会走这条路,也许不走,但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都不错。

“子曾经曰过”:“过去的日子就像河水,白天晚上都不会停一分一秒啊。”孔子难得这样文艺,发这种感慨也是因为到老了就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才忙完一年就发现自己又老了一岁。而当我读这本书中每个人的故事时,这种感觉也很明显。仿佛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昨天一样,但是屈指一算都过去很多年了。当初的大学生,现在他们的孩子都上学了,而年长一些的纷纷退休。在他们的人生中,都有很多的时候,走在了意象对话心理学的道路上,这条道路给他们的生命带来了什么呢?他们会觉得走对了路吗?他们在这条路上走过的人生,感觉如何呢?人生如此宝贵,用意象对话做心理成长,他们会觉得值得吗?

“水晶之路”,所谓的“水晶之路”,实际上就是成长之路——水晶是长出来的;水晶之路也是心灵越来越清明透彻的觉悟之路。

 

意象对话心理成长的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意象对话是通向我们内心的道路。

意象对话可以让我们潜意识中的心理显现,让我们真正懂得我们自己。每一个看起来平凡的人,其实都可能有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每一天普普通通过生活,内心其实都可能发生着波澜壮阔的或九曲回肠的故事。意象对话中,我们可以是所有故事的主角,经历各种人生。终我们会找到真正的自我,让我们的一生有价值有意义。

因为意象对话是内心的路,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真诚,不能自欺欺人。意象对话的心理咨询师,从来不装扮成无所不知的人生导师,不装扮成从不犯错误的大师,而是尽量诚实地表达自己。我们是会犯错误的、不断成长的人。

爱可能是人的渴求,因此说爱也引来这个世界上多的谎言。我们会见到无数标榜爱的人或团体,但是实际上这些推销爱的人常常并不懂爱,或者他们想爱却未必有爱的能力。意象对话并不把爱放在口头,意象对话的团队也不是天天唱爱的歌曲,但是在共同成长中,在诚实地面对心理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我们却会发现真爱在慢慢发生。共同成长的朋友之间,其实如同兄弟姐妹之间一样:可能兄弟姐妹也常打架,但是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和他们的感情才是真切的,远胜过你和那些每次见面都微笑的服务员之间的感情。

“捷径”。即使你已经在这路上走了很远,也走得很快,也不能保证你不在以后某个时候走偏,甚至从路边跌落悬崖。人生就是如此,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生才更有意义。

“健康人格”,每个人走的意象对话之路,都是他们自己的路。

这就是意象对话的水晶路,路并不会拉人们来走,路更不会迫使人们来走,路就是在这里。路在这里等待着每一个人,等待你选择它。如果你想探一探,那就探一探,如果你探过之后,想走上这条路,那你就走上这条路。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要走的道路,而意象对话,就是可被选择的一条人生之路。

一条有险阻的、不好走的,途经千百种风景,通向光明未来的道路。



导语摘要

《水晶之路:意象对话心理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专业的心理科普读物”,12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袒露自身心理成长的历程。他们都曾陷入困境, 在看似平凡的现实生活中,经历着跌宕起伏的心理历险;他们都使用了意向对话技术,经历了5~10年的心理探索,直面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冲突,从中获得深度的心理成长,也极大地改善了生命品质。这12条深刻的心灵线索,也是12个精彩的故事。对于普通读者、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学工作者、意向对话或其他流派的咨询师,都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身层面的解读:一串故事、一部职业导览、心理流派之间的一扇窗口、一本活生生的意向对话教材……



作者简介

编者:周烁方,朱建军



周烁方,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意象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硕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现为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秘书长、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中国精神分析心理联盟联合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意象对话、释梦、《道德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等。

朱建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回归疗法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中国心理学会108位注册督导师之一。著有《我是谁》《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焦虑的中国人》等心理学著作20余部。


目录

目录



周烁方 导言:有这样一条路

















内容摘要

《水晶之路:意象对话心理师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专业的心理科普读物”,12位专业心理咨询师袒露自身心理成长的历程。他们都曾陷入困境, 在看似平凡的现实生活中,经历着跌宕起伏的心理历险;他们都使用了意向对话技术,经历了5~10年的心理探索,直面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冲突,从中获得深度的心理成长,也极大地改善了生命品质。这12条深刻的心灵线索,也是12个精彩的故事。对于普通读者、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学工作者、意向对话或其他流派的咨询师,都能在书中找到属于自身层面的解读:一串故事、一部职业导览、心理流派之间的一扇窗口、一本活生生的意向对话教材……



主编推荐

编者:周烁方,朱建军


周烁方,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意象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硕士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现为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秘书长、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候选分析师、中国精神分析心理联盟联合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意象对话、释梦、《道德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等。
朱建军,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回归疗法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1987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中国心理学会108位注册督导师之一。著有《我是谁》《意象对话心理治疗》《焦虑的中国人》等心理学著作20余部。


精彩内容
作者:郑玉虎

我找到了一个法门,超越烦恼的法门:孤独生起的地方,隐藏着超越孤独的法门;不安生起的地方,隐藏着安心方法……如获至宝,心生喜悦。为法宝喜悦,同时也为自由喜悦。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已经不需要朋友。不需要朋友,并不是说没有感情,或者没有朋友了,只是不需要依赖这种东西了。事实上感情更好了,只是不依赖了。不需要朋友,也不需要外物。

对他人生也出来一种很深的理解:人本质上是孤独的。没有一个人真的可以理解你。“心心相印”的这个层面,没有人可以走近;概念化(语言化、意象化)的层面,不会有真理解。人与人的理解,多是基于错误构建的自我,是我的投射。完全无我,不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很少见,很难得。但自我是可以理解自己的,深到哪层都可以,而且可以完整地理解到。自我对自己的理解其实也很难得。我不再奢求他人的理解,但我并不消极;相反,是非常积极的,因为我能理解自己。

没法言说的那段体验,里边有一种特殊的知,我把它命名为“真知”。它的特点是直接、透彻、明晰、清楚。不是思考的知,不是推理的知,是感知,直接感知到了。不是头脑层面的知,也不单纯是身或者心的知,是全身心的知,知道的时候全身心都是知道的。不存在知与不知的差异,只是知,只有知,始终都是知道的。不存在对与错的判断。知道的是对还是错?不存在这样的判断。知道就是知道,知道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知道是对的,就是对的;知道是错的,就是错的,不需要判断知道的是对还是错。我如果知道了的话,我会知道自己知道;我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它非常准确,不是我自己可以修改的。

我怀疑这种知,就是孟子、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知。它不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内心实实在在存在的一种东西,是心本身自带的一种功能。每个人都有,不是只有某个特殊的谁才有。它藏在潜意识非常深的地方,所有人共有。但不是每个人都在用。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用。通过心理体验上的实证,亲自找到它、感受它、使用它、每个人都能学会,每个人都有这个潜能。

王阳明讲“格物致知”的时候,也许他真正讲的不是“格物致知”,是“致知格物”。格物致知的话,是分别研究物的规律,然后从中找到普遍规律,总结成为知识,终获得知。我认为不像。更像是致知格物,用心看,不管看什么,只要物不当其位(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不当其位),心中有一个地方会感觉有点儿别扭(或者说不是那么通畅、舒服);然后调整,归位,用心看,一旦物当其位,心一下就会彻底舒服了,很舒畅,很通透。心有这种功能,这就是我所说的“真知”。比如解梦,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心里会隐隐感觉到哪儿不对。虽然一时半会儿说不清,但会隐约感觉差强人意,总觉得差那么一点点。抓住这一丝的不舒服,仔细、认真地思考,就会发现的确不对。直到找出那个的解,然后心会感觉,一下都舒服了,整个都很通透。比如看画,里边有个细微的问题,那么心会隐约感觉有点点别扭。比如听音乐,中间夹了一个错误的音符,你的心会咯噔一下——尽管你并不懂音符。

这种知有一个特点:知同时就是心理能量本身。并不是在心理能量外单独有那么一个知,它们是同一个东西,不能分离,不能分割。香蕉好不好吃?吃就知道。不吃不会知道,不吃就知道是假的知道,肯定不是这种知;但也不是先吃,然后判断好不好吃,判断不是这种知。这种知就是吃本身,吃在嘴里,自己就知道好吃,或者不好吃。没有判断,就是经验本身。王阳明讲的很清楚,“知行合一”,这个说法极为贴切。“先知后行”,“先行后知”,说的都不是这种知。如果是这种知的话,知跟行必然是在一起的,知就是行,行本身就是知。

这个知对我特别重要,经验过这种知,我的心自然获得了一种功能:明辨是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法含糊。我能骗自己,但是我骗不了自己的心。我二大爷的画画得不好,我没法说好。而且只要看一眼,就会清楚地知道哪里不好。即使二大爷咳嗽示意,也没用,不好就是不好。即使他继续咳嗽,也没法歪曲我心的眼睛。课堂上有些督导,大家都觉得好,没什么问题;我会知道某个地方实际不对,蒙不住眼睛。这个“知”更多还是指向自我。成长路上,难免跑偏,这里不偏那里偏,要么偏左要么偏右,总之就是没法不偏。是这个知,一次又一次把我拉回,避免偏离轨道、冲向悬崖。成长越往后,越发现这个“知”实在太重要了。

另一个重要的地方,是它越来越多地把我的知行统一在一起,行越来越多地实现了与知的合一。这个合一的实现意义重大,不夸张地说,之后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围绕这一点展开,任何点滴的成长,都跟它脱不了关系。

       ……

作者:李拯

深藏内心的自卑,从小到大,都伴随着我。害羞、紧张、不自信经常在我的情绪中体现出来。也许外表大家看不出来,但我自己知道,我不能接受自己弱小,我表现得自信,表现要强,容易嫉妒他人,其实底下是深深的自卑。

我是家里三个孩子中的老小,哥哥比我大八岁,姐姐比我大六岁。小时候爸妈太忙,哥哥姐姐带我的时间比较多,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哥哥姐姐,婴幼儿的自己会用乖巧听话、努力做事、努力学习来抵御内心的弱小感,想跟着哥哥姐姐玩,但他们经常不带我这个小不点。

上学后,爸爸非常看重我们三个孩子的学习。记得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背乘法表没背好,我被数学老师责骂:你们家三个孩子,哥哥姐姐学习那么好,尤其是你姐姐,你怎么背个这个都背不好。被老师责骂的这一幕,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从那时起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超过哥哥姐姐,我不能落后。

“勤奋”是我面对自卑感的武器。

小学毕业,我勉勉强强进入了初中的重点班,是班上倒数几名。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我非常努力学习。那个时候的我还给我学习好的同学下战书,每天学习至深夜。初二下学期时,我的学习成绩下降,拿着班上第十几名的成绩单回到家,爸爸脸上的不满和厉色我至今还记得,他把我的成绩单从窗户外扔进屋里,令我羞愧难当。为了不让爸爸失望,我只能更加地努力。

中考,我以全校的成绩考入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初中的我可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记得那时我有一些信条,比如:求人不如求己;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榜样,等等。我的内心始终不相信自己真的很好。记得那时有个同学评价我,“学习好很善良很亲切”,我的内心充满惊讶和欣喜。

因为是初中全校进入重点高中的,高一的我还是自信满满的;可惜好景不长,不久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各方面都找不到自信,只有英语是我的骄傲。因此我在班级上很爱发言,可是高二的时候,有一次我发言次数太多,总举手,结果老师并不点我名,我一下子就觉得自己很不好,觉得自己太爱炫耀。现在回想,那时的我好强,找不到自信,内心非常失落,太想从某个点上获得认可了。高中的我苦闷、压抑、学习压力非常大,非常希望自己考进名校,继续初中时期的辉煌,可是后并未如愿,我只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的林产化工专业。虽然也是“一本”,可离我心里的目标还是不够的。

从大一开始我纠结的就是我的身高,为什么我就不能长得再高一点?为什么我个子不到155cm 呢?为什么我的腿不够直?为什么我的眼睛那么小?为什么我就不能考进一所更名牌一些的大学?为什么我进了林业大学还学了一个这么冷门的专业?当我遇到名牌学校的学生时,我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自卑。为什么我喜欢的男孩子不喜欢我?为什么我不喜欢的男孩子却来喜欢我?为什么我在乎的人却不在乎我?为什么我不够坚强?为什么我要那么脆弱?为什么我那么敏感?为什么不够漂亮呢?为什么我不能更受人欢迎呢……

直到我开始学心理学,我开始了解我自卑的来源和应对,并且开始真正学习正视我的自卑感。阿德勒写过一本《自卑与超越》,他提到,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人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我发现我的成长就是一个超越自卑的过程。

我是家里小的孩子,小的孩子没有话语权。我潜意识是以乖巧懂事、学习努力来获取父母关注的,我学习规避哥哥姐姐获取关注失败的经验。我采取的是表现好,委屈自己来获得好的认可。由于小,比较受宠也比较受保护,但小的孩子的想法也容易不被重视、不被尊重,在家里没存在感、没位置,大事小情不让我参与,这让我产生了弱小感和自卑感。

我是计划生育外的孩子,出生前,妈妈东躲西藏,我在胎儿期便感受到不安和恐惧。出生之前父母期待的是男孩,之后的成长过程由于父母工作太忙,我经常被一个人放在家里,内心体会到的是被忽视。

一个早期被忽视的心灵,内心深埋一颗自卑的种子。

       一次体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三四岁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信任,我得靠我自己。这个信念产生的那么早,影响我很深远。为什么我觉得世界不值得信任?因为我觉得早期我的生命不被真正欢迎。小时候的被忽略,没人真正看到我,懂得我的感受,让我觉得恐惧、愤怒、难过、伤心、委屈。小小的我,深藏自卑。于是我说,那好,那我就靠我自己。

作者:甄静慧

想要寻求救赎,所以被黑暗与苦难中的人吸引,选择记者这么个职业。那些年因着工作,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边缘人群(艾滋病人、性工作者、囚犯、上访者、精神病人);去过各种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麻风村、戒毒所、传销组织、走私基地)——跟那个拿着救赎名单,面对着一个个恐怖棺材的梦何其相似。但,这个过程中,我的内心也一再感觉到情结的荒谬性。

当我忘记记者只是一个记录者,总是抱着一种英雄主义的心态,以为自己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很快就会被现实“啪啪”打脸。记得大学毕业那年,世界麻风病日,我主动要求到麻风村去采访。麻风病曾被视为绝症。麻风村的存在是为了将病人与健康人隔离,防止传染,所以它们都在孤岛上,与世隔绝。说是“村子”,其实不过是荒岛,没有物资,缺医少药,病人被赶上去后就自生自灭了,只有幸运者可以存活下来。虽然同行的志愿者提前反复告诉我要做好

心理准备,我还是很难形容走进去那一刻的震撼。岛上全是老人,他们的身体大多支离破碎,触目惊心。常见的是双腿腐烂。初都是从一个小伤口开始,慢慢发炎、腐烂,从脚掌到小腿、膝盖,渐渐整条腿烂掉,直到有医疗志愿者涉足这里,替他们截肢,方得解脱。双手健全的人也少,很多人十指的两个指节都没了,留下半寸指节,如爪子一般箕张着。因麻风杆菌侵蚀导致的严重皮肤毁坏就更不用说了。至今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老太太,70 多岁了,坐在屋外,没有眼球,脸上只有两个圆的、淡血色的洞,也没有手指,还在自己淘米做饭。

一开始,我是出离愤怒的。这些老人,都是被自己的至亲抛弃,赶到这里来。要说那时人们害怕绝症,没有办法。可是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已经基本消灭了麻风病,这些老人也早已康复,然而他们的亲人甚至亲生儿女,仍然不把他们接回家。要知道,他们的手足残疾并不是麻风病造成,而是因为一直困在孤岛上,没有医疗条件处理,所以哪怕是普通的炎症和破伤风,都会付出惨重代价。那时年少气盛的我,自然而然地把这些老人视作受害者;而那些放逐他们的人,以及他们的儿女,则被我认定是自私、冷漠的。

但意外的是,老人们并不太领我的情。村长拉着我,再三请求,不要向外透露孩子们的信息,不要指责他们。“你不知道,家里有一个麻风病人,会受到怎样的歧视。”他说,即使你说自己已经好了,别人看到你的样子还是会害怕。其实村长的身体看上去是健全的了,儿子也希望他回去,但他还是宁愿留在这里,生怕影响到年幼的孙儿孙女。

这是一份那么厚重的爱,令人无法不动容。但终究还是意难平,我只能找到政府不作为的茬,凛然批判,也算满足了无处安放的正义感。

作者:郭筑娟

童年缺失爸爸保护的我,在妈妈的关爱和约束中慢慢长大,替代着爸爸成了陪伴妈妈的“小丈夫”。独立、懂事、能干成了我的代名词,学习成绩好、家务活利索、自律,我是妈妈觉得有出息的好孩子。1979 年,天大的好消息来了,爸爸回家说他平反了,自由了! 妈妈高兴得哼着小曲包饺子,爸爸带着我上街买我喜欢吃的发糕,我好想向小伙伴炫耀我也有英俊、帅气、高大的爸爸,好想对着嘲笑我、奚落我的人说,哼,看你们谁还敢欺负我!然后昂着头、挺着小腰板,不屑地从他们面前走过,剩下面面相觑的他们目瞪口呆留在那。

爸爸平反后选择留在省会,计划工作稳定一段时间后托关系把妈妈调过去,于是我就盼啊盼,盼着这一天早日来到,盼着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那会儿我已经上初中,有时和同学谈到未来,我心里会偷着乐,说不定过几天我就去省城读书了!由于爸妈工作系统不同,调动工作成了心烦之事,我初中毕业也没去成省城读书,一家人在一起又变得遥遥无期,到后来干脆也不盼了,还宽慰自己说,“不去也好,这有好多朋友和同学,真去了省城朋友都没有一个。”

1982 年冬天妈妈脑溢血突发并深度昏迷,我守在妈妈身边,好想她能醒过来。到医院探望她的人很多,有些阿姨看着木然的我,拍着我的肩膀安慰,没事啊,别怕!我心里非常反感她们说的话,但还懂事地说着谢谢,站起身来送她们。妈妈的好朋友国素阿姨握着我的手,跟我说,“你还有阿姨呢,有我在,你就不会饿着!”我一边拼命点头一边哭着喊着妈妈你起来……那三天的日和夜寒冷漫长,空气都是凝固的,昏暗的病房、长长的走廊、昏迷的妈妈、瑟瑟发抖的我,就连窗外的天空也是灰蒙蒙的。我祈求老天爷不要收走妈妈,央求医生快给她治疗,盼着爸爸赶紧出现。直到医生检查两侧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宣布死亡,我都不愿意相信妈妈真的走了,就这样一句话也没留下就走了!把我扔在萧瑟冰冷的寒冬,寂静空荡的夜里。爸爸心急火燎赶到也没能见上妈妈后一面。我印象中妈妈眼睛一直闭不上,追悼会时,我悄悄跟她的学生说:“你去看看,我妈妈是不是没有断气啊?”帮忙的阿姨叔叔们知道这事后对我说:“你妈是放心不下你!你可别再胡想,要不你妈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也不安生。”还让我跪着承诺:“妈妈放心吧,我会好好的,我会长大,爸爸已经回来了!”

妈妈真走了,小时候常说的那句——“有一天我要是走了,你咋办?”真的应验了!咋办啊?连怎么安葬妈妈都要问我的那个爸爸,让我感觉到不是能依靠的人,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泪无声地流下,我越发地悲伤。“哭是没有用的!接下来的事你都得自己去考虑、去面对、去解决!没有人能够帮你,得自己靠自己!”那一刻我必须长大!我把妈妈的钥匙拴在裤带上,一边做主张罗妈妈的后事,一边告知爸爸,我决定听从妈妈老朋友的建议,不读书了先工作。葬礼那天,冬雨淅淅沥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