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 24.91 3.7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上海纪实》编辑部 编者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29435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8485862
上书时间2025-01-05
《上海纪实》电子刊由上海作家协会于2015年5月创办,依托上海作协主管主办的华语文学网在线出版,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多媒体电子期刊。创刊以来,全力推进平台建设,截至2017年12月,电子刊和微刊按照每个季度一期的节奏,不间断地在线出版了11期,累计刊出220多万字的原创纪实作品,不仅刊发了众多当代著名作家的新作,接续了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同时还培育、发掘、团结了上海一批有志于纪实文学创作的中青年作家新生力量,初步形成新鲜、厚重、广博、灵动的风格特征,得到文学界的关注和认可,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平台的视觉呈现不断优化,技术稳定,运行平稳。
《上海纪实》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纯电子期刊的形态,为的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文学传播和读者阅读方式的新变化,探索“互联网 ”时代,文学的新机遇、新空间,并以主流、优质、正能量的文学内容,参与网络内容生态的优化和改善。《上海纪实》实际建设完成了三种在线形态:一为在华语文学网上线的网络版,二为依托《上海纪实》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微刊”,三为设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的600多块大型电子阅读屏。通过“三屏联动”,获得广泛的阅读传播。《上海纪实》源源不断推出的原创作品,还丰富、壮大了上海作协主管主办的华语文学网的内容资源,而《上海纪实》“微刊”,更是给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移动网络空间注入了积极、向上、健康、美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文学原创,为净化网络生态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纪实》倡导“在场”精神,关注当下,直击现实,记录历史、时代变迁,反映时代进步和人的精神成长历程,体现创作者责任担当、理性良知、人文情怀,追求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统一。秉持这一办刊宗旨,《上海纪实》以关注和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作品为重点,这类作品集中体现在《专题》《在场》《弄潮》《亲历》等栏目中;与此同时,积极提倡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叙事风格的多样性,既有重大现实及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品。
序言
【弄潮】
将科学种子撒进孩子心田
愿死者生者两相安
——亲历上海临终关怀事业建设
老杨和他的“分享冰箱”
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
——上海轨交13号线淮海中路站周边居民搬离过渡避险纪实
【在场】
表达、彰显、传承
——聊聊上海京剧票友票房票戏
民生记者陆兰婷
蹈火英雄
——全国“模范消防中队”纪实
上海快速路网是怎样建成的
画坛伉俪
曹可凡:人生的“三级跳远”
飞车“花木兰”
——记奥运冠军上海姑娘钟天使
与死神拼抢为生命护航
C919惊艳首飞
【亲历】
种茶的感悟
新年约旦历险记
探秘北极熊之都
——守护世界的冰雪家园
温暖的旅程
我看开鲁蒲斯的教育
我在美国当陪审员
我的十三次搬家经历
在哈瓦那相逢海明威
……
【记忆】
【往事】
【万象】
【风情】
《拂去烟尘:2017<上海纪实>精选本》:
2016年9月28日那天,老杨在自己的兜约餐厅门前摆出一台分享冰箱。冰箱的迎客,似乎比餐厅开张更让老杨紧张和忐忑,这毕竟是上海乃至中国的台分享冰箱。
冰箱正面的左侧写着:欢迎个人、食堂、餐厅分享捐助,填上可食用期限和放入日期,若有问题可咨询店内。右侧写着:您可以从冰箱中免费领取,在保质期内食用,请按需领取,拒绝浪费。
冰箱的右侧面写着:绿洲食品银行是家致力于减少食物浪费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我们参与捐助。
老杨往冰箱里放了几十份食物,然后站在马路对面细细观察。不一会儿,有个工地的保安(因为他穿着保安员的制服)走到冰箱跟前,读完冰箱上的介绍,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面包,走了。不一会儿一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来了,也拿了两个小面包——显然是口口相传,干体力活儿的人,来取个小点心。
有个衣衫破烂的老人走过来,把冰箱里四五个月饼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老杨上前劝道:大爷,您是不是先拿三个,不要拿那么多,让大家分享?下午冰箱里还会放食物,你下午再来?老人放回了两个月饼。
老杨问:您住哪里?老人回答:住在旁边的公园里。老杨“哦”了一声,说不出话来。这些人就是需要帮助的人,也许今后会是分享冰箱的“常客”。
《新闻晨报》的记者跟踪而来:老杨,你为什么不多放一些食物?
老杨的回答很实在:如果花太多精力和资金在这台冰箱身上,不太合适,因此希望周围的居民和饭店能够主动提供食物。
第二天,老杨继续观察分享冰箱。下午2点,一个小伙子走进兜约餐厅,他是从沈阳来上海旅游的,进门就说:我要20份炒饭,要带走。当热腾腾的炒饭装进20个盒子,小伙子捧着它们来到分享冰箱跟前,都放了进去。他付了钱,但是他没有留名。
老杨频频点头:分享冰箱不是简单的爱心表达,它也代表了上海的形象啊!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行善者叩击着门环,仁爱者却发现门已经打开。
老杨继续到分享冰箱跟前观察,路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兜约饭店的老板,不知道他就是分享冰箱的发起人。
有一天,饭店服务员刚往冰箱里放入10多份食物,立刻有人争先恐后来取食物。
有个智障的男人站在一边,脸带微笑,不争也不抢,等大家都拿了,他才从冰箱里拿了一份,然后悄悄走了,他没有像有的人那样一次拿两份三份。
老杨陷入沉思,人间万象都展现在冰箱面前,我们难道还不如弱智者吗?
有个记者赶来采访:老杨,我们从人民网上看到,9月底,上海西康路一饭店引入台分享冰箱,说的就是你的兜约餐厅;10月初,长寿路街道引进了上海第二台分享冰箱。但是有人说长寿路街道的分享冰箱是中国台。
老杨笑了:谁是台都没有关系,只要大家都为弱势人群献爱心,不分先后,都是“”。我们的分享冰箱是9月28日摆出来的。
老杨在关心饭店经营之余,还是抽空去看他的分享冰箱。
一个壮汉拉了一只半人高的旅行包过来,打开冰箱的门之后,开始把冰箱里所有的食物都往旅行包里装。老杨赶过去说:你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全拿走的话就占据了其他有需求人的配额,少拿一点行不行?那人脸有愧色,只拿了两盒就走了。
天津北方网称赞:这是有温度的冰箱!
有个网站叫“知乎”,其评论员说:分享冰箱不仅可以避免“舌尖上的浪费”,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设一个低成本社会,不仅裨益了他人,也照顾了他人的体面和尊严,让民间慈善以一种更加柔软更加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慈善参与双方“不相见,不相识”,避免了那些得到帮助的弱者的心理受到伤害。
又有记者来采访老杨:你担不担心有人会往分享冰箱里投毒?
老杨顿时发火了:你为什么总要往这方面想?为什么把别人想得那么坏?说难听点,坏人也是有他们“底线”的,他们有很多很多缺点,但也有优点!
是啊,行仁爱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倾向,在性情坏的人的身上,也总还留有一点爱的根苗,这种根苗对善意的人会产生巨大影响。他们为何要毒死那些弱势者呢?
老杨的分享冰箱渐渐有了知名度,不少个人和单位都把剩余的食品放到冰箱里,食品品种也丰富起来:牛奶、面包、饼干、巧克力、麦片、八宝粥、炒饭、红烧肉、方便面……有家生产方便面公司的老板打电话给老杨:我要处理快要过期的方便面,成本很高,要雇人把方便面全部拆开,要把方便面全部打碎,然后要用车把它们送到饲养场去。现在交给分享冰箱,方便面就“方便”多了!
……
★《上海纪实》倡导“在场”精神,关注当下,直击现实,记录历史、时代变迁,反映时代进步和人的精神成长历程,体现创作者责任担当、理性良知、人文情怀,追求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统一。《上海纪实》积极提倡作品题材的广泛性和叙事风格的多样性,既有重大现实及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品。
——《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