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图书 可以开电子发票 有需要的联系客服!
¥ 19.99 3.6折 ¥ 55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米沃什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8375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27885129
上书时间2024-12-31
《乌尔罗地》的创作大约始于一九七六年九月,其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切斯瓦夫·米沃什造访巴黎,借宿于老友约瑟夫·萨吉克神父三年前设立的“对话”中心。这是一处波兰侨民的文化中心,分属萨吉克神父一九六六年成立的对话出版社,米沃什其后在此出版了自己翻译的《圣经》。《乌尔罗地》的许多片段就诞生于两位老朋友在晚间的一次次长谈中。
萨吉克神父是与本书的成型过程接近的人,对米沃什的作品也十分熟悉。他应作者之邀为《乌尔罗地》的波兰语原版撰写了精彩的导言。根据导言所述,本书的写作不是线性的,其中此起彼伏的思绪也无法用只言片语概括。实际上,简要概括《乌尔罗地》就相当于简要概括米沃什本人,这并非易事。不过,从着墨多寡而言,《乌尔罗地》主要探讨了人的抽象化这一问题。在作者看来,十八世纪以来科学对宗教的胜利,并未给普罗大众带来思想的解放,而是使他们把头脑置于新的上帝的统治下。人总有把自己的头脑置于他人认可的条条框框中的倾向。当一切都严格有序时,更不容易产生焦虑或惶恐。因为,自由和落在个人肩头的责任是相应的。然而,新的上帝(布莱克称之为“由理生”)即所谓“客观真理”更加无情,它对人满不在乎。在形而上的意义上,十八世纪“科学的宇宙观”不仅使人失去了过去高于万物的地位,也使人逐渐丧失想象力,即将抽象观念化为具体图像的能力。在这种缺乏个性,只懂得共性和抽象的情况下,人不再是人,而只是数字。这就是“乌尔罗”的含义。(或者说,是米沃什对布莱克创造的“乌尔罗”一词的解读,)浪漫主义的兴起,实际上是人不甘于这种渺小地位的挣扎。而(以贝克特为代表的)二十世纪文学,在米沃什看来,是人的这种虚无状态的表现。
本书波兰语版的导言中,萨吉克神父还从存在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乌尔罗地》背后的思想暗流。这不仅是因为研究海德格尔是他的专长,也是因为人的存在状态是作者米沃什本人关切的问题。可以相信,原版导言对本书的诠释无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权威的,并且也是作者认可的。
在书中探讨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以外,《乌尔罗地》对于喜爱米沃什的读者来说还有一重特殊的意义。这本书是作者一生中一部声称并非为读者,而是“追随自由创作的手”(本书第三章)产生的作品,也是作者的“灵魂自传”(本书第四十一章)。它是研究米沃什思想的导游图。已经熟悉《被禁锢的头脑》《诗的见证》《米沃什词典》等作品的读者,阅读时也许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但是,如果并不熟悉波兰文坛、未曾研究过存在哲学、甚至对作者本人也不是很了解,阅读这本书恐怕又是别一般感受了。因为本书各章节没有标题,译者按照各章内容将其大致分组,以方便读者。这只是一种分类的线索,并不,也并不概括相应章节的全部内容。
至四章是一些个人的回忆和思考,自第五章至第九章,作者讲述了一些文坛往事,包括他与贡布罗维奇的交往以及他对贡布罗维奇的看法。本书书名中的“乌尔罗”次出现在第十章。在这里,作者通过回顾童年,解释自己为何深受布莱克吸引。第十一和十二章中,作者举了一位博士生布利克斯为例,介绍了关于贡布罗维奇的各家之言。作者指出,不应将内容与形式分离、重视共性多于个性,而应该着眼于文本本身。而面对贡布罗维奇思想中看似“不道德”的矛盾,可以通过阅读布莱克调和。
在第十三章的一些个人的感触之后,作者在第十四和第十五章论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西方宗教想象。在米沃什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科学的世界观”将给人的内心造成的侵蚀早有预感,《卡拉马佐夫兄弟》、《地下室手记》等作品中都有所表露。
自第十六章起本书正文才算开始,作者花了几个章节,不吝笔墨地介绍了自己的远亲,原籍立陶宛的法国诗人奥斯卡·W·米洛什。作者对这位远房叔叔除了敬仰和爱戴,还有共情,因为两人同样处于流离的状态,并且拥有同样的立陶宛故乡。第二十章即是作者对青年时巴黎之行的论述。
第二十一章中作者引述的埃里希·海勒的观点,可能是理解本书后半部分的关键。海勒讲述了歌德“反对牛顿的三十年战争”,而米沃什接下来就介绍了四位自己心目中的“反牛顿”英雄。首先是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密茨凯维奇作为“民族诗人”的地位无人不晓,但是在米沃什看来,密茨凯维奇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的爱国热情,而是他为波兰文学保留下来的无拘无束的浪漫想象。关于密茨凯维奇的论述见于第二十二至二十五章。
接下来的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介绍了瑞典神学家伊曼纽尔·斯威登堡。类似地,对于米沃什,这位想象力的大师不是因其神学系统,而是因其重构“词语”空间的努力而可堪敬佩。
之后在第二十八至三十章出场的是“怒火指向培根、洛克、牛顿”的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布莱克诗作中丰富的神话形象、富有生气的语言,都是他捍卫人类想象的武器。
后,在第三十一至三十六章,作者着重介绍了奥斯卡·米洛什的神哲学思想。在后者的构想中,时间、空间、物质三者通过运动联为一体,而人终会回归失落的乐园。在米沃什看来,奥斯卡·米洛什的思想孕育着未来的新科学,到那时,科学不再是静止僵化的“客观真理”,而是拓展想象的助剂。
在本书的第三十七和三十八章,作者简短介绍了自己对贝克特和“世俗人文主义者”的一些看法。第三十九和四十章是关于天主教和无神论的。第四十一章是本书的尾声。
虽然《乌尔罗地》中涉及了大量学术名词,并且包含了许多哲学上的讨论,但这本书并不是教科书或学术专著。它只是米沃什记载个人思想的随笔。对于读者来说,重要的或许是启发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在赞同或反对作者思想上站队。同时,任何他人的总结都不能代替阅读作品本身。正如作者说的,“将柠檬榨成汁,然后倒入杯中呈现给我们。味道又酸又苦,是吧?当然,汁液是柠檬的一部分,但是当枝头的果实逐渐成熟,当在墨绿色的树叶间看到圆润的浅黄色果实,我们很难立刻联想到柠檬被榨成汁液后的实用价值。”(本书第十二章)人们喜爱米沃什或任何一位作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背后的哲学多深奥,或者价值观多正确,或者作者本人的人格多伟岸。终,人们喜爱的是阅读作品的过程。译者真诚地希望,翻译这本书,能够使它的中文读者更加享受这一过程。
追随自由创作的手产生的作品,也是作者的灵魂自传。它是研究米沃什思想的导游图。《乌尔罗地》是一幅米沃什的动人的精神自画像,也是他对于我们现代苦难的起源的不懈追问。
即使我们应用来自不同传统的思维模式,我们也会评论一个普遍的文明。
作者介绍:
米沃什,一九一一年生于立陶宛,二战时参加了华沙的抵抗纳粹的运动,战后作为波兰文化专员在纽约、华盛顿和巴黎工作。一九五一年出走巴黎,一九六〇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是美国人文艺术学院会员之一。一九八〇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二〇〇四年去世。米沃什的诗歌注重内容和感受,广阔而深邃地映射了二十世纪东欧、西欧和美国的动荡历史和命运。其主要著作除了诗歌外,还有《乌尔罗地》《路边狗》《被禁锢的头脑》等随笔和思想性著作,被视为二十世纪东欧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译者介绍:
韩新忠,70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级翻译兼编辑、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院长,译作有: 《世纪之交的欧盟国家政党体系研究》《西方音乐史的TOP100》
闫文驰,女,80后,波兰科学院博士、青年翻译家,参与翻译作品有:《波兰十九世纪诗选》《宇宙的故事》等
。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 高兴/1
乌尔罗地(中译本前言) / 闫文驰/1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附录:名词解释/
追随自由创作的手产生的作品,也是作者的灵魂自传。它是研究米沃什思想的导游图。《乌尔罗地》是一幅米沃什的动人的精神自画像,也是他对于我们现代苦难的起源的不懈追问。
即使我们应用来自不同传统的思维模式,我们也会评论一个普遍的文明。
作者介绍:
米沃什,一九一一年生于立陶宛,二战时参加了华沙的抵抗纳粹的运动,战后作为波兰文化专员在纽约、华盛顿和巴黎工作。一九五一年出走巴黎,一九六〇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是美国人文艺术学院会员之一。一九八〇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二〇〇四年去世。米沃什的诗歌注重内容和感受,广阔而深邃地映射了二十世纪东欧、西欧和美国的动荡历史和命运。其主要著作除了诗歌外,还有《乌尔罗地》《路边狗》《被禁锢的头脑》等随笔和思想性著作,被视为二十世纪东欧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译者介绍:
韩新忠,70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级翻译兼编辑、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院长,译作有: 《世纪之交的欧盟国家政党体系研究》《西方音乐史的TOP100》
闫文驰,女,80后,波兰科学院博士、青年翻译家,参与翻译作品有:《波兰十九世纪诗选》《宇宙的故事》等。
我过去是谁?而现在,当身处格里兹利峰又译灰熊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一座山峰。上的工作室中眺望太平洋的时候,我又是谁?我一直不愿意谈及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会隐约触及,但也是小心翼翼且并不情愿。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是时候战胜我一直以来对于读者所深深抱有的不信任了,虽然这一刻对于我们变小的地球以及个体生命来说,都略显迟暮。这种不信任源自于我从事文学工作之初,那是遥远的三十年代。作为一个“灾变论者”又译劫数难逃论或末日论者,指持有现代社会必将毁灭于一场大灾祸的悲观论调的人。,那时我已经深深预感到,世界将会走向何方。我也曾怀念“信仰与力量”的年代,这在我早期的诗歌当中有所涉及。但彼时并没有什么人能够让我讲述这些担忧与希冀。波兰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特质在我身上均有体现,我无法摆脱,因此我也注定四处碰壁。“青年先锋派诗人”这一标签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我的误读,因为先锋派诗人很少关心我暗中所默默关注的一切。但我必须有所归属,所以我便屡屡伪装,让自己显得像个先锋派的样子。我处处设防,对于大学以及文学圈内那些让令人仰止的智者所怀有的崇敬之情也伴随着怀疑(或许他们也会迷失?),这是同时陷入既傲慢又卑微的状态中的手段。我并不诅咒傲慢,因为傲慢也是一种防御。
当时的情形便是如此,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我会如此痴迷于沉默:当我张开嘴,却任何声音也发不出。不难想象,对于一个如此拘谨的人,当他坏的预感成为现实,当目睹华沙战时以及战后的情景,当人们从摇摇欲坠的屋舍中得以侥幸逃生,当独处以及学术工作成为一种恩赐的时候,这种拘谨意味着什么。针对外国读者的写作只是一种实践,甚至是带有教学性质的实践,因为我并不相信使用不同语言,拥有不同历史传统的人能够理解我的作品,况且,我以波兰语创作的作品是为那些超越时空的读者而写,换言之,是为自己和缪斯女神而作。
我参不透自己的人生(谁又能参透?)。同样,我也并不理解自己的作品,我将来也不会假意我能够理解。从这些作品当中定然可以看出极大的自我克制,的确如此,当一个人缺乏这种克制,自然会对其十分渴望,但是倘若所拥有过多,并且知道为此曾付出了多少代价,那他必然会渴望释放,渴望喷薄而出,渴望能够自由创作的手。
释放自己意味着同读者对话,同时期待着他们理解和信任的眼神,读者与我们息息相通,与我们有着共同的信仰,至少与我们有共同的期许。于是,我现在接受了这样一种假设,确实存在这样的读者,而且在世上的某个地方还会生出这样的读者群,哪怕是很小的一群,哪怕只有读者的千分之一。伴随着多少有些理想主义的假设,我且尝试着放下我所怀有的成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