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撘:你是我的励志书
可开发票 欢迎书友选购 正版全新图书
¥
13.61
3.9折
¥
3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静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59078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9787539959078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李静与戴军的“二人传”!
《混搭(你是我的励志书)》是一对不是夫妻却比夫妻更有默契的搭档。他们以饱满情感记录两人携手走过的世路与心路历程:12年前,两个生逢末路的年轻人相逢一处,一路走到今天,最初的梦想早已绽放,而共同的悲欢、各自的哭笑却再难忘怀!
作者简介
李静
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忠于梦想的选择与坚持让她成为中国**批独立电视制片人,并创办了历久弥新的电视娱乐节目《重磅访问》。现为《**静距离》《重磅访问》《美丽俏佳人》等六档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李静以俏皮豪爽的个性成为中国*有风格的女主持。
戴军
*初以歌手出道。一首《阿莲》唱红了20世纪90年代,被誉为“深圳小黎明”。随后华丽转身,以主持为业,在全国28家电视节目担当主持。戴军是多栖艺人,除了主持与唱歌,他还参演过多部电影、电视剧以及话剧。更妙的是,他还是写情感专栏的高手,精品累计超过几十万字,被称为*有才华的男主持。
朱冰
中国传媒大学知名学者、资历策划人、独立作家。
目录
序:走过十二年
总启:生于2000年
第一章:恍若末路
有故事的人
狠角色
第二章:新生
看清残酷的挣扎
混搭
偏执与共生
成功不是两个字
第三章:复杂的旋律
第二自我
呈现伟大
不一样的一切
第四章:激荡向前
异术家
无双不可拷贝
没那么完美
第五章:彼此印证
巨蟹VS射手
重口味眼泪
浓烈留白
第六章:殊途
你是我的角色
下一个路口
后记:一直向前走
内容摘要
《混搭(你是我的励志书)》由李静、戴军、朱冰编著。
《混搭(你是我的励志书)》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从小到大,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各种搭档,能如李静戴军般一辈子互扶成功至今者,绝少。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体悟自己,也反思自己,与搭档更完美地配合、成长。
精彩内容
有故事的人19世纪,某日,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两座钟楼间的黑暗角落,发现了这样一个手刻的词:“ANArKH”(命运)。
1831年,《巴黎圣母院》出版。雨果在原序中写道:本书正是为了叙说这个词而写作。
或许在几百年前的法国,“命运”是一个飘浮在时代上空的宏大叙事,如今它却有了全然不同的隐喻。不过总有些什么是不会变的,因为不论轻重深浅,它总会用执着又暧昧的腔调诠释着每一个个体与时代。
凡尘中的人们,终究不是雨果,只是心中的某个角落也同样刻着这个词语一命运。
走过90年代的中国人,必定会将这个词刻得深邃空灵。他们被冲入开放与保守交替纠缠的时代,他们感受着理想与迷茫的日夜共生,他们在破碎中寻找。
于是,他们为此写作了自己的故事。
1989年的夏天很不真实。在深圳打工的19岁上海小伙戴军到了北京。他是以海豚训练师的身份,跟着深圳的“海豚表演团”一起来的。6月24日这一天,他永远不会忘记,因为两只海豚叮叮和当当死了,他失业了。
回到深圳,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不太能适应那里黏稠的空气了。一场炎热,一场雨,接着又是一场炎热,似乎没有尽头。他开始低烧。
很快在深圳的工厂里找到一份新工作,只是无趣极了。每天下班后,戴军就和几个工友一人拎上一瓶啤酒,在厂区外的小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走累了就随便找个台阶坐下,灌几口酒,胡扯闲聊。
那时候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很流行,和工友们一样,戴军会借
着酒兴吼上几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在深圳打工的这两年,他总望着集体宿舍的天花板,一个人呆呆地唱,只是唱到后头,总会觉得心里特别潮湿。
重阳节那天,下班早,戴军心情难得不错,就叫上了两个最好的朋友骑着车上了笔架山。一路喊着叫着疯狂地往山顶冲,最后仨人累倒在一个陡坡上的草坪中央,周围是满眼的茱萸。夜晚的山风异常清爽,戴军大口地呼吸着,指着远处一排跳动的灯火说,那是香港吧,等我长大了,要去香港玩。
那晚太适合唱《我的未来不是梦》了,因为不是望着天花板,而是望着星空。最后,大家讨论的成果是“以后要挣好多好多钱,然后回家买房子买地,还要讨老婆”。
第二天清早,整个工业区再次从单调的喧闹中醒来。这是一幅非常奇怪的画面——成千上万的打工仔瞬间如流水般从各个角落倾泻、交织,随即又在下一秒漠然地奔向那个属于自己的流水线。
前一晚发梦的余温还在,戴军和几个工友飞快地骑着自行车,上坡、下坡,仿佛这份畅快再不享受下一秒就会消失。他们绝不会想到,就在下一个畅快的拐弯之后,一辆加长的香港货柜车竟直直地撞上了身边的一位工友!
或许在昨晚和之前的任何一个瞬间,戴军都未有过如此清晰的做梦的感
觉。那个几小时前还在和自己说“买房讨老婆”的人,变成一只断翅的蝴蝶,在空中划出一道残弱的弧线后,落在了路边。
人死了。
血液从他的身体里一点一点地流出来,在阳光的炙烤下蒸腾出最后一丝鲜活的生气。
接着是彻骨的寒冷。戴军感到自己在太阳底下浑身发抖,他想,原来人在大悲之下是没有眼泪的啊。
之后就是很长时间的失眠。只要一闭上眼,工友平日鲜活的形象和最后垂死的面容就会不断在戴军的眼前交替出现。终于,在反复的辗转与焦虑过后,戴军提出了一个极为具有哲学意味的命题:我是否也会在20岁的时候死去?
20世纪80年代末的诗人们或许也曾发出过这样对死亡的疑问。海子在他的诗歌《春天,十个海子》中写道:“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只不过对于20岁的戴军而言,青春的故事,是如此的写实。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