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流动态纳污量及水质传递影响研究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流动态纳污量及水质传递影响研究与实践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88.48 6.9折 12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军刚,张璇,解建仓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74111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315222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密切结合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深入系统地开展河流动态纳污量和水质传递影响方面的理论、模型、方法及系统研究,内容包含动态纳污能力及水质传递影响计算模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模型、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参数确定及求解方法、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态纳污能力计算、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负荷分配、河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考核管理、河流水质传递影响、不同情景下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跨界水环境补偿标准、河流动态纳污能力与水质传递影响仿真系统等。本书有思想体系和技术实现,也有实践应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基本概念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研究现状 4

1.3.2 污染负荷分配研究进展 5

1.3.3 水功能区考核管理研究进展 10

1.3.4 跨界水污染研究现状 11

1.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2

1.4.1 存在的问题 12

1.4.2 发展趋势 14

1.5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5

1.5.1 研究思路 15

1.5.2 主要内容 15

第2章 动态纳污能力及水质传递影响计算模式 18

2.1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 18

2.1.1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的提出 18

2.1.2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模式框架 19

2.2 水质传递影响计算模式 20

2.2.1 计算情景设置 21

2.2.2 计算流程 21

2.2.3 模式实现方法 22

第3章 河流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24

3.1 传统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24

3.2 考虑排污、取水和支流的综合计算模型 24

3.3 综合计算模型模拟 27

3.3.1 排污影响模拟 27

3.3.2 取水影响模拟 28

3.3.3 支流影响模拟 30

第4章 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参数确定及求解方法 33

4.1 计算单元划分 33

4.2 模型参数确定 34

4.2.1 设计流量确定 34

4.2.2 设计流速确定 35

4.2.3 C0及Cs的确定 37

4.2.4 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动态特征 37

4.3 模型求解方法 41

第5章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 43

5.1 年尺度设计流量 43

5.1.1 按年-最枯月排频计算设计流量 43

5.1.2 按年-所有月排频计算设计流量 45

5.2 分水期设计流量 45

5.2.1 按水期-水期排频计算设计流量 45

5.2.2 按水期-典型年排频计算设计流量 47

5.3 月尺度设计流量 48

5.3.1 按月-月排频计算设计流量 48

5.3.2 按月-典型年排频计算设计流量 50

第6章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态纳污能力计算 53

6.1 年尺度下纳污能力计算 53

6.1.1 基于年-最枯月排频的年纳污能力计算 53

6.1.2 基于年-所有月排频的年纳污能力计算 54

6.1.3 两种年排频方式年纳污能力计算结果比较 58

6.2 分水期纳污能力计算 60

6.3 月尺度下纳污能力计算 64

6.4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结果 67

第7章 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负荷分配 71

7.1 污染物总量控制 71

7.2 污染负荷分配原则及基本方法 72

7.2.1 污染负荷分配原则 72

7.2.2 污染负荷分配基本方法 73

7.2.3 污染负荷分配基本方法比较分析 76

7.3 污染负荷分配层次模型 77

7.3.1 水功能区之间的分配 77

7.3.2 排污口之间的分配 84

7.4 污染负荷分配实例分析 85

7.4.1 等比例分配法计算结果 86

7.4.2 污染负荷分配层次模型计算结果 91

7.4.3 污染负荷分配结果分析 99

第8章 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考核管理 105

8.1 水功能区动态考核体系构建 105

8.2 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标准 106

8.3 水功能区达标评价结果 109

8.3.1 水质类别达标评价结果 110

8.3.2 纳污能力达标评价结果 113

第9章 河流水质传递影响 118

9.1 水质传递影响及模型描述 118

9.2 水质传递影响情景设置 119

9.3 水质传递影响模型 120

9.3.1 水质传递影响模型基础 120

9.3.2 水质传递影响模型构建 124

9.4 模型计算条件 127

9.4.1 污染因子选取 127

9.4.2 计算单元划分 128

9.4.3 模型参数确定 129

第10章 不同情景下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 131

10.1 基于实测浓度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 131

10.2 基于水环境补偿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 132

10.3 基于超标浓度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 133

10.4 水质传递影响模拟结果比较 136

第11章 跨界水环境补偿标准 141

11.1 基于纳污能力的水环境补偿标准 141

11.1.1 计算方法 141

11.1.2 实例研究 143

11.2 基于水质传递影响的水环境补偿标准 145

11.2.1 计算方法 145

11.2.2 实例研究 146

11.3 补偿标准计算方法比较 147

第12章 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149

12.1 仿真系统设计 149

12.2 仿真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152

12.2.1 综合集成平台 152

12.2.2 知识可视化技术 155

12.2.3 组件开发技术 156

12.3 仿真系统实现流程 158

12.3.1 组件化技术实现流程 158

12.3.2 知识可视化技术实现流程 163

12.4 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仿真系统搭建 168

第13章 仿真系统集成实现与实例应用 172

13.1 渭河水功能区动态纳污能力仿真系统 172

13.1.1 动态纳污能力计算 177

13.1.2 污染物总量控制 179

13.1.3 水功能区考核 181

13.2 渭河水质传递影响仿真系统 183

13.2.1 不同情景下的水质传递影响仿真 184

13.2.2 跨界水环境补偿标准计算 190

参考文献 192

内容摘要
本书密切结合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需求,深入系统地开展河流动态纳污量和水质传递影响方面的理论、模型、方法及系统研究,内容包含动态纳污能力及水质传递影响计算模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模型、纳污能力计算模型参数确定及求解方法、动态纳污能力计算的设计水文条件、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态纳污能力计算、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及负荷分配、河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考核管理、河流水质传递影响、不同情景下的水质传递影响模拟、跨界水环境补偿标准、河流动态纳污能力与水质传递影响仿真系统等。本书有思想体系和技术实现,也有实践应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