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城市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8.07
5.8折
¥
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苏宁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27263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6440818
上书时间2024-11-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我住的城市》将写作视角投注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和自然。在作家苏家看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时代生活史的缩印,新事物、新科技使城市格局趋同,文字的功能之一在于复述生活,在有波澜的故事之外,每个人生命的大部分还是在寻常的日常中完成。《我住的城市》是一本关于淮安城市生活的记录,更是淮安发给另外的城市居住者们的一张名片。是文学院贯彻落实艺术家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为人民群众而创作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苏宁,女,92开始发表作品,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钟山》《文学自由谈》等刊物。主要作品有《平民之城》《一座消失的村庄》《乡村孤儿院》《次要经历》《地泽临》等。曾获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黄河文学双年奖特等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台湾第五十八届文艺奖章等。
目录
一 应物记
1 夜幕降临时
2 没有经过正式转交仪式留下来的生活
3 怕黑
4 一月不落的还下去
5 衣食之外
6 烧饼形状
7 提一只箱子,装走所有
8 超市和杂货店
9 独自圆,独自高悬
10 蚯蚓疼不疼
11 温室作物
12 第一批出租车
13 有了火车站
14 通过一场雨进入秋天
15 秋深更衣记
二 十层秋
1 于生活无用的建筑
2 屏蔽力
3 从小火炉到煤气灶
4 魔法师
5 论秋色是否可分
6 棉花集
7 这一部分的我,不能用于生活
8 每个人生活的城市,都是一个人的铠甲
9 相替
10 还有一天霜降
11 交由淹没
12 树树梧桐叶落完
13 西大街
14 小雪封地
15 最后一场秋雨
三 自我设限
1 暖
2 六点二十
3 能耐
4 消耗我的和庇护我的
5 每一个女人做母亲的样子
6 晒秋菜
7 方言
8 冬至日
9 一九之末
10 从打开自己到慢慢合上
11 薄薄十二页
12 延安路小菜场
13 过掉的,都是在减去
14 中馈录
15 三九过半
16 在长度中减除
17 又一场冬雨
内容摘要
《我住的城市》将写作视角投注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和自然。在作家苏家看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时代生活史的缩印,新事物、新科技使城市格局趋同,文字的功能之一在于复述生活,在有波澜的故事之外,每个人生命的大部分还是在寻常的日常中完成。《我住的城市》是一本关于淮安城市生活的记录,更是淮安发给另外的城市居住者们的一张名片。是文学院贯彻落实艺术家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为人民群众而创作的成果之一。
主编推荐
苏宁,女,92开始发表作品,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钟山》《文学自由谈》等刊物。主要作品有《平民之城》《一座消失的村庄》《乡村孤儿院》《次要经历》《地泽临》等。曾获第十一届十月文学奖、黄河文学双年奖特等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台湾第五十八届文艺奖章等。
精彩内容
一个人不会在很年轻时期待与一座城市建立稳定关系,用一座有物质意义的房屋空间把自己盛在其中。然后不断增加各种以为有用的物质,再使这空间渐渐减小,使生
命中过掉的时间大抵转化为各种物质存在。
北纬33。,东经118。~119。。城市格局空间与理念中的扩展,使我愿意精确寻求它在茫茫地球上的位置,然后才是居于其中的人,然后才是人的生活。
至于它在时间中曾经的经历,我已经不特别有兴趣。
我赶上了一代人都愿意探讨未来的时刻。有很多年,我一
直住在一个校园的隔壁。这是一个城市的东南方位。我每天若骑单车从这出发去“单位”——啊,这一个词,也是新词,很不容易在过去的某本典籍中找到。
“单位”是一个奇怪的词,有将一定数量物质集合为一的意思。是某些理性学科的标准。可我们这两三代人,将这个词定义为我们上班做工的地方。它是提供我们度过生命中家庭而外的时光的一个场地——至于菜场、商场之类,其他各种“场”,于我个人意义相同,差别只在于我逗留的时间各不相同。
我几乎每天穿过半个城从家罩去单位。这座被我天天穿过一半的城,位于中国版图南北地理分界线上。是一座内敛而少噪音的小城。我之所有用“内敛”,是为二十年来,它还未被铺天盖地的商业化所浸染。
因为住久,我和这座城市,慢慢生出感情。除了寻常喜憎而外,所有用于描绘夫妇、情侣、父女、兄妹、仇敌之间可发生的情绪的词,也可用于我们。爱与嫌弃,分不清的瓜葛,扎下就拔除艰难的根,渐渐坚硬的肉身与日益求美、求全的精神,使肉体的内部枝蔓横生。
我一向不觉得人与生活之间关系复杂。以为人生程序相同,那各人具体实践之部分区别也就不大:出生,成长,然后自己也生儿育女,经一份伤老病痛与亲人之离合。
这份天命,其实与世间万物的存在状况无别。谁都有份,没有谁可以不要,可以逃脱,可以躲避。
如果某天一个人对我说,他感受到冥冥之中被某些力量牵引,我的回答一般是这样:喔,那只是不放心我们的人,在先行离去无法再陪伴我们之后,对我们的祝福和陪伴——将他们没来得及用完的力和对生活的热心默默转给了我们。在内心,我也确信逝者对生者的牵挂虽无法预想,但从来存在。死亡是人生的避难所之一。它帮助我们安置亲人的各种苦痛,然后,他们也等我们去会合。
先走的人会先走多久?五十年?或者六十年吧,这不是太久和太难耐的时光。死亡也不会有耐心等一个人很久,一百年就已是太长时光。它是热衷招集和安顿各路客旅的主人,它是世间所有“生”者将共赴的归宿。
被文字呈现出来的生活,也许会验证文字存在的意义。我们已进入一个喜欢线条、图画与电子数字甚于文字的时代。不再衷情文字传统里的故事情结,在文字表述中呈现人际、各种纠葛、人性异端。也不再执着于在没有经历的生活里,补偿自己在进化中隐藏起、又无法割除的偷窥他人行思的欲望,自己用“色心”猜度或途听来的各种事迹——有一天,在纸上活生生看到——会让人多么心安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