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图书】拈花笑佛(精)/大家写给大家梁启超9787550212862京华2013-04-01普通图书/宗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图书】拈花笑佛(精)/大家写给大家梁启超9787550212862京华2013-04-01普通图书/宗教

正版图书 书友可放心购买

26.85 6.7折 39.8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京华

ISBN9787550212862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9787550212862

上书时间2024-05-21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拈花笑佛》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梁启超的著作浅显易懂,深刻触及到佛典的本意。是全面了解佛学文化、领悟佛教意蕴的首选读本,同时也是研究佛学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目录
代序  禅悟人生

第一章  禅解人意
1.佛法东传记
2.中国佛法之兴衰
3.佛教教理之演变
4.汉明帝与佛教
5.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6.佛教与西域
7.佛教心理学浅测
8.佛教与社会
9.无我之境界

第二章  德性与德行
1.中国国民之品格
2.中国道德之大原
3.国民十大元气论
4.十种德性
5.人生目的何在
6.最苦与最乐
7.敬业与乐业
8.作官与谋生
9.三十自述

第三章  慧炬长明
1.读《异部宗轮论述记》
2.读《修行道地经》
3.说《大毗婆沙》
4.《那先比丘经》书
5.《大乘起信论考证》序
6.《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文六种合刻序
7.《四十二章经》辨伪
8.《牟子理惑论》辩伪
9.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

第四章  净心启智
1.什么是文化
2.人生观与科学
3.为学与做人
4.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5.学问之趣味
6.美术与生活
7.学与术
8.读书心得
9.教育与趣味

内容摘要
 《拈花笑佛》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戊戌变法前后,他就呼吁人们学佛、信佛,到了晚年,他对佛学的研究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一九二二年开始,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任教期间,开始对佛学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对佛教的源头、佛教的传入、佛教的演变等诸多问题均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且指出佛家所讲的法“就是心理学”。这是用现代的眼光对佛典内涵理解的高度升华。对于佛教中最为玄妙的“业与轮回”“无常与无我”“解脱与涅槃”,梁启超都从哲学的角度,运用生物、物理及化学的一些科学知识,进行了解释。同时,梁启超还对流传甚广的众多佛教经典进行了考证和校订,从而廓清了一些佛教方面的疑云。同时梁启超先生还在众多的著述中用大量的笔墨来抒写佛学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对于人们全面解析梁启超先生的思想和学术具有重要的帮助。梁启超的著作浅显易懂,深刻触及到佛典的本意。《拈花笑佛》是全面了解佛学文化、领悟
佛教意蕴的首选读本,同时也是研究佛学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精彩内容
 1.佛法东传记外为之佛教,曷为而能输入中国且为中国所大欢迎耶?输入以后,曷为能自成中国的佛教耶?此答案非求根柢于历史焉不可也。
今吾所首欲讨论者,第一为佛教最初输入年代之问题,第二为最初输入地之问题。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韩愈《论佛骨表》(注释:原误作“《谏迎佛骨表》”,今改正。)语),此二语殆成为二千年来公认之史实。吾人心目中,总以为后汉一代,佛教已粲然可观,乃参稽考证,而殊觉其不然(说详下)。《后汉书·西域传》论云:“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骞、超无闻者,岂其道闭往运,数开叔叶乎?”据此足证
两汉时人,鲜有知佛。官书地志,一无所载。学者立言,绝未称引。王充者,后汉学者中学识最赅博而最富于批判精神之人也。其所著《论衡》对于当时社会流行之思想,无一不加以批判矫正,独于佛教,未尝一字论列。此即当时此教未行有一力之反证。故语佛教之初纪元,自当以汉末桓、
灵以后为断。但前此史迹,于此间消息,固亦有可窥一二者。
其一,朱士行《经录》称:“秦始皇时,西域沙门室利防等十八人,赍佛经来咸阳,始皇投之于狱。”(《历代三宝记》卷一引)(注释:《历代三宝纪》原文如下:“又始皇时,有诸沙门释利防等十八贤者,赍经来化,始皇弗从,遂禁利防等。”)。此经录本不甚可信。此种断片且传疑的史实,似无征引之价值,但最当注意者,秦始皇实与阿育王同时(秦始皇:西纪前二四三——二一〇。原误作“西纪前二四三——二一七”,今改正。)。阿育王:西纪前二六六——二三〇(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阿育王”条,其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232年。)阿育派遣宣教师二百五十六人于各地。其派在亚洲者,北至俄属土耳其斯坦,南至缅甸,仅有确证,且当时中印海路交通似已开(法人拉克伯里考据此事颇详)。然则育王所遣高僧或有至中国者,其事非不可能《佛门掌故》称,育王起四万八千塔,其二在中国。此虽荒诞,然或是育王与中国有关系之一种暗示)。但籍日有之,然即与当时被坑之儒同一命运,则可谓与我思想界没交涉也。
其二,鱼豢《魏略·西戎传》云:“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从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仨国志》裴注引,《魏书·释老志》祖述其说)。此事在历史上虽为孤证,然其时大月氏王丘就却,正征
服厕宾,而厕宾实当时佛教极盛之地,则月氏使臣对于佛教有信仰,而我青年学子之怀抱新思想者,从而问业,亦意中事。但既无著述,亦无传授,则影响固不及于思想界耳。
其三,《后汉书·楚王英传》云:“英(注释:原此处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二句。)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注释:原误作“续”,今改正。)。英……奉送缣帛,以赎愆罪(注释:原误作“赎愆”,今补。)。……诏报日:‘楚王诵黄老
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注释:原误作“慈”,今改正。),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即优婆塞)、“桑门”(即沙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此为正史中最古最真之佛教掌故,中国人信仰佛教见于载籍者,自当以英为首。然以帝子之尊(英为光武子),而服其教,则在社会中先已有相当之根柢可知。故教义输入,不得不溯源于西汉之季也。
其四,《后汉书·襄楷传》载桓帝延熹九年(注释:原误作“七年”,今改正。)楷上疏云:“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注释:原误作“词”,今改正。)”此语见诸奏牍,必为事实无疑。帝王奉佛,盖自此始。此盖在永平百年后矣。
汉明之永平求法说,大略谓明帝感梦金人,遣使西域,赍还经像,创立寺字。今藏中《四十二章经》,即当时所译;魏恶后之洛阳白马寺,即当时所建。甚者演为释、道两教竞技剧谈,谓佛教缘此盛弘京邑。虽然,试稍用严正的史识一绳之,则兹事乃支离不可究诘。盖当时西域交通正中绝,使节往返,为事实上所不可能。即兹一端,则此段史迹,已根本不能成立。其所宗据之《四十二章经》,察其文体,案诸经录,皆可断为两晋间人作,绝非汉时所有。至于各书关于兹事所记载,其年月,其所遣之人,所历之地,所作之事,无一从同,而矛盾罅漏,随处发现。故以吾之武断,直谓汉明求法事,全属虚构。其源盖起于晋后释道阋争,道家捏造谰言,欲正成佛教之晚出;释家旋采彼说,展转附会,谋张吾军。两造皆乡曲不学之人,盲盲相引,其先后涂附之迹,历然可寻。治佛学史者,须先将此段伪掌故根本祓除,庶以察觉思想进展之路,不致歧谬也。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