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正版书籍 可开发票】

38.5 4.4折 88 全新

库存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伟

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948681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L9787548948681

上书时间2024-05-17

轩逸正版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是一-本针对广 大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的专业书籍。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情操,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
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是 重庆市书法艺术教育示范学校,也是本书所有理论的实验基础。本
书扮别从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执笔、创作过程、美学欣赏、校园文化建设及重要实践六个方面,希望通过“习字习德,练字炼心,写字育
人”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书籍为媒介,传播和发扬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优秀
书法文化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张伟,男,生于1970年2月,重庆市铜梁区人。1996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学历。高级教师,重庆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重庆市铜梁区大庙小学校长,现任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先后师从著名书画大师张明荣先生,著名国画家陈航先生,油画家刘曙光先生,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张一农、王成金先生。曾主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三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农村小学书法教师审美能力的研究”等19项课题研究结题,7项课题成果和15篇论文在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浅探小学书法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等25篇论文在《中国教育学刊》《课堂内外》《书法报》等刊物中公开发表,《黄鹤楼记》《五月飘香》等近百幅书画作品公开展出;执教的课例《写楹联》获全国中小学教师赛课大赛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及基本知识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楷书及学习研究楷书的意义

第二节流溢自然的草书的兴起及章法与用笔

第三节行云流水的行书及其艺术魅力

第四节破圆为方的隶书发展概述

第五节篆书的起源与发展

第六节书法艺术的碑与帖

第二章书法艺术的执笔写作练习

第一节书法写作练习执笔的基本技术手法

第二节 运笔书写的技巧

第三节 书法练习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书法练习基本材料工具的准备

第三章书法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修养

第一节弘扬优秀文化,练字练心,立字立人

第二节 克服书写陋习,培养书法练习的良好习惯

第三节 克服书法练习不规范行为,完善书写的基本章法

第四章 书法艺术与美育美学的基本关系及美的欣赏

第一节书法艺术与美育美学的基本关系

第二节 书法作品与美的欣赏方法

第三节 对中国书法史上部分经典作品美的赏析

第五章书法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及融合发展

第一节 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人,以书法润德

第二节 墨香文化与书香文化的多元文化有效结合

第三节把书香文化融入墨香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特色发展

第六章书法艺术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实践

第一节学校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第二节把书法艺术教育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抓手

第三节充分发挥书法艺术的育人功能,在书法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 书法艺术的主要书体及基本知识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楷书及学习研究楷书的意义

一、源远流长的楷书书体的发展

楷书又称为正书、真楷,古时称“楷隶”,又谓“今隶”。就种类而言,有大楷、中楷、小楷和榜书大楷;就风格而言,著名的有欧体、褚体、颜体、柳体和赵体等;就楷书的演变而言,大致可分成北碑和唐碑两种。广义的楷书还应包括篆书和隶书,因为它们都具有端庄的特点,古人以楷法施之于碑、刻之以石,意在纪功颂德、流传于后,故凡人死后特别是一些王公大臣、达官贵族常树碑立传、墓葬表志,无不书丹上石,以冀传祀千古,至于宫廷楼台、梵宇仙刹、名胜古迹,或刻石以弘佛,或立碑以记事,或题匾额,或写楹联,亦以楷书居多,以其通俗之故,唐以前流传的楷书以碑居多,“碑”包括庙碑、墓碑、碣、墓志、造像、经幢及摩崖石刻等。刻碑始于秦,盛于东汉,至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在这两百余年的历史中北朝诸帝皆喜润色金石,刻碑之风极甚。而南朝禁碑,据《宋书·裴松之传》言:“碑铭之作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俗敝伪兴,华烦已久,不加禁裁,其弊无已。”故南碑传世甚少。南北朝碑版既以魏为主,故北碑世又称“魏碑”,是我国楷书艺术中的瑰宝。从近百年来大量出土的北魏基志来看,正因为它刚从隶书蜕化而来,处于一种隶楷错变、无体不有的初创时期,故其面目多变,饶有古质之趣。据不完全统计,北碑有数千种之多,是我们研究楷法的重要资料。

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3世纪初),从马王堆2号、3号文献资料来看,当时帛书上所书“维形的楷书”已初具规模。我们都知道隶书中的波捺只具有装饰作用,并无实用意义,人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为了便捷的需要,逐渐舍弃了这种波捺,采用回锋收笔的力、法,于是便产生了楷书,这种由繁趋简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很自然的事,早期的楷书具有很浓重的隶意。号称楷书鼻祖的著名书家魏钟繇,其小楷体势微扁,点画厚重而古质,富有异趣,其代表作有《宣示表》《荐季直表》《力命表》《贺捷表》和《墓田丙舍帖》。至晋代时沿袭汉魏余风,书家辈出,楷法渐趋完美,东晋的王羲之与王献之两人增损古法,大胆革新,裁成今体,为后人创立了典范和法则,王羲之传世的小楷有《黄庭经》《乐毅论》《孝女曹娥碑》等,王献之亦有《洛神赋十三行帖》传世。南北朝是我国楷书的发展、演变、蜕化、盛行时期,北派长于碑版,南派重于简牍,刻碑时由当时能书人直接丹书上石或摹勒后刻石,故面目多变、风貌繁多,而书体亦以雄强峻厚、意态奇逸为主。近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厌倦馆阁体楷书的千人一面,为了打破这种沉闷刻板的局面,于是有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首先在理论上倡导,在书法界掀起了一股临写北碑之风,时弊为之一转,一直绵延至今。

……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针对广大青少年书法艺术教育的专业书籍。开展书法艺术教育不仅能陶冶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情操,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是重庆市书法艺术教育示范学校,也是本书所有理论的实验基础。本书分别从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执笔、创作过程、美学欣赏、校园文化建设及重要实践六个方面,希望通过“习字习德,练字炼心,写字育人”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书籍为媒介,传播和发扬文化自信,将中华民族优秀书法文化发扬光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