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
  • 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
  • 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
  • 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道路问题研究

20.2 9.2折 22 七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立山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c5-6-3

上书时间2024-08-29

百分百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蒋立山 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265318
  • 定价 2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3页
  • 字数 210千字
【内容简介】
各国法律现代化的道路有两种最基本的选择:一种是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另一种是社会演进型的法治道路。前者特点:政府(国家)是法治现代化运动的设计者和主要推动者;露者特点:法治主要是在“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和演变出来的,缺乏预先设定的目标和计划。
尽管二十世纪的中国曾经出现过地方性的民间制度创新的努力,但它最终并没有独立地成为法治化进程中的主要动力。原因是什么?
对于应借助何种动力来推进法治的问题,中国法学界主要有三种理论:第一、蒋立山先生倡导的“政府推进型法治模式”。第二,来苏力先生倡导的“社会推进型法治模式”。第三、为避免前两种模式对政府及社会的作用过分张扬,部分学者折衷调和,主张“政府社会互动型法治模式”。
【作者简介】
蒋立山,1962年出生北京,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其中,《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框架与实施步骤》论文,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学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法学杂志“中国法治之路”联合征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上、下)论文,获《中外法学》杂志1988—1998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奖。2000年从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调入中国政法大学任教,主编《新编法理学》(2006年版)等。主要研究领域:法律现代化、中国法治实践与法律发展。
【目录】
序:寻求对中国法律发展的实证解说
一、描述法律演进的三种理论模式
二、法律现代化研究的实证方向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与安排
第一章本土现代化理论与法律现代化
一、“现代化”概念:一种理论旗帜
二、法律现代化:概念与中国视角
三、如何看待法律的历史变迁?
四、法律与社会转型
五、中国的法治理想
六、法律现代化与法治概念
七、法律现代化类型划分的复杂性

第二章中国法律演进的历史时空环境
一、西方法律的世界性扩张
二、“时空挤压”与历史时空结构的转换
三、法律演进中的时间因素
四、法律演进中的空间因素

第三章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原因分析
一、概念解说: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
二、历史时空背景下的法治道路选择
三、时间问题的再讨论
四、为什么没有走“社会演进型”道路

第四章政府推进型的法治道路:动力因素
一、本土政治资源
二、政府推动及与民众的关系
三、制度创新及与民众的关系
四、政府推进的成本
五、政府推进的局限性
六、政府推进型道路的“失败”与可能前景

第五章政府推进型法治道路的历史演变
一、清末变法:法律转型及其意义
二、辛亥革命及其后果:从“共和”走向“党治”
三、三十年代的宪政过渡与党治体制
四、毛泽东时代:从法律治理模式转向政治动员模式
五、二十世纪后期:回归法治

第六章二十世纪后期的法律改革(上)--法律改革的阶段划分、特点与分析思路
一、从“加强法制”到“法治国家”:总体阶段特征
……
第七章二十世纪后期的法律改革(中)--法律改革的问题框架与分步推进战略
第八章二十世纪后期的法律改革(下)--关于“依法治村”、“村民自治”运动的研究报告
第九章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