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

6 1.7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京 著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07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7

大河书画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东京 著
  •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5405200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3页
  • 字数 24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经济学绝不是屠龙术。如果我们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它最本原的东西梳理出来,就会发现,经济学基本的理论,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旨在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开启经济学大门的钥匙。全书分“经典引读”、“领悟大师”、“经世济民”、“他山为鉴”四大篇,从古典到现代,从理论到实践,对经济学作了一次大跨度、全景式的盘点。读者在读完《与中国官员谈经济学》并消化吸收后,就能获得在工作中最实用的经济知识。
【作者简介】
  王东京,湖南常德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风窗》等写专栏文章数百篇。在《经济研究》、《财贸经济》、《改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个人专著《国际投资论》、《中国政策选择》、《大潮剖面》、《聚焦时政》、《经济学笔谭》、《中国的难题》等十多部。近年来撰写出版的《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学》、《与官员谈中国经济》、《与官员谈经济政策》、《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与官员谈西方经济史》、《与官员谈现代金融》、《与官员谈财政税收》、《与官员谈中国改革》等,在国内广大党政官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目录】
第一部分经典引读
古典名篇
假如你要了解经济学,那么有三本书必读:一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是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三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三本书,乃古典经济学经典名篇。老祖宗不能丢,研究经济学,不能不读老祖宗经济学裂变。
自李嘉图之后,经济学在欧洲发生裂变。19世纪末,经济学再次转型,进入新古典时代。至20世纪30年代,效用价值论已成正统,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大行其道,并开始占据了大学讲坛。其间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歇尔、庇古、凯恩斯。
回归斯密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凯恩斯因此大红大紫,声名远播。然而20世纪40年代以来,却不断有经济学家站出来,公开与凯恩斯叫板,反对国家干预,力主自由经济。哈耶克、艾哈德、布坎南、弗里德曼等,皆为这个阵营不同时期的领军人物。
制度学派崛起
制度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凡勃伦、米契尔、康芒斯一起被称为旧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巨擘。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尔布雷思、诺斯等一批经济学家,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一个门派,新制度经济学声誉日隆,目前在学界的影响可谓如日中天。

第二部分领悟大师
20世纪四大假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基本程式。经济学作为实证科学,每一个新的理论,也都是先基于某种假说而提出来的。20世纪,经济学有四大假说,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不仅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地,而且主导了经济学发展的进程。
疑点与发现
由于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经济学长足发展,日臻完善。然尽管如此,却仍有不少疑点悬而未决,至今还困扰着经济学界。而有些疑点,一旦被人解破,经济学就会借风行船,开始一段新的航程。所谓“特里芬难题”、“里昂惕夫之谜”、“丹尼森残差”等,就是典型的范例。
经济学定理
经济学定理,是经济规律的理论提炼与表达。200多年来,一代代经济学家呕心沥血,终于从复杂纷繁的经济生活中,抽象出了一些对世界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定理)。而这些定理一经确立,经济学家也就具备了观察与分析经济问题的参照系。
曲线与模型
自马歇尔肇始,经济学家通常喜欢用一些几何曲线或模型描述经济学原理,因为曲线与模型的使用,不仅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而且让复杂的现象变得简单拉弗曲线、菲利浦斯曲线、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二元经济模型等反复被人们引用,正是因为它们直观而简单。
最优分配原理
分配事关人们切身利益,不仅重要,而且敏感,故对分配问题,经济学家历来重视。虽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成为人们研究分配普遍接受的准则,但何为检验分配效率最大化的标准,如何使分配效率最大化,经济学家对此却众说纷纭,见解各异。

第三部分经世济民
财政牵系国运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曾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财政作为调节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力量,它关乎民生,牵系国运。对各级政府官员而言,只有财政理论烂熟于心,运用财政政策收放自如,才能经邦济世,举重若轻。
税收取用有道
古往今来,税收都是政府强制征取的。缴不缴税、缴多少税,既不由纳税人说了算,也不由政府官员任意定夺。法制社会,政府要通过立法,对征税范围、征收比例做出规定,并且税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倘若偷税漏税.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金融中枢
工商业勃兴、分工专业化、贸易空间扩大,密切了货币与信用的联系,改变着货币形态、信用方式。货币和信用联姻,孕育出经济社会的混血儿——金融。它自诞生之日起,就遵循“游必有方”的道理,哪里有利可图,资金融通的触角,就会伸向哪里。
保险市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应运而生,海险、火险、人寿险等相继走向成熟。作为金融大军中的一员得力干将,保险业不仅能为社会经济遮风挡雨、保驾护航,而且还是个高明的投资者。现代经济赋予了保险业新的使命,也促使它不断前行。
风险与监管
当代市场经济社会,金融监管当局就像一个监工,管制过严,会遭到金融界左右抱怨,百般抵制;监督太松,又担心日积月累,酿成大祸。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分寸拿捏殊为不易,故也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

第四部分他山为鉴
政府千能
政府能量究竟有多大?经济学家从来说法不一。有人说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有人说市场会失灵,主张政府调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不能只靠“无形的手”,也要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自由经济浪潮
二战之后,自由主义思潮重新抬头,抑制国家干预的浪潮也随之席卷而来。德国走第三条道路、撒切尔进行“货币主义试验”、里根推动自由经济复兴、俄罗斯施行“休克疗法”,半个世纪里,西方国家上演了一幕幕自由经济的人间活剧。
科教兴国
大凡文明国度,无不重视教育;所有经济强国,无不受益于科技。当今国际竞争,说到底比拼的是人才与科技。德国与日本经济战后崛起,教育与科技居功至伟;美国也是凭借其领先于世的教育与科技,才使得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尽风流。
西方农业启示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业不兴,难保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天下太平。放眼全球,纵观古今,只要是农业人口多的国家,政府绝不会对农业掉以轻心考察西方农业发展的历程,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一定会带给人们某些启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