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与文化》丛书:易学历史哲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与文化》丛书:易学历史哲学研究

53.88 7.1折 76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伟文 著;江怡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30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章伟文 著;江怡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3905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9页
  • 字数 46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哲学与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哲学与文化>丛书:易学历史哲学研究》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因为文化是哲学的外在体现,而哲学则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哲学与文化>丛书:易学历史哲学研究》充分反映国内学者们在哲学与文化领域中的独特思考。
【作者简介】
  章伟文,男,1969年生,江西临川人,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曾担任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出版项目《中华道藏》丛书之编委,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易学哲学、道教哲学和历史哲学。现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道教易学研究”;还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重大项目“易学哲学问题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学术专著为《宋元道教易学初探》、《全真学案——郝大通学案》,另有《中国哲学概论》、《道藏说略》、《历史观念大学读本》、《新时期中西哲学大论辩》、《中国唯心论史》、《春秋繁露译注》等合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
【目录】
引言易学历史观导论
第一节《周易》中的历史观
一《周易》中“天命论”的神意历史观
二对历史价值的肯定
第二节汉唐易学与历史观
第三节宋明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章《易传》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彖》、《象》、《文言》中的历史观
一天下随时、顺动的历史发展观
二阴阳和合、上下相应的理想社会形态观
三仁义中正的理想历史人格
第二节《周易·系辞》的历史观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人可以认识、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第三节《周易·序卦传》的历史观

第二章汉代象数易学中的历史哲学——以《京氏易传》、《易纬》为例
第一节汉代经学中历史哲学问题的凸显
第二节京房的易学历史哲学
一“八宫卦”说中的阴阳消长规律所体现的历史哲学思想
二建候、起月、卦气、积算与历史规律性
三“五星”和“二十八宿”配卦及风角占候之说
第三节《易纬》中的历史哲学思想
一《周易乾凿度》的历史观
二《易纬·稽览图》的历史观
三《易纬·通卦验》的历史观
第四节汉代象数易学之历史使命

第三章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以王弼为中心
第一节“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对历史规律之存在的肯定
一物无妄然,必由其理
二易、老互训的历史哲学
第二节“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也”:关于历史规律把握的问题
一名其卦则吉凶从其类,存其时则动静应其用
二卦以反对,爻亦皆变
三吉凶有时,动静有适
第三节“情伪生变”、“穷困谋通”:历史发展之动力
一情伪生变
二穷困谋通
第四节“动息则静,返归于道”:历史的终极目的
一功成无为,居正得吉
二于“有物之极”必明其“所由之宗”
第五节“无私于物”、“振弱兴衰”、“宣弘大化”:历史主体的品格与责任
一无私于物
二振弱兴衰,宣弘大化
三守母以存子,崇本以举末

第四章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以陈抟、邵雍为中心
第一节陈抟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陈抟的“易龙图”与宇宙自然演变之历史
二“龙图易”与陈抟社会历史观的关系
第二节邵雍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论宇宙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皇帝王伯”与“元会运世”:论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过程
三“显诸仁,藏诸用”:论历史的形上理体
四“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论历史发展的循环及规律性

第五章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以司马光、杨万里为中心
第六章“气学派”的易学历史观——以张载为中心
第七章理学易中的历史哲学——以程颐、朱熹为中心
第八章对宋明易学历史哲学的总结——王夫之的易学与历史哲学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