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

58.8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白幡洋三郎 著;李伟、南诚 译;赵晴 校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30

仙谷诗兰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日]白幡洋三郎 著;李伟、南诚 译;赵晴 校
  •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331326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4页
  • 字数 1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公园是19世纪在西方产生的都市装置,是由西方特有的思想、制度孕育出的“文明的装置”。作者认为日本都市公园的建立是其近代化的一个诉求,具有浓厚的“欧化”色彩,故此他以“欧化”为线索,以19世纪西洋(以德国为中心)都市公园的建立与发展为背景,梳理日本都市公园诞生之际,思想、制度、设计、建造、形态等方面的史实,缕析日本是如何在都市公园这一领域落实其近代化的追求的。本书打破将公园史作为庭园史的延伸予以探讨的窠臼,以社会史的视角综合审视公园史,对当今中国的都市规划课题深具启发之功。

【作者简介】

  白幡洋三郎,1949年生于日本大阪府,京都大学农学博士。曾任京都大学副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教授,现任中部大学人文学部特任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历任日本环境省中央环境审议会委员、日本国土交通省社会资本整备审议会委员、国际交流基金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协力委员等。
  研究对象为庭园和都市公园,研究领域涵盖比较文化、产业技术史及日本的生活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植物标本采集者:欧洲的植物热潮与日本》、《大名庭园:江户的飨宴》、《近代都市公园史:欧化的源流》、《彩色都城名胜图会——江户时代的京都游览》、《读解日本庭园:京都古寺多名庭》等。另有编著、合著、翻译作品多部。

【目录】

绪论 都市公园中欧化的源流
第一章 西洋公园的诞生:以19世纪的德国为中心
第一节 启蒙性的绿色设施
一、 德国都市公园的建立
二、德国都市公园的发展
第二节 19世纪的德国都市与公园
一、都市城墙的拆除:德国都市公园诞生的基盘
二、汉堡的绿地和公园
三、19世纪的科隆:城墙的存在和民众园
四、柏林:首都的膨胀与公园建设
第三节 德国的都市公园与造园家
一、希尔施菲尔德的造园论
二、 宫廷造园家彼得·约瑟夫·伦内和公园
三、19世纪中叶的造园界和古斯塔夫·迈耶的公园论
四、埃尔文·巴尔特和柏林的公园
第二章 近代化中的公园:日本的公园受纳
第一节 日本公园制度的诞生与海外情报
一、幕末、明治初年的海外见闻和公园
二、 来自居留地的外国人对公园的要求
三、太政官布告中的公园条款
第二节 日比谷公园建立前史
一、 日比谷官厅街计划及市区改造与日比谷公园
二、日比谷公园的设计和欧美公园意象
第三节 日比谷公园的诞生
一、本多静六与洋风公园的设计手法
二、 日比谷公园的诞生和公园财政
第四节 日比谷公园的开园及其社会功能
一、 媒体中的洋风公园
二、 欧美意象的设施
三、近代化中的公园:其后的发展
第五节 公园思想的受纳
一、 关口锳太郎的欧美留学
二、德国的民众公园思想和日本对其之理解
三、造园中的外来思想及对其之消化
第三章 初期公园中所显之欧化诸相
第一节 造园的洋魂和才
一、横滨外国居留民对设立公园的要求
二、创设横滨公园的交涉
三、营造横滨公园的具体方案
四、横滨公园的最终实施方案
第二节 欧化的树木
一、街路树理论和街路树的起源
二、都市计划与街路树
三、文明开化的街路树
四、街路树理论的源流:寄托于都市计划中的梦想
后记
译者后记
图版出处一览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