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

60.58 6.2折 98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编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4

书循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编
  •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053366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0页
  • 字数 4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探微丛书
【内容简介】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是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探微丛书的第一本,汇集钱老1984年至今25年来关于知识密集农业型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的理论文章6篇,书信408封,相关背景材料5篇。全面系统地对沙、草、林三大产业的重大意义、相互关系、科学内涵、发展趋势和如何发展进行了详尽深刻地论述,并以独特的视角展现这位人民科学家“志在强国,心在富民、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心路历程。
【目录】
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重要思想精髓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文章、讲话
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
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
——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
中国的草业产业
发展沙产业大有可为
——在沙产业研讨会上的讲话
钱学森院士在会见沙产业研讨会代表时的讲话
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钱学森论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书信
搞光合作用产物的深度加工,创造包括九业的21世纪大农业
——致曹美真(1983年11月4日)
您如有志于地球表层学就应对系统学下点功夫
——致浦汉昕(1983年11月23日)
群众看到实际效果,一定会爆发出极大的积极性
——致周曼殊(1983年12月7日)
农业系统工程有农艺师和农业工程师合作才搞得成
——致陈步、曹美真(1983年12月20日)
国土经济学其实是一门老学科
——致汪康懋(1983年12月26日)
农业将成为“知识最密集”产业
——致张沁文(1984年1月3日)
以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不要泛泛讲“系统”
——致彭永安(1984年1月14日)
风能尽量用单级涡轮,提高转速,免去价格高昂的增速齿轮
——致贺德馨(1984年2月1日)
农村试点,应先进行试验,创造经验
——致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84年2月18日)
研究环境也要用系统科学
——致胡传机(1984年2月20日)
事实将证明建国100周年将消灭三大差别
——致唐明峰(1984年4月10日)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都一步一步从劳动密集走向知识密集
——致王天一(1984年5月3日)
高度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大农业,可能出现于21世纪的中国
——致吕宗耀(1984年5月10日)
环境系统工程的理论学科是地球表层学
——致姜学民(1984年5月15日)
产业革命的巨大变化既包括生产力也包括生产关系
——致吴健(1984年5月30日)
产业革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体系和经济结构的飞层
——致朱嘉明(1984年6月7日)
自负盈亏,办沼气技术服务
——致陈际平(1984年6月19日)
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
——致杨挺秀(1984年7月4日)
请内蒙古同志对《创造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一文提出意见
——致郝诚之(1984年7月7日)
农业系统工程学会终于批准成立了
——致杨挺秀(1984年8月28日)
中国的新的产业革命不同于美国、日本新产业革命的形态
——致吴健(1984年9月4日)
……
附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