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微·陆征祥评传
  • 启微·陆征祥评传
  • 启微·陆征祥评传
  • 启微·陆征祥评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启微·陆征祥评传

28 3.1折 89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07

书友kw241541的书摊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未拆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唐启华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0199773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552页
  • 字数 402.000千字
【内容简介】
陆征祥(1871-1949)是清末民初中国国势弱、国际地位阶段,代表性的外交家,身居世界、东亚、中国都在转变的乱世,承担中国外交的重担,曾任国务总理、国务卿,8次出任外交总长,亲历李鸿章访俄、次海牙保和会、《中俄协约》、“二十一条”、巴黎和会等重要交涉,深知其中复杂辛酸内幕,也饱受弱国外交之苦,他的一生反映出许多重要的时代面相。谈到“二十一条”交涉,陆征祥感叹:“总归一句话,弱国无外交。”于山东问题交涉时,他试图“联美制日”,但因日美互相妥协而未能为中国争取到应有权益,交涉失败。终决定拒签对德和约,也因而成为当时民众心中的“拒签英雄”。他坚信“强权之不可久持,公理必得后之战胜”。但受限于史料不足,学界对他的研究偏少。本书以陆征祥为中心,使用外交档案和藏于比利时修道院的《陆征祥文书》、报纸、个人文书等史料,结合政治、社会舆论、个人三个视角,考察从清末、北洋、到国民政府时期,陆征祥与中国外交、近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历程。
【作者简介】
唐启华,1955年出生于台湾基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史系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台北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台中东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主要著作有《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1919~1928)》《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洪宪帝制外交》等。
【目录】
绪论

章陆征祥的家世与早年外交生涯(1871~1905)

节家世、学习与出洋

第二节职业外交官的养成

第三节弱国外交初体验

第四节参与次海牙保和会

第二章清季外交的后起之秀(1906~1911)

节担任驻荷兰公使

第二节参与第二次海牙保和会

第三节主持《中荷领约》交涉

第四节《中俄商约》交涉与出使俄国

第三章陆征祥与民初政局及外交(1912~1913)

节电请清帝逊位

第二节民国首任外交总长与改革外交部

第三节陆征祥与民初政争

第四节中俄交涉功败垂成

第五节主持国际法会与保和会准备会

第四章一战变局中的对外交涉(1914~1918)

节历聘欧洲各国与夫人返华

第二节“弱国无外交”: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第三节洪宪国务卿与帝制外交

第四节接洽参与欧战

第五章陆征祥与巴黎和会(1919)

节和会前的筹备工作

第二节从“亲日联美”到“联美制日”

第三节代表团内争

第四节山东问题

第五节拒签对德《凡尔赛和约》

第六节和会尾声与访问各国

第六章意外出使瑞士(1920~1927)

节回国述职与迁葬祖坟

第二节担任驻瑞士公使

第三节家庭生活与外交活动

第四节欠薪与索饷

第七章归隐修道院(1927~1949)

节进入修道院与晋铎

第二节陆征祥与天主教会

第三节外交活动

第四节索薪与赠款

第五节回忆录与驻比使馆保存档

结论

征引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