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44.1 4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凌建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28237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14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40元

上书时间2024-02-05

山頭斜照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定价:40.00元
作者:凌建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30
ISBN:9787301128237
字数:378000
页码:3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突破了纯文艺学与纯语言学的视角,立足巴赫金“更多是一位哲学家”来整体阐发其哲学理路,借助“人格两分法”认清独白思维诸倾向(主要是惟我型与惟他人型思维倾向)与反独白思维诸倾向(主要是狂欢与对话思维倾向)的互动关系,由此从一个新角度把握了他的学术创新并发展了文本分析的几种方法,特别是话语对话性分析的辩证法与对话法,作品中可能存在复调、狂欢与独白因素的创作思维特征综合分析法。同时本书分析了巴赫金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对巴赫金的对话观与洛特曼的对话观进行了比较。
内容提要
复调艺术思维是文学现实还是理论假说?对话与狂欢彼此矛盾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看待话语对话性一说的对话泛化?怎样分析话语的对话性?超语言学诗学对语文学研究有何意义?言语体裁观对语言学和文艺学的贡献究竟在哪里?如何把俄国思想家的理论应用于对现当代文学的阐释?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突破了纯文艺学与纯语言学的视角,立足巴赫金“更多是一位哲学家”来整体阐发其哲学理路,借助“人格两分法”认清独白思维诸倾向(主要是惟我型与惟他人型思维倾向)与反独白思维诸倾向  (主要是狂欢与对话思维倾向)的互动关系,由此从一个新角度把握了他的学术创新并发展了文本分析的几种方法,特别是话语对话性分析的辩证法与对话法,作品中可能存在复调、狂欢与独白因素的创作思维特征综合分析法。  同时本书分析了巴赫金哲学的认识论意义,对巴赫金的对话观与洛特曼的对话观进行了比较。本书也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质疑,如狂欢理论是“  科学神话”、复调小说理论因无法阐释许多现代小说而需要嫁接到米兰·昆德拉的对位理论等,做出了有力的回答,这些回答在某种意义上也展示出我们面对巴赫金理论时如何“接着说”的可能性。
目录
前言  理论延续与运用第一章  巴赫金学与开放的思想体系1.1  巴赫金热与巴赫金学1.2 巴赫金思想的意义1.3 巴赫金学派后继乏人1.4 关于巴赫金思想体系性的争论1.5  巴赫金身上的对话、狂欢与独白因素第二章 早期哲学与美学思想2.1 道德哲学和我与他人2.2 审美活动和作者与主人公2.3 认识论背景下的巴赫金哲学第三章 对话与狂欢的哲学阐发3.1 狂欢:以独白对付独白3.2 复调:精神对话论3.3 笑与语言意识的相对化3.3.1  笑与相对化3.3.2 语言与相对化3.4 现实的狂欢与理想的对话第四章  巴赫金的语言哲学4.1  当代语言哲学背景下的巴赫金4.2 巴赫金论语言学流派4.2.1 有争议的文本4.2.2  语言学流派划分的比较4.2.3  划分流派的哲学基础4.3  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4.4 话语理论4.4.1  话语及其对话关系4.4.2  语言学与超语言学的哲学关系4.4.3  话语理论的语言学启示第五章 俄国语言学诗学5.1 俄国人眼中的语文学5.2 俄国语文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诗学倾向5.2.1  理论诗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位置5.2.2  文艺学与语言学的联姻5.3 洋腔洋调诗的语言学诗学分析5.4 从语言学和文艺学角度看俄国语言学诗学第六章 话语对话性分析法6.1 文学话语的对话性6.1.1 言语的形式6.1.2  文学话语的内在对话性6.2 人文话语的对话性6.2.1  人文话语的特点6.2.2  人文话语对话性分析6.2.3 “辩证法”与“对话法”6.2.4  巴赫金与洛特曼论对话第七章 言语体裁理论与体裁分析法7.1 体裁问题的历史追溯7.2 从语言学视角看体裁的主要特点7.2.1 体裁的言语本质7.2.2  言语体裁是程式化的话语7.2.3  言语体裁是话语的自然存在形态7.2.4  体裁与语调7.3 从文艺学视角看巴赫金的体裁思想7.3.1  长篇小说与语调7.3.2  巴赫金与形式主义者的体裁之争7.3.3 体裁的长篇小说化7.4 言语体裁与话语规律第八章 狂欢理论与文学狂欢化分析8.1 史学视角中的狂欢理论8.1.1  “谬论”说与“神话”说8.1.2  分歧主因与史学反证8.1.3  几点评价8.2 狂欢及其民间渊源8.3 意识的狂欢化与文学狂欢化分析8.3.1  意识的狂欢化8.3.2  文学狂欢化分析8.4 从狂欢理论看疯癫形象第九章 复调理论与现代小说9.1 复调与杂语9.1.1  复调小说的基本特征9.1.2  杂语和小说修辞的三个维度9.2  《魔山》中的独自与反独白因素9.2.1  复调因素9.2.2  狂欢因素9.2.3  独白特征9.2.4  三种因素并存的基本原因结束语外文引用文献中外文对照表主要人名索引后记
作者介绍
凌建侯,1  968年12月出生于浙江余姚,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曾求学于北京大学俄语系、苏联伏尔加格勒大学语文学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发表有关俄罗斯语言文学的论文20多篇,参与中文版《巴赫金全集》第2卷与第4巷的翻译工作,主持翻译阿格诺索夫主编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文学译著有索尔仁尼琴中篇小说《克雷切托夫卡车站纪事》等。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