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豆捞遇上豆汁儿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豆捞遇上豆汁儿

15 6.3折 24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穆欣欣, 吴志良, 吴义勤, 黄宾堂, 葛笑政, 张陵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0217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1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24元

上书时间2024-01-28

山頭斜照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当豆捞遇上豆汁儿
定价:24元
作者:穆欣欣, 吴志良, 吴义勤, 黄宾堂, 葛笑政, 张陵等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6390217
字数:200
页码:2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澳门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    本书穆欣欣所著的《当豆捞遇上豆汁儿》。
内容提要
穆欣欣所著的《当豆捞遇上豆汁儿》系作者《深圳特区报》“城心城意”专栏文章结集,呈现出鲜为人知的文化澳门的一面。作者以长居北京的澳门人身份,以澳门眼看内地、以中国心思澳门、以得天独厚的经历和比较文化视角为文,形成小中见大、举重若轻、平实中见机杼、沉静中显灵动的独特文风。作者尝言,见过高山,才知道什么是更高;见过澳门的“小”,才知北京的“大”:了解“过去”,会更好地活在“当下”。斯言诚哉,为文如此,为人亦然!
目录

作者介绍
穆欣欣,澳门人。祖籍山东蓬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暨南大学新闻专业学士、南京大学戏剧学博士。以读(闲)书、看戏(剧)为主要生活方式,相信“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曾居住北京十五年,致力澳门和内地文化交流,被媒体誉为“让澳门文化散珠成串”之人。于1999年澳门回归,以及在澳门回归五周年、十周年及十五周年时先后四次应邀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室担任直播节目嘉宾主持。作品有散文集《戏笔天地间》(澳门版及内地版)、《诗心》《风动心也动》《相看俨然》《寸心千里》;“澳门艺术丛书”之《走回梦境一澳门戏剧》(合著);2014年编剧完成澳门第一部以传统戏剧形式表现本土历史故事的京剧《镜海魂》,该剧已在南京、天津、澳门、北京、西安、重庆等地上演。
序言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几十部著作,将分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2014.6.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