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
  • 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

2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日照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宏民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1-27

有余香书屋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宏民 著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49677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27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石油市场与石油金融》内容为: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由僵硬走向灵活,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的发展充满活力。然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进入21世纪,围绕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问题,各界一直争论不休。可以说,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计划与市场”之争、90年代“姓资还是姓社”之争之后,中国面临的第三次战略抉择,这次抉择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完成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能否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现代国家。当前,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发展向纵深方向推进,面临两个严峻的挑战,一个是如何将改革开放从一般消费品领域向石油和电力等大宗生产资料领域推进,一个是如何将改革开放从实体经济领域向金融经济领域推进。如果能源资源等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没有市场化,则中国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如果金融体系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则中国就不可能完成从一个经济大国向一个经济强国的转变。
【目录】
1石油经济及其基本特性
1.1石油消费的收入弹性
1.1.1石油消费弹性系数
1.1.2单位GDP石油消费
1.1.3人均GDP和人均石油消费
1.1.4石油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
1.2石油消费的价格弹性
1.2.1石油消费的长期价格弹性
1.2.2石油消费的短期价格弹性
1.3石油生产的价格弹性
1.3.1油田生产的自然规律
1.3.2油田生产及原油加工的基本经济特性
1.3.3石油生产的长期价格弹性
1.3.4石油生产的短期价格弹性

2石油市场及其金融属性
2.1国际石油价格体系的历史及现状
2.1.1国际石油价格体系的演变历史
2.1.2国际石油价格体系的现状
2.2国际石油衍生品市场现状
2.2.1石油衍生品市场的时空布局与竞争格局
2.2.2石油衍生品市场的产品结构
2.2.3石油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规模
2.3石油衍生品市场对石油基础市场的影响
2.3.1石油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及其投资策略
2.3.2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实力
2.3.3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商品市场的原因
2.3.4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力
2.3.5原油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趋同性及其影响
2.4场外石油衍生品市场结构化产品实例

3世界石油市场博弈新动态
3.1世界石油市场供需的基本格局
3.20PEC国家对石油市场的控制力下降
3.2.10PEC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石油出口
3.2.2投资不足导致0PEC国家剩余产能短缺
3.2.30PEC内部体制受到新的挑战
3.2.4来自非OPEC国家的挑战
3.3主要消费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大为增强
3.3.1主要消费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降低
3.3.2西方发达国家从石油消费中征收了大量的税收收入
3.3.3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库存调节机制
3.3.4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提高了发达国家抵御价格风险的能力
3.4世界石油市场博弈新动态
3.4.1石油价格跃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3.4.2石油勘探和开采成本大幅上升
3.4.3库存变化对油价的预测作用减弱
3.4.4资源民族主义有所抬头
3.4.5石油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凸显
3.4.6世界石油市场格局调整在即,中国面临难得机遇
3.4.7石油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炼制能力制约石油供应

4我国石油市场体系现状
4.1我国石油市场体系与价格体系现状
4.1.1我国石油供需的基本格局
4.1.2我国油气勘探生产基本格局
4.1.3我国石油进出口格局
4.1.4我国石油流通的基本格局
4.1.5我国原油、成品油价格体系
4.1.6我国石油税收体系
4.1.7社会石油经营企业与隐性石油市场
4.2现行石油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
4.2.2价格体系存在的问题
4.3我国石油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建议
4.3.1制定非歧视性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4.3.2逐步放开石油进口经营权,促进供应来源多样化
4.3.3完善配套改革机制,逐步推进石油价格市场化改革

5我国燃料油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现状
5.1世界燃料油市场现状
5.2我国燃料油现货市场现状
5.2.1燃料油市场的政策和体制现状
5.2.2燃料油市场生产与进出口情况
5.2.3燃料油市场消费与需求情况
5.2.4燃料油进口计价及成本计算
5.3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现状与发展
5.3.1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在全球石油市场格局中的地位
5.3.2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上市以来的运行情况
5.3.3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5.3.4我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展望

6期货市场与我国石油战略安全
6.1石油安全的含义
6.2石油安全的新动态
6.3战略石油储备与国家石油安全
6.4期货市场与国家石油安全
6.4.1利用期货市场形成符合我国利益的石油市场交易规则
6.4.2利用期货市场形成反映中国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信号
6.4.3利用期货市场推动商业石油储运体系建设
6.4.4利用期货市场改善宏观调控的效果
6.4.5利用期货市场提高企业应对价格风险的能力
6.4.6利用期货市场发展我国的石油金融体系
6.5石油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建议
6.5.1石油期货市场如何服务于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6.5.2战略储备库商用及利用期货市场的实例
6.5.3战略储备油库利用期货市场的初步建议
6.6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石油安全战略体系

7期货市场与石油企业风险管理
7.1西方跨国石油公司使用衍生工具的现状
7.2我国石油企业参与石油衍生品市场的现状
7.3我国石油企业参与石油衍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7.3.1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石油期货市场体系,参与国外市场风险巨大
7.3.2企业参与石油期货市场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7.3.3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受到现有财会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的束缚
7.3.4企业参与石油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机制还有待完善
7.4我国政府和企业的现实选择

8我国建设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基本思路
8.1我国建设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目标模式
8.1.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规范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8.1.2包括现货远期交易、期货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8.1.3多样化供应来源,多元化市场主体
8.2我国建设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基本市场条件
8.3我国建设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战略部署
8.4客观认识石油期货市场的功能
8.4.1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结构完善的必然产物
8.4.2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在于发现反映市场供需的真实价格
8.4.3适度投机是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效率的必要条件
8.5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
8.5.1发展石油期货市场的一般市场条件
8.5.2我国发展石油期货市场的有利条件
8.5.3我国发展成品油期货市场的基本思路
8.5.4我国发展原油期货市场的基本思路

附录一世界石油生产、消费及价格
附录二世界不同品种原油产量变化
附录三全球能源期货期权交易数据
附录四中国能源生产、消费、进出口数据
附录五原油及油品度量单位换算表(近似值)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