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59.4
6.1折
¥
98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红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688798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122391
上书时间2025-0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红,浙江绍兴人。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担任《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编委等。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及教改课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宝钢奖教金优秀教师奖,获重庆大学记大功一次、记功三次。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年龄问题概说 1
1.1 问题的缘起 1
1.2 年龄效应研究的主要类别 2
1.3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 6
1.4 本书的目的及主要观点 9
1.5 结语 10
第2章 年龄效应的表现形式与理论解释 11
2.1 引言 11
2.2 二语学习年龄效应的表现 11
2.2.1 起始年龄 11
2.2.2 二语学习成效 12
2.2.3 起始年龄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 13
2.3 基于关键期假说的年龄效应解释 18
2.3.1 关键期假说 18
2.3.2 关键期假说之后的理论发展 20
2.4 基于环境与个体差异的年龄效应解释 25
2.4.1 基于社会、心理因素的解释 25
2.4.2 基于认知发展的解释 26
2.4.3 基于语言经历的解释 28
2.5 问题与启示 29
2.5.1 概念或理论误解与方法难点 29
2.5.2 研究与教学启示 32
2.6 结语 32
第3章 语言学能与二语习得:理论、测试及研究 34
3.1 引言 34
3.2 Carroll的学能理论 34
3.3 Carroll之后的学能理论及模式 36
3.3.1 信息加工步骤模型 36
3.3.2 语言学能综合体理论 38
3.3.3 高水平语言学能理论模式 40
3.3.4 小结 41
3.4 语言学能的测试及相关研究 42
3.4.1 现代语言学能测试(MLAT) 42
3.4.2 Pimsleur语言学能测量表 43
3.4.3 语言(外语)习得的创新认知能力测试 44
3.4.4 LLAMA语言学能测试 45
3.4.5 高水平语言学能成套测试(Hi-LAB) 48
3.4.6 中国外语学能测试研究 48
3.5 学能对二语学习的作用 50
3.5.1 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学能研究 50
3.5.2 显性学习、隐性学习条件下的学能研究 51
3.5.3 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53
3.6 结语 56
第4章 起始年龄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关系的元分析 57
4.1 引言 57
4.2 变量及系统性综述研究 58
4.2.1 年龄效应 58
4.2.2 二语学习成效的判断标准 59
4.2.3 影响起始年龄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关系的因素 60
4.2.4 系统性综述的必要性 64
4.2.5 现有元分析结果及局限 65
4.3 研究设计 66
4.3.1 文献检索 67
4.3.2 筛选标准 68
4.3.3 样本编码 70
4.3.4 效应值计算与分析 70
4.4 研究结果 71
4.4.1 起始年龄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的整体关系 71
4.4.2 各调节变量的影响程度 76
4.5 讨论 77
4.5.1 起始年龄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的整体效应 77
4.5.2 学习环境差异的影响 78
4.5.3 测试任务类型、呈现方式和时间条件的影响 80
4.6 结语 82
第5章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关系研究 84
5.1 引言 84
5.2 二语语法学习成效与语言学能的有关概念及研究 85
5.2.1 二语语法学习成效的测量 85
5.2.2 语言学能研究的发展及其测量 87
5.2.3 探索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语法学习成效关系的研究 89
5.2.4 探索其他因素与二语语法成效关系的研究 92
5.2.5 小结 94
5.3 研究设计 95
5.3.1 研究对象 95
5.3.2 实验任务及过程 96
5.4 结果与分析 98
5.4.1 语法判断测试、LLAMA及SRT数据分析 98
5.4.2 语言学能与英语语法成绩的相关性 99
5.4.3 内隐性学能与外显性学能 100
5.4.4 回归分析 100
5.5 讨论 101
5.5.1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英语语法成绩的相关性 101
5.5.2 内隐性学能与外显性学能的作用 102
5.5.3 英语语法学习成效的预测因素 103
5.6 结语 104
第6章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词汇学习成效关系研究 106
6.1 引言 106
6.2 二语词汇学习成效及其测量 107
6.2.1 二语词汇知识与词汇能力 107
6.2.2 符合年龄效应研究要求的二语词汇学习成效核心指标 112
6.2.3 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及搭配知识的测量方法 113
6.3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词汇学习成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115
6.4 研究设计 119
6.4.1 研究问题 119
6.4.2 受试 119
6.4.3 实验任务及过程 120
6.5 分析与结果 122
6.5.1 词汇知识、搭配知识、LLAMA及SRT数据分析 122
6.5.2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词汇知识和搭配知识的相关性 123
6.5.3 内隐性学能和外显性学能与词汇知识和搭配知识的相关性 124
6.5.4 其他因素与词汇知识和搭配知识的相关性 125
6.5.5 回归分析 126
6.6 讨论与结论 128
6.6.1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词汇学习成效的关系 128
6.6.2 二语词汇学习成效的预测因素 128
6.6.3 课堂教学环境下起始年龄、语言学能对二语词汇学习成效的作用 129
6.7 结语 131
第7章 起始年龄、语言学能与二语语音学习成效关系研究 133
7.1 引言 133
7.2 二语语音学习的年龄效应 134
7.2.1 起始年龄与二语语音学习成效 134
7.2.2 语言学能与二语语音学习的年龄效应 137
7.3 研究设计 142
7.3.1 受试 142
7.3.2 测量工具 143
7.4 数据分析与结果 146
7.4.1 起始年龄与英语语音成绩 146
7.4.2 语言学能与英语语音成绩 148
7.4.3 英语语音成绩的预测因素 150
7.5 讨论 150
7.5.1 起始年龄与二语语音学习成效的关系 151
7.5.2 语言学能与二语语音学习成效的关系 152
7.5.3 二语语音学习成效的预测因素 154
7.6 结语 154
第8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二语语法、词汇与搭配及语音学习成效多因子研究 156
8.1 引言 156
8.2 理论基础及有关概念表述 157
8.2.1 起始年龄与二语学习成效 157
8.2.2 影响学习成效的其他因子 159
8.2.3 结构方程模型 163
8.2.4 小结 166
8.3 研究设计 166
8.3.1 数据概况 166
8.3.2 假设模型及运算步骤 168
8.4 建模与分析 169
8.4.1 语法学习成效模型 169
8.4.2 词汇与搭配学习成效模型 172
8.4.3 语音学习成效模型 175
8.5 讨论 176
8.5.1 SEM中的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 176
8.5.2 不同语言层面的因子以及因子结构差异 179
8.5.3 早学组与晚学组模型对比 180
8.6 结语 181
第9章 语言学能与外语早学者口语学习成效关系研究 182
9.1 引言 182
9.2 二语口语学习成效的有关概念、测量及研究进展 183
9.2.1 二语口语水平的构成 183
9.2.2 二语口语学习成效的测量 185
9.2.3 语言学能与二语口语学习成效的关系 186
9.2.4 小结 188
9.3 研究目的及研究问题 188
9.4 研究设计 189
9.4.1 研究对象 189
9.4.2 实验任务及过程 189
9.4.3 评分方式与分析 190
9.5 结果与分析 192
9.5.1 LLAMA及图片描述任务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192
9.5.2 语言学能与英语口语学习成效的相关性 193
9.6 讨论 195
9.6.1 语音辨别能力(LLAMA D) 195
9.6.2 机械和联想记忆能力(LLAMA B) 197
9.6.3 语音编码能力(LLAMA E) 198
9.6.4 语言分析能力(LLAMA F) 198
9.6.5 内隐性学能与外显性学能对外语早学者口语学习成效的作用 199
9.7 结语 201
参考文献 202
附录 233
内容摘要
第1章 年龄问题概说
1.1 问题的缘起
二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即首次有意义地接触二语的年龄)是影响二语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Granena & Long,2013a)。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的二语学习效果比青少年或成人更为显著(Bialystok,1997)。二语学习的年龄因素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对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也有重要的影响。学术界对二语习得年龄因素的研究有60多年的历史。神经语言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于1959年提出了“关键期”这一概念,其主要的观点是语言学习在9岁以前*为有效。9岁之后由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减弱,语言学习会变得更为困难。语言学家Eric Heinz Lenneberg基于对失语症患者和“野孩”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母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Lenneberg,1967)。他认为2岁至青春期之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关键期以后(即青春期以后),语言习得的能力因为大脑功能的“偏侧化”(lateralization)而减弱。这一由大脑的生理性变化导致的左右脑的分工过程(即语言加工的功能主要由脑的左半球负责)使得青春期之后开始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困难,也更难以成功(即更难以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
自关键期假说被提出以后,国内外学界对母语习得存在关键期这一观点怀疑甚少,但对二语学习或者外语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则存在较大的争议(见Munoz & Singleton,2011;DeKeyser,2013;Birdsong,2006;桂诗春,2004)。近来有研究显示人脑的“偏侧化”即使不在婴儿出生时完成,也在婴幼儿的早期就已经完成(Marzi,1996,转引自DeKeyser,2014),因此Lenneberg提出的由大脑“偏侧化”形成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的生物性基础受到了挑战。国内外围绕关键期假说的研究有很多,但是研究结论却相互矛盾,甚至关键期的起始期和衰退期也没有一致的结论,关键期的属性和归因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问题。Munoz和Singleton(2011)把争议的主要焦点总结为:二语学习是否有一个受大脑成熟制约的关键期或学习机会窗口(大约结束于儿童时期或者儿童末期)?关键期结束后,二语学习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会变得更困难或更难以成功吗?更为重要的是,与学习起始年龄有关的二语学习能力的变化或者学习效果的变化是由二语学习关键期导致的,还是由与年龄有关的诸多因素导致的(李红、马莉、张小红,2019)?Hyltenstam和Abrahamsson(2003:540)强调关键期假说的核心推论是“仅通过接触(mere exposure)某个语言,学习者就能够达到与本族语者相当的语言水平” 。Lenneberg(1967:176)论述道:“从语言输入中自然地习得语言的能力在进入青春期后似乎会消失,外语学习不得不依靠有意识的和费力的教或学,关键期后外国口音将难以克服,但任何人都可以在40岁时学着用语言进行交际。”
根据Hyltenstam和Abrahamsson(2003)的观点,只有找到在某个年龄期以后(如青春期)通过接触目标语言自然习得二语且达到与本族语者相当的语言水平的学习者,才能构成驳倒关键期假说的证据。不过,很多的研究忽视了“仅通过接触某个语言”这个研究条件的限制。
鉴于“关键期”的诸多争议,近来有很多的学者采用比“关键期”更为中性的“年龄效应”(age effects)来讨论和研究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中的年龄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重点已逐渐从验证关键期假说转向探究年龄效应的基于认知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理论解释(Hyltenstam & Abrahamsson,2003;DeKeyser,2014),并且研究的视角也更加宽泛。年龄问题研究的近期发展在2014年出版的《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国际期刊第35卷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7个专题研究清楚地展现了年龄问题研究的广度和研究的多样性,其研究的视角从单一的大脑成熟制约的解释转向年龄效应的多因素解释,关注年龄因素与母语或二语的关系、年龄因素与语言学能的关系、年龄因素与二语学习者的投入等研究主题。这7个研究都向二语关键期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Munoz,2014a)。Birdsong(2018)也认为大脑成熟制约只是二语学习年龄效应的一种解释,它并不能解释二语非本族语化的学习效果的所有变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