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5.1 7.3折 ¥ 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张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77375
出版时间2020-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定价48元
货号29001152
上书时间2025-01-09
本书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嫡孙女张珑先生的同名回忆录《水流云在》的增订本。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通过细致入微而又极具穿透力的观察,通篇用平和、沉静、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从民国到共和国的近代风雨激荡中起伏跌宕的长达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全书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出生在上海极司非而路40号的深宅大院,见证了张元济先生盛年*舒心的出版家岁月;较长时,在江西九江庐山牯岭中路118号A、和上海上方花园24号的童年往事和家庭生活;在上海中西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求学生涯。参加工作后,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后随丈夫下放焦作附近的秦屯干校,又辗转赴湘西黔阳山区重执教鞭;1973年调回北京,从事建筑情报编译和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在建设部建研院创办我国*部英文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并担任主编。本书也记载了1994年后读书、写作、旅游以及与丈夫携手与病魔搏斗的退休生活。这是一本世如棋局时代的个人记忆,书中所忆,并没有惊天的波澜,也没有过多的悲悯和怨怼,大量都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工作和游历的细节。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没有放过。是以个人化的视角为她所亲历的这个时代作了细腻、感性的见证式忆述。
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体验,从其普通而又不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时代的缩影。他们奉献于时代,奉献于国家,同时也写下了一部个人的命运交响。
张珑(1929—)
译审(教授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29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海盐。先后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51—1969年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69—1970年在河南秦屯干校下放劳动。1971—1973年在湖南黔阳师范学校英语科任教。1973—1994年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创办英文刊物《中国建筑》,任主编。
编有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译有十册《中国古建筑大系》中之三册——《皇家苑囿建筑》《文人园林建筑》《礼制建筑》等,著有《风清月明: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等。
章 家庭背景
极司非而路 40 号
牯岭中路 118 号 A
上方花园 24 号
第二章 求学的年代
中西小学
中西女中
圣约翰大学
第三章 步入了高等学府
进京
在老北大工作的一年
燕园均斋
教学
1956 年的学习气氛
政治运动的年代
第四章 携手五十五载
甲五楼
乙三楼
第五章 告别北大
第六章 下放干校
第七章 湖南黔阳
黔阳师范
回家
重执教鞭
苦与乐
出入湘西
还京
第八章 翻到大变化的一页
变之一:工作
变之二:住房
变之三:有客自境外来
变之四:西出国门
第九章 感慨万千话交流
编写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
十年辛苦编杂志
第十章 我的退休生活
还乡
不能落伍
病痛
祖国山河多美景
写回忆录
第十一章 十年后记
317 个日日夜夜
自我救赎
祖父诞辰 150 周年纪念
还原被歪曲的史实
絮叨话往事:悼念堂姊张祥保
本书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嫡孙女张珑先生的同名回忆录《水流云在》的增订本。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通过细致入微而又极具穿透力的观察,通篇用平和、沉静、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从民国到共和国的近代风雨激荡中起伏跌宕的长达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全书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出生在上海极司非而路40号的深宅大院,见证了张元济先生盛年*舒心的出版家岁月;较长时,在江西九江庐山牯岭中路118号A、和上海上方花园24号的童年往事和家庭生活;在上海中西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求学生涯。参加工作后,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后随丈夫下放焦作附近的秦屯干校,又辗转赴湘西黔阳山区重执教鞭;1973年调回北京,从事建筑情报编译和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在建设部建研院创办我国*部英文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并担任主编。本书也记载了1994年后读书、写作、旅游以及与丈夫携手与病魔搏斗的退休生活。这是一本世如棋局时代的个人记忆,书中所忆,并没有惊天的波澜,也没有过多的悲悯和怨怼,大量都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工作和游历的细节。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没有放过。是以个人化的视角为她所亲历的这个时代作了细腻、感性的见证式忆述。
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体验,从其普通而又不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时代的缩影。他们奉献于时代,奉献于国家,同时也写下了一部个人的命运交响。
张珑(1929—)
译审(教授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29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海盐。先后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51—1969年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69—1970年在河南秦屯干校下放劳动。1971—1973年在湖南黔阳师范学校英语科任教。1973—1994年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创办英文刊物《中国建筑》,任主编。
编有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译有十册《中国古建筑大系》中之三册——《皇家苑囿建筑》《文人园林建筑》《礼制建筑》等,著有《风清月明: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等。
1祖父崇尚俭朴,经常教育晚辈勤俭节约。虽说那时家里有花园洋房,但无丝毫奢侈浪费之恶习。勤俭持家之风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小处说,绳子、纸片都是不允许浪费的。祖父的书桌里有一个抽屉专门用来放绳子,凡是有包装物品用过的绳子,都绕起来放入抽屉以便重复利用。大小纸片也都收起来,用以写便条、记事等等。敬惜纸墨成为我们全家至今遵循的习惯。祖父广交四方人士,每天都会收到大量信件。他把信封积累起来,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让家人做一次“翻转信封”。所谓“翻转信封”,就是把收到的信封拆开,翻过来重新粘贴好,再次利用。做“翻转信封”的程序是先把信封拆开,再翻过来叠平,用浆糊粘贴,然后用书或其他重物压上,待浆糊干后即可使用。母亲、萧妈妈、祥保姊姊都会参加这项活动。我也总想加入,但往往因为瞎捣乱而不被接纳。这一活动就是在楼梯平台进行,信封都摊在大圆桌上,参加活动者都围桌而坐。如今细想起来,祖父当年收到的信封中不乏一代名人的来信,如梁启超、熊希龄、傅增湘、胡适等等,不一而足。信封上留下的是他们的手迹。如果能把这些信封保存至今,其价值当大大超过重复利用的价值。
2我们一入中西,老师们就言传身教使我们培养起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例如:见了老师和同学都应笑着打招呼,早上说“早”,下午说“好”;“谢谢”和“对不起”应该成为待人接物的基本口头语;在服饰方面,要求整洁,却不准豪华奢侈;出门时如遇另一个人也要出去,或有人要进来,则应礼让他人先行;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鼻,做到不出声;在教室、图书馆或其他公共场合走动要踮起脚跟,更不可大声喧哗或发出扰人的声响;集体自修时不可说话干扰别人;等等。这许多貌似细小的要求的指导思想就是处处要为他人着想,不可只想到自己的方便或好恶。这些基本的行为准则逐渐成了永久伴随我们的生活习惯。今日所谓的 “素质教育”,并不仅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由点点滴滴具体要求积累起来而形成的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
3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都是基础课,如中文、世界史、英文作文等等。三、四年级就都是专业课了,如英国诗歌、戏剧、小说、莎士比亚、英美文学史、应用文等等。四年级除课程外,还要写一篇论文。授课的理念和风格与中西女中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鼓励主动学习、自由发挥、自由创造。选择题的方式仅在考试时采用,数量极大,例如在一个小时里,要填 100 道选择题,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目的是用来测验一个学生的知识积累是否丰富。现在常见中学英语课本里采用选择题作为练习,这是根本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无效方法。至于作文课,就是要求学生自由发挥。记得我曾写过的体裁有短篇小说、独幕剧、论述文等,老师仅规定体裁,题材多半是自己选定的,或老师仅出一个十分灵活的题目,给学生留出广阔发挥的空间。我四年级的论文是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述。凡是有独创性的,都会受到老师的赞赏。平时上课之外有很多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广览各种与课程有关或无关的书籍。课余饭后,同学们往往三三两两坐在斐蔚堂外的大草地上,或在大樟树的华盖下摇曳于她那有弹性的树枝上。
4我很不争气。在上清水劳动了仅一个多月光景,病魔竟把我击倒,莫名其妙地发起 40℃的高烧。同伴们尽量照顾我,下地之前总给我做好开水和一些吃的东西。但我不思饮食,连喝水也感困难,只能静静地躺在炕上,没有药,也得不到任何诊断和治疗。初冬的阳光淡淡地透过窗纸,映在小屋里,一片静寂。一只硕鼠,大大方方地走来,跳到小柜子上,然后来到离我仅咫尺之处。我连抬胳膊的力气也没有,无奈,只能和那物相对而视。半晌,看着它悠然离去。就这样,高烧持续了七天,那物也几乎天天来与我作伴。到了第七天上,有两位北医的大夫来到村里作巡回医疗,便有人把他们带来看我。
5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有相当浓重的乡音。黔阳地区有十个县,由于大山的阻隔,各个县的口音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他们的英语发音受乡音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他们都是天真纯朴而又好学的孩子,使我对他们的学习环境感到格外的痛心。他们没有英语教材,又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让他们学到一点基本的英语呢?我开始自编教材,就是编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词汇都是简单的基本词汇,尽量选用单音节词。语法都是从头讲起,如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等。吴文中是教学组长,他给我很大支持。也不知他从哪里找来一架老得不能再老的Underwood 牌英文座式打字机,放在我的屋里。瑞骅为这打字机擦拭了一遍,并加了一些油,打起字来可以略微灵活一点。我就用它打自编的教材讲义,发给学生。上课时,我尽量带学生朗读,几乎每堂课都做听写,尽可能在堂上用简单的英语问答,让他们逐渐习惯于用耳朵听,用口说,而不是学一些干巴巴的“无声”的“哑巴英语”。就这样,好不容易挨到了 1971 年的暑假。我请学校领导批准我回北京多待一段时间,因为我要设法到北京大学去搞些教材来。征得了领导的同意,我回北京后从祥保姊姊处借来了北大一年级的教材。那时没有复印机,我只能一字一句地抄,直到暑假过完以后,我才回到黔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经典台词:“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辉,即使世界上*黑暗的牢狱,也无法长久地将他围困。”自上个世纪 20 年代末起,张珑老师亲历的一个个时代,可谓悲欣交集,但她和李瑞骅先生面对困厄,始终不降志,不辱身,尽*努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光辉”依然,可以说是无憾的了。就这个意义而言,这本书是个人的回忆,更是时代的见证。
——周武(历史学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珑先生的回忆,充盈着柴米油盐般的生活细节和贩夫走卒类的众生百态,犹如灵动的水彩画,生动还原了从上海到北京,从近代到当代,中国社会近百年演化变迁的场与景,她的文字温润如玉却力透纸背,行云流水中包罗万象,常以寥寥数笔,于无声处描写出大历史的深水波澜。
——张稷(商务印书馆百年文化研究中心总编辑、“合璧之书”策划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