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21.9 6.5折 ¥ 188 全新
库存13件
作者周美启,胡玲,许能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12998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8元
货号11676993
上书时间2025-01-05
周逸平从研从教历程
周逸平,原名姜绪荣,男,汉族,1932年8月1日出生,籍贯江苏省溧阳市,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周逸平教授出生直至启蒙,处于国家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走过了烽火连天的童年、流离困苦的少年、艰苦奋斗的中年、伏骥千里的老年。在幼年时代,家境略富裕,常来往于私塾,熟读《百家姓》《三字经》《论语》等。1949年5月溧阳解放,离家到常州参加解放军。周逸平于1950年7月考入东南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学习,步入大学时,听了时任省委宣传部部长的《为人民服务》报告后,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1952年10月,卫生部在全国高等院校选拔在校学生作为医学院校的师资进行培训,周逸平教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卫生部主办的上海医学院生理学师资班学习。学习期间,师从于多名国内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如著名的生理学家徐丰彦教授、生化学家李亮教授等。经过近8个月的集中学习与培训,通过严格的考试,顺利毕业。根据国家要求从事3年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后,1955年10月周逸平重新回母校继续完成本科学习。1958年周逸平毕业后分配到合肥医学专科学校,后该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从事生理学教学并任教研室主任。恰逢此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先后任北京中医学社社长、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的孟昭威教授于1959年被调配到合肥医学专科学校生理学教研室工作。孟昭威教授专注中医经络研究,长期未从事生理学教学,他告诉周逸平教授,经络之谜的彻底阐明是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大事,但是这条路会很漫长和崎岖,同时他还带给周逸平教授有关针灸研究的一些国际上* 新进展。例如,20世纪50年代,一批日本学者率先对经络实质进行了研究,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中谷义雄在检测一名肾病患者的皮肤导电量时,发现患者下肢皮肤一些部位的导电量较其他部位高,这些点竟然与足少阴肾经路线基本一致。这些被日本学者中谷义雄命名为“良导络”和“良导点”的名词萦绕在周逸平教授的脑海之中,对其日后从事针灸研究影响至深。周逸平教授以生理学教师特有的直觉敏感地察觉到:经络理论有必要也必须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才能阐释清楚。他开始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精力,全身心地开展针灸经络研究。
临床经验的逐渐积累让周逸平教授在思考实验研究方面有了更多的素材,他考虑如何能让临床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直观时,他首先想到了收集小儿麻痹患者临床康复时间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但是患者病情轻重不等、体质各异,干扰因素实在很多,于是他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做出症状相类似的动物模型,再进行针灸干预以观察动物在此状况下恢复的时间长短与自然恢复的时间有无差异。
周逸平教授在设计实验时优先选择了家兔进行模型复制,因为家兔性格温顺,实验过程中情况稳定,且家兔后半身肌肉远比前半身发达,易于实验者观察。周逸平教授团队将家兔随机分组,实施腰部麻醉,一组作为空白对照不给予针刺治疗,另一组给予每只家兔同等的针刺治疗,要求施术者为同一人以避免干扰因素。实验观察指标为家兔双下肢恢复时间的长短。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对家兔人工腰部麻醉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个实验看上去虽然简单,但是意义却不一般,可从实验数据上为针刺的有效性提供有力证据,为后面的工作铺垫了道路。
周逸平教授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即在原有腰部麻醉的基础上,在针刺一个穴位前对该穴位进行局部麻醉,再进行针刺,来观察针刺与麻醉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印证了假设,在局部麻醉的作用下,针刺不再缩短恢复的时间,实验获得成功。其在实验中发现,有一些家兔模型在进行第二个实验时麻醉恢复的时间不仅没有缩短,甚至有大幅的增加。这些实验数据经整理总结发表在1960年《中医杂志》上,这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针刺对于家兔腰麻后下肢麻痹恢复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现代经络研究一直着眼于针刺临床* 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古人称之为针刺的“得气”现象,现代称之为“循经感传现象”,指的是针刺时患者常常感到一种从穴位沿着经络传导的特殊的“酸、麻、胀”的感觉传导现象。孟昭威、周逸平等人跟随合肥市人民医院名老中医周德宜先生进行针灸临床观察,同时选择在校学生进行针刺经络现象的观察,在国内* 早提出了经络感传现象与文献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四肢基本相符,躯干部分相符,头面部变异较大”的规律。1963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等报刊报道了朝鲜金凤汉《关于经络系统》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宣布其发现了与经络经穴相关的解剖结构,并获得了当年度的“金日成奖”,金凤汉将所发现的解剖结构命名为“凤汉管”和“凤汉小体”,并附有相关实验照片等内容。20世纪60年代,国家号召各地开展对针灸经络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也开始了针灸经络实质的研究,且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1960年,周逸平教授根据需要前往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跟随冯德培所长、沈锷研究员进修电生理学,学成后他从上海带回了仪器和图纸,请徐长云工程师组装安徽省第一台电生理记录仪,对10名健康受试者的心包经感传进行记录。其中7名受试者记录到了循经出现的电位,并且感传线上的电位振幅较两侧旁开的对照点高。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访华参观针刺麻醉,周恩来总理要求卫生部组织全国医学卫生院校开展针刺麻醉研究。由于安徽前期进行针灸经络研究课题研究,从而承担五个专题中的“穴位形态与针感”“经络现象”“经穴经脉脏腑相关”三个专题,组织陕西、山东、安徽三省的“穴位形态与针感”的研究,连续三年在安徽省蒙城县组织了安徽、福建、山东、辽宁四省的10万人“经络现象”普查,在解放军104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进行100例胃大部切除术,同时积极开展心经、心包经、胃经、膀胱经等经穴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在循经感传现象、经穴经脉脏腑相关和经络客观指标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研究工作有:①循经感传现象的系统研究;②十四经脉的生物物理学定位及其形态学基础;③放射核素循经脉运行的研究;④循经低电阻通道的发现;⑤循经声传导特性的研究。
由于安徽在全国针灸经络研究中的成绩,全国经络研究会议在合肥召开,时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季钟朴先生在会议上谈到:“许多经络研究者注意力似乎集中在循经感传线上,急于弄清线的本质,围绕线去寻找新的物质基础。但如果把线与经络脏腑联系调节功能活动分开,孤立地考察其物质基础,结果将越来越偏离经络的本质。”其提出从研究经络本质到物质基础与功能活动调节相结合的思路转变,对周逸平教授开展经络-经穴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给予极大鼓励与支持。
《黄帝内经》有云:“有诸内必形诸外”,亦有“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一说,经络内属于脏腑、外与肢节相为联络,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的枢纽,故又将经脉脏腑相互之间这种关系称为经脉脏腑相关。同时,脏腑病变又通常通过经络的联系反应到体表。当机体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时,刺激体表的相对应的经穴又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周逸平教授在从事针灸经络研究特别是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中,根据不同时期现代科学进展及时提出的相应学术思想,围绕经脉脏腑相关主题,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膀胱经是十二经脉的核心,背俞穴是联系十二经脉的枢纽”,90年代提出了“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21世纪初提出了“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是中西医学理论必然的结合点和突破口”,一以贯之,不断深化发展。与此同时,周逸平教授遵循“理论—实践—理论”模式,先提出理论框架,后以试验研究加以论证,再丰富其理论内涵;倡导从大脑边缘-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入手开展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率先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开展针刺作用机理研究。
在《黄帝内经》关于经脉循行及腧穴数目的记载中,有明确名称的膀胱经穴位19个,是十二经脉中记载穴位数* 多的一条经脉,并且膀胱经的循行上达头面,中布背腰躯干,下抵腿足,是十二经中分布* 广的经脉,因此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膀胱经穴的重要性。医学生理学认为,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分布与体表脏腑的主要通道和枢纽主要分布在背部。但有关于背俞穴与相应脏腑联系途径及相对特异性的实验研究却甚少,膀胱经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和形态联系研究更少。
20世纪70年代,周逸平教授团队开展了背俞穴和十二经脉的关系、膀胱经背部内侧线、背俞穴与交感干关系、经络敏感人自主神经类型的研究以及人体穴位针感的形态学研究、32例针刺麻醉手术中医辨证分型、针刺麻醉胃大部切除术前与术中生理功能变化的观察以及血管容积脉搏与针刺麻醉预测和效果的相关性研究等。通过解剖发现,膀胱经背部内侧线上的俞穴与相应脏腑之间的解剖位置高度相似,分布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各脏腑背俞穴均有特殊物质沉积,交感干及交脊联系点的体表投影线与各脏腑背俞穴生理解剖位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结合各脏腑背俞穴均分布在膀胱经上和尸体解剖发现膀胱经内侧线(背俞)与交感干和交脊联系点体表投影关系十分密切,周逸平教授以家兔、猫等动物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开展实验研究,均证明了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心俞的治疗功能和与之相对应的心脏功能密切相关。据此,周逸平教授明确提出了“膀胱经是十二经脉的核心,背俞穴是联系十二经脉的枢纽”的论点。从此,周逸平教授逐步以经穴脏腑相关和经络感传实质为研究的主攻方向。
在探索膀胱经与十二经脉关系,背俞穴与十二经脉关系,背俞穴与交感干之间联系,并结合针刺麻醉、循经普查等研究后,周逸平教授初步形成了“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的观点。
经络和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经络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纲领,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灵枢?经脉》:“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体现了经络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藏象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相配于五脏,气血精津液则是脏腑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周逸平教授认为中医理论要突破,首先经络理论要突破,而经络和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是* 有希望的突破口。
周逸平教授始终认为,经络研究从经络的功能入手更有希望。经脉是联系体表与内脏的通路,这既概括了十二经脉总的特点,又说明了十二经脉的重要功能是沟通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灵枢?外揣》云:“司内揣外,司外揣内”;《丹溪心法》亦云:“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和内外对应的“司外揣内”;《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的一个复杂体系,它内属于脏腑,外与肢节相联络,行气血,营阴阳,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故又将经脉脏腑的相互关系称为经脉脏腑相关。
周逸平教授认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这种经脉-脏腑相关的理论是世界上* 早提出的躯体内脏相关学说,是* 早的躯体-内脏联系理论,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上,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现代针灸理论研究认为,人体体表之间、穴位与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穴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联系,这种“内属腑脏、外络肢节”的经脉-脏腑相关学说构成了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作为针灸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阐明生命本质、探索病变规律、指导临床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络实质的探讨,首先是从* 基础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着手,继而运用生物物理学、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然而审视这些研究却发现,科研工作者们仍然无法弄清经络实质。周逸平教授认为经脉是沟通和联系内脏与体表的纽带,针刺经脉是可以对内脏功能起到调整作用的,可运用电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揭示经络的功能,进而可以接近经络研究的实质。据此,周逸平教授另辟蹊径,主张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