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4.5 4.2折 ¥ 58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胡清波、九志天达 出品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37006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7947198
上书时间2025-01-01
本书汇集了35位被中宣部表扬的“追梦人”的故事,全部由本人亲述。他们有的是国家工程的总工程师,有的是贡献卓越的科学家,有的是从零开始一路奋斗的企业家,有的是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的是身为残疾人但带领残疾人就业的创业者,有的是为了梦想留在乡村的大学生,有的是用自己一辈子开渠引水的村干部,有的是业务精湛技艺高超的医护人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所弘扬的。这些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中国梦是脚踏实地的梦,是可以实现的梦,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梦。本书旨在号召每个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以及工作者,要以榜样为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使自己真正成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梦想的一部分。
胡清波
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组执行制片人,特别节目总导演。
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组,擅长挖掘人物故事,发现人性闪光,讲述平凡人不平凡的经历和生活。栏目组在保证早间生活服务节目《生活圈》日常版播出的同时,多次制作播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假日特别节目,近几年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梦精神”为原则制作播出了大批精品系列,其代表作品有《闪亮的坐标》《我的中国我的梦》《传承的力量》《不止是思念》等,均属于高收视、好口碑,具有较高社会传播价值的精品力作。其中元旦特别制作《闪亮的坐标》播出后得到中宣部表扬,多部委,各级单位以及学校组织观摩学习,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
序言 我的追梦之旅 / I
章 用科技告诉世界,中国梦正在成真
人生,就要不断出发
——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苏权科 / 002
用“中国芯”实现中国心
——国家超级计算机核心专家杨广文 / 009
挑战标准,有实力就有底气
——中国核电专家毛庆 / 015
愿全世界人民都能吃饱吃好
——杂交小麦培育专家茹振钢 / 020
我 30 多年没哭过了
——中国大型客机设计参与者陈海昕 / 024
为了民族的兴盛,我终身努力工作
——太赫兹先驱刘盛纲 / 033
信念的力量有多大
——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杜炬 / 040
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实力
——中国新能源空铁总工程师王凯 / 045
第二章 创业,闯出来的美好人生
把中华文化穿在身上
——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 052
从保洁女工到“网红书记”
——圆方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薛荣 / 062
中国农民在联合国讲电商
——子言尚品家纺总经理贾培晓 / 071
土味饽饽,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金麦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红 / 080
用“玉米芯”造福人类
——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 / 088
建培训基地,我要带残疾人做出个样子
——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炳良 / 097
就算爬,也要爬出我的路
——犇犇肉牛养殖场场主潘远香 / 107
一把吉他,让我的家乡不再穷
——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传玖 / 116
第三章 用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梦
写好中国字,就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播者
——中国当代书法家苏士澍 / 126
人总该是有点热爱和信念的
——当代著名京剧艺术家孟广禄 / 135
我的使命是把中国舞蹈事业发扬光大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 / 142
“一带一路”上的记录者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郑彦英 / 148
从“不靠谱”到为国争光
——国礼錾刻师孟剑锋 / 154
第四章 共同富裕,让每个人都有中国梦
用双手凿开这座贫穷大山
——当代“女愚公”邓迎香 / 162
人生从来没有认命这回事
——兰考县小宋乡党委书记王凤普 / 170
让震后的雪山村,美丽重生
——“90”后扶贫志愿者张皓博 / 178
把悬崖变成道路
——2018 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王光国 / 184
凿出一条“生命渠”
——“时代楷模”,2017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黄大发 / 188
第五章 生命都是应该被珍爱的
“贾立群 B 超”,我得一辈子对这个口碑负责
——“B 超神探”贾立群 / 194
为国家的脑科学研究做贡献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赵继宗 / 202
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
——肝胆外科专家黄洁夫 / 210
认认真真看病,踏踏实实做人
——同仁堂中医药大师施小墨 / 216
让患者获得尊严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邵亚娟 / 221
生命,都应该被珍爱
——援突尼斯医疗队医师郭璐萍 / 227
用爱“治愈”病人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赵庆华 / 232
守护“夕阳红”
——山西太原市精神病医院老年科主任李丽珠 / 238
不离不弃,17 年护理艾滋病患者
——乡村医生王焕云 / 243
导演组后记 / 249
本书汇集了35位被中宣部表扬的“追梦人”的故事,全部由本人亲述。他们有的是国家工程的总工程师,有的是贡献卓越的科学家,有的是从零开始一路奋斗的企业家,有的是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有的是身为残疾人但带领残疾人就业的创业者,有的是为了梦想留在乡村的大学生,有的是用自己一辈子开渠引水的村干部,有的是业务精湛技艺高超的医护人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所弘扬的。这些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中国梦是脚踏实地的梦,是可以实现的梦,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梦。本书旨在号召每个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以及工作者,要以榜样为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使自己真正成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梦想的一部分。
胡清波
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组执行制片人,特别节目总导演。
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组,擅长挖掘人物故事,发现人性闪光,讲述平凡人不平凡的经历和生活。栏目组在保证早间生活服务节目《生活圈》日常版播出的同时,多次制作播出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假日特别节目,近几年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梦精神”为原则制作播出了大批精品系列,其代表作品有《闪亮的坐标》《我的中国我的梦》《传承的力量》《不止是思念》等,均属于高收视、好口碑,具有较高社会传播价值的精品力作。其中元旦特别制作《闪亮的坐标》播出后得到中宣部表扬,多部委,各级单位以及学校组织观摩学习,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
序 言
我的追梦之旅
黄 薇
《我们都是追梦人》即将出版了,遵嘱,由我来写个序。
读了书稿,我屡屡被书中文章的每一位主人公所打动,他们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英模、好人,他们的生动故事,以及他们的坚定表情、豪迈英姿,宛如一颗颗跳动的音符,跃然纸上,沁人心扉。作为与时代同行的你、我、他,相信没有人不为之动容。
我除了钦佩他们,学习他们,深感凭一己之力,很难精准地概括和评价他们,还是留给读者朋友们去各自领悟。但总要说点什么,思忖再三,就和大家谈谈心吧,说说我的“四心”,讲讲我的追梦之旅。
我学的是播音专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进入央视后也一直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播音主持工作。30余年走过来,我回想了一下,还是有一些足印的。除了较短一个时段做过儿童节目,大部分时期都是在做老年节目,《夕阳红》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和进步。我之所以后来被评为“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和“北京市十大孝星榜样”,首先就是得益于《夕阳红》节目播音主持的岗位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我服务的老年朋友们身上,无不闪耀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光泽,我得天独厚地享受着他们的感染和滋养。我深爱全国的老年朋友们,一如深爱自己的父母。在众多来自服务对象的反馈中,我独独喜爱这一句:“黄薇就像老年人的贴心小棉袄。”于是,一辈子都做老年人的“贴心小棉袄”,就成了我的志向和执念。
做节目时,我一丝不苟,想尽各种办法,要让电视机前的老年朋友们开心、快乐,使他们在得到社会关爱的同时,也能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在享有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能拥有家庭的和睦和温馨;在听到生活中排忧解难招数的时候,也能受到精神的抚慰和激励。
《夕阳红》不仅是我的本职工作,她的外延还一直伸展到了我生活的其他领域,我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被带入了与老年人有关的情境里。每个月利用休假时间,及在各种节日,我经常要去敬老院访问,和老年朋友们共享一段时光。那里,成了我“常回家看看”的必选地。我给素昧平生的老年朋友们唱歌、跳舞,表演小魔术,跟他们聊天、拉家常,哄他们笑。我给他们送上自购的生活用品,帮他们顺利越冬、度夏。冬天,我送上棉坎肩、毛线帽、按摩锤;夏天,我送上凉席、睡衣睡裤、电蚊拍。春节到了,我把定制好的印有“健康”“长寿”字样的围巾,亲手围到老人们的脖颈上,把“黄薇祝您健康”的水杯送到老人们的手上。看着老人们爱不释手的样子,我感到内心无比的欣慰。多年来,“老人们的愉悦就是我的愉悦”,已幻化成了我的一种精神寄托。在一年之中,我大约要走访二三十个敬老院,探访大约3000余位老年人。尽管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但只要去做了,总会使一批老年人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而这是一种超乎个人想象的温暖。因为我的背后是《夕阳红》,是央视、国家电视台,我的播音主持人背景,被老年人们当作了党和政府的身影,其意义被放大到了“国家惦记”的层面,我也因此获得了更强的自信和动力:我要当好这个纽带,把无形的“国家惦记”接着做好、做下去。
我被评为“孝子”,在圈内被广称为“孝女”,当然也有自己孝敬父母的因素。工作上做好本职,靠的是爱心和恒心;生活中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靠的也是爱心和恒心。照料瘫痪父亲十一年,“无微不至”四个字,曾被医院的大夫、护士和亲朋好友们津津乐道。我的“四心”也就是从他们口里发端而来的。哪“四心”?就是“怀揣爱心,做事用心,关怀细心,事事贴心”。这“四心”是对我的嘉许和鼓励,也变成了我做人做事的尺度和目标。
当岁数过了“知天命”以后,我越发感到,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他的财富,每一个经历,都是生命的赠予,把握好自己的经历,就是把握了自己的命运。不忘初心,不忘梦想,向老年朋友们学习爱人和予人,向本职工作学习本领和奉献。随便挑出《我们都是追梦人》书中任何一个故事,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或者说是异彩纷呈,但归纳起来看,没有一个是“虚头巴脑”光说不练的,都是脚踏实地卓有成就的;没有一个是踟蹰不前知难而退的,都是攻坚克难意志如铁的。我忽然发现,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和信念,和书中被我视为英模人物的“心灵火花”相契合了,并且发生了“碰撞”。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着、奋斗着,不怕挫折,直面困难,努力做到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我因此而兴奋不已,就像孩提时代,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大人的肯定一样。
这时,我的脑海里不禁又浮现出一句话来:“你生命中的无怨无悔,请继续!”
我们都是追梦人,新的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一起追梦吧。
2019年8月于北京
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跨海大桥
C919——完全自主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
神威•太湖之光——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
华龙一号——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核电品牌
太赫兹技术——改变人类社会的尖端科技之一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领先世界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
新能源空铁试验线——世界首条,中国制造,投入运行
“百农矮抗58”——被誉为“黄淮麦”的杂交品种
这一项项或者中国独有的科技成就,无不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实力正在飞速发展,无不表示着中国梦正在从梦变为现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些伟大的科技成就背后,有着一群近乎“疯狂”的追梦人。他们把青春装进了实验室,他们把时光留在了工程地,他们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当成家人去爱去呵护,他们甚至不计回报……
可是,你记得住他们的名字吗?像细数娱乐明星一样的脱口而出?让我们一起认识他们,记住这些让中国人在世界挺直腰杆,并让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名字——苏权科、杨广文、毛庆、茹振钢、陈海昕、刘盛纲、杜炬、王凯……
人生,就要不断出发
——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苏权科
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就是伶仃两岸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象征中华民族复兴的明珠。而勇创世界一流则是每一个工程建设者的自觉追求。
700多年前,过伶仃洋时的文天祥感慨万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至今日,依旧慷慨激昂。如今伶仃洋上依旧烟波浩渺,但却有一条跨海“巨龙”横空出世,它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既是世界上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的工程之一,它就是港珠澳大桥!
为什么要建这么一座桥?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就是从伶仃洋上打进来的,所以在这里,中国人一定要建一座争气的桥,一座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世界一流的桥!
“怎么才是世界一流的桥梁?”这个问题在一个人心中,不止思考了14年。
这个人就是苏权科,是“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
苏权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死磕难题,才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人的一生,总不免遇到很多困难,很多人选择了“看开”和“放下”,于是绕道而走,困难还是困难,只不过不去面对它而已。然而,不是所有的困难都可以逃避,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尤其是关乎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努力,在这些事情面前,所有的“看开”和“放下”都是不负责任的逃避。我们能做的,就是迎难而上,无论困难有多大,都必须攻克,都必须成功,必须有这种死磕的精神。
我叫苏权科,是一名桥梁工程师,也是世界上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总工程师。我和我的团队用了近14年的时间,在祖国南端的伶仃洋上修建了一座被称作“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桥。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让天堑变通途,实现了中国人民翘首以盼的跨海梦。为了圆这个梦,14年的时间艰难又漫长,在没有设计方法,没有施工标准,没有施工装备的情况下,我们凭借对祖国桥梁事业的热爱和建设超级工程的梦想,坚持自主创新,整合全球资源,践行了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作为这项超级工程的建设者感到光荣和自豪,也为我们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感到光荣和自豪。
2003年年底,有一个电话打来问:“你是苏权科吗?”我说是。他说香港、广东、澳门三地政府要建一座跨伶仃洋的大桥,叫港珠澳大桥,经过推荐和考核准备聘任你担任这个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你愿不愿意干?
我就想,修了这么多年桥,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有好有坏,我们的成就、存在的问题我都很清楚。而且广东经济比较发达,香港、澳门的经济也很发达,我们也有这么多年修路修桥积累的经验,国家也改革开放40年了,有一定的能力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能修一座好桥,修一座在世界上有名的桥,这是多好的事情!所以我很快就答应了。
但是去实地一看,才发现实现起来很困难,难到什么程度呢?难到我们自己都怀疑是不是能把它建成。不仅我们怀疑,好多人也是捏了一把汗。你这个桥到底能不能建成,外国人也怀疑。因为伶仃洋从虎门口到我们建桥位的大屿山,有70多公里。在此之前这里没有建过任何跨海工程,也就没有任何相关资料。所以,得从基础的开始做,要收集很多基础资料来推算它是否可行,天气、地质情况到底有多恶劣,情况到底有多复杂,对这些恶劣而复杂的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难题。所以,准备必须要万全,差一点都不行。我们预先想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做了严谨的针对性的处理。
个问题就是装备问题,水下挖掘装备,处理地基的装备,还有整平的设备,我们都没有。有些国家有,只是那些国家不给我们用,但是去看一看也有启发收获,所以我们就派人过去看看。次我们去的那批人没看到,对方不带你去看。于是只好又去一次,这次也仅仅是离了上百米,照了几张照片就回来了。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