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杜甫诗选注(增补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杜甫诗选注(增补本)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6.3 7.0折 52 全新

库存48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涤非 选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9226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2元

货号25220028

上书时间2025-01-01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诗人杜甫——代前言

 

杜甫是我国历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我国历同情人民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自唐以来,他的诗即被公认为“诗史”。

杜甫生于公元七一二年,死于公元七七○年,他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七五五年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杜甫经历了安史乱前的所谓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全部过程。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的。他和人民共度乱离的生活,这就使他有可能深刻地描绘出那个苦难时代的生活图画。而诗,便是他有力的武器。

杜甫不是贵族,但也并非劳动人民出身。他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历史条件,也就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同情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正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的一生,约可分为四期。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游历时期。这时正当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诗人从小就“好学”,七岁时已开始吟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由于刻苦学习,使他能够从“读书破万卷”以至“群书万卷常暗诵”,为他的创作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从二十岁起,他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漫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在游齐、赵期间,他结交了李白和高适,除打猎取乐外,他们也经常赋诗或论文。对这段游历,诗人晚年还很向往:“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快意诚然是快意,却没有给他的创作带来光彩。在现存不到三十首的诗中,还没有代表性的佳作。这只是他的创作的准备时期。

杜甫走向人民,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大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诗人已丧失了他的“裘马”了。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毕竟还是选择了另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生活折磨了杜甫,也玉成了杜甫,使他逐渐走向人民,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安史叛军中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大乱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安史叛军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诗人没有丧失气节,消极地等待长安的恢复,而是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只身逃出长安。在为官期间,由于和肃宗政见不合,他仍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回州的途中,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看到了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行的母亲们,哭在一起。安史之乱,原是由统治阶级内部爆发的一次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叛乱。由于大野心家安禄山实行民族歧视,到处烧杀淫掠,这就使得唐王朝进行的平乱战争具有维护统一、制止分裂的正义性,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历史表明:当时不仅大河南北的人民纷起抗击,白面书生也拿起了武器:“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诗人畅当便是其中之一。甚至妇女也自动参军,《旧唐书·肃宗纪》:“卫州妇人侯四娘、滑州妇人唐四娘、某州妇人王二娘,相与歃血,请赴行营讨贼,皆补果毅。”回纥等少数民族也出兵“助顺”。这说明平定安史叛乱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杜甫对待这次战争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公元七五九年七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吃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开始他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杜甫的弃官,并不是立意要走向人民,但实际上他从此却真是走向人民了。在漂泊的十一年中,除了几个月的幕府生活外,他基本上是生活在人民中间的,所以说“晚憩必村墟”、“田父实为邻”。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并有着深厚的友谊,这从“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枣熟从人打”、“药许邻人”一类诗句也就可以看出。愈爱人民也就愈憎厌官僚,所以他曾公开的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邻舍未曾嗔。”在这漂泊的十一年中,杜甫生活仍然很苦,常常不免要逃难和挨饿受冻。前人说杜甫是个“菜肚老人”(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新集》),实际上他往往是连菜也没得吃,而且也并不始于老年。在他逝世不久以前,还因为逃难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总是向人民看齐,觉得自己比人民还是好得多。但是,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杜甫都是一刻也不曾忘记国家、人民和政治的。比如漂泊夔州时,关于朝廷的消息,他就是问之于地方官的,所谓“朝廷问府主”;有时也问之于过往的使者,所谓“相看多使者,一一问函关”。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他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写了一千多首诗。他说:“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又说:“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正是诗人忠实的自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期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七七○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途中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后的哀念。在人民被奴役的时代,却要作人民的代言人,诗人的身后萧条,自不在话下。八一三年,仅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收拾乞丐”,才把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偃师。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四十三年。

从以上简单的叙述,我们已可看出杜甫和人民的关系和他如何接近人民的过程。前人说:学杜诗“须是范希文(范仲淹)专志于诗,又是一生困穷乃得”(清吴乔《围炉诗话》卷四)。不是没有道理的。

杜甫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由于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对儒家学说也有所突破。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是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前人说杜甫的许多五言律诗都可作“奏疏”看,其实何止五律?儒家也谈“节用爱民”,“民为贵”,但一面又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与之相反,他热爱劳动人民,也欢喜劳动,并甘心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儒家严“华夷之辨”,杜甫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狭隘思想,他是反对和亲的,但并非无条件的反对。他说:“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并责备唐王朝:“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由于时代、阶级的限制,他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但是杜甫的忠君是和爱国爱民密切结合的,所以苏轼可以说杜甫“一饭未尝忘君”,而周紫芝也可以说“少陵有句皆忧国”。对此,我们必须作具体分析,把精华与糟粕区别开来。

导语摘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流传至今有一千四百余篇,他的诗歌集中反映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社会历史,被后世誉为“诗史”,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秋兴八首》等。《杜甫诗选注》是著名研究杜诗学者萧涤非先生的代表作,该书以编年体方式将杜诗按杜甫生平分为四个时期,选取281首作品,注解时除了“以杜解杜”、“以史证杜”、征引古人注杜成果,还包涵了作者自己的考订和议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很好的可读性。该书是当代杜诗选本的代表性著作。



商品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流传至今有一千四百余篇,他的诗歌集中反映安史之乱及其以后的社会历史,被后世誉为“诗史”,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秋兴八首》等。《杜甫诗选注》是著名研究杜诗学者萧涤非先生的代表作,该书以编年体方式将杜诗按杜甫生平分为四个时期,选取281首作品,注解时除了“以杜解杜”、“以史证杜”、征引古人注杜成果,还包涵了作者自己的考订和议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很好的可读性。该书是当代杜诗选本的代表性著作。

 

作者简介

萧涤非(),江西临川人。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到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去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于年回山东大学,历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杜甫、乐府、文学史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被誉为卓越学者、一代宗师、乐府及唐诗研究的权威人士。著有《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等。



目录

目录


 


 


诗人杜甫(代前言)


例言


 


期读书游历时期


(公元七一二——七四五)


望岳(五古)


登兖州城楼(五律)


房兵曹胡马(五律)


画鹰(五律)


夜宴左氏庄(五律)


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


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五排)


赠李白(五古)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五古)


赠李白(七绝)


第二期困守长安时期


(公元七四六——七五五)


八仙歌(七古)


春日忆李白(五律)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七古)


高都护骢马行(七古)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五古)


乐游园歌(七古)


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七古)


兵车行(七古)


丽人行(七古)


前出塞九首(五古)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五古)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五古)


曲江三章章五句(七古)


夏日李公见访(五古)


秋雨叹三首(七古)


九日寄岑参(五古)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七古)


醉时歌(七古)


天育骠骑图歌(七古)


官定后戏赠(五律)


去矣行(七古)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五古)


后出塞五首(五古)


第三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


(公元七五六——七五九)


月夜(五律)


悲陈陶(七古)


悲青坂(七古)


对雪(五律)


春望(五律)


哀江头(七古)


塞芦子(五古)


(以上陷安史叛军中作)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五律)


述怀(五古)


羌村三首(五古)


北征(五古)


彭衙行(五古)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


面别,情见于诗(七律)


春宿左省(五律)


曲江二首(七律)


(以上为左拾遗时作)


至德二载,甫自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


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


悲往事(五律)


望岳(七律拗格)


瘦马行(七古)


赠卫八处士(五古)


洗兵马(七古)


新安吏(五古)


潼关吏(五古)


石壕吏(五古)


新婚别(五古)


垂老别(五古)


无家别(五古)


(以上为华州掾时作)


秦州杂诗二十首(录四五律)


留花门(五古)


月夜忆舍弟(五律)


梦李白二首(五古)


天末怀李白(五律)


捣衣(五律)


空囊(五律)


病马(五律)


送远(五律)


佳人(五古)


发秦州(五古)


寒峡(五古)


龙门镇(五古)


石龛(五古)


凤凰台(五古)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七古)


发同谷县(五古)


剑门(五古)


成都府(五古)


(以上弃官客秦州同谷时作)


第四期漂泊西南时期


(公元七六〇——七七〇)


卜居(七律)


为农(五律)


蜀相(七律)


堂成(七律)


江村(七律)


宾至(七律)


狂夫(七律)


野老(七律)


客至(七律)


遣兴(五律)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七古)


恨别(七律)


后游(五律)


春夜喜雨(五律)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七律)


春水生二绝(录一七绝)


所思(七律)


绝句漫兴九首(录六七绝)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录四七绝)


进艇(七律)


赠花卿(七绝)


三绝句(录二七绝)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七律)


戏为六绝句(七绝)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七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七古)


百忧集行(七古)


病橘(五古)


枯椶(五古)


野望(七律)


不见(五律)


花鸭(五律)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五古)


大麦行(七古)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五排)


(以上漂泊成都时作)


客夜(五律)


客亭(五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


九日(七律)


有感五首(录一五律)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五排)


王命(五律)


征夫(五律)


早花(五律)


发阆中(七古)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七古)


岁暮(五律)


释闷(七排)


天边行(七古)


阆山歌(七古)


阆水歌(七古)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


严郑公五首(录一七律)


(以上漂泊梓州、阆州时作)


草堂(五古)


四松(五古)


题桃树(七律)


绝句四首(录一七绝)


绝句六首(录三五绝)


绝句二首(五绝)


登楼(七律)


宿府(七律)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五古)


丹青引(七古)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五古)


忆昔二首(七古)


除草(五古)


去蜀(五律)


旅夜书怀(五律)


三绝句(七绝)


(以上重归成都草堂及漂泊云安时作)


白帝城楼(七律拗格)


八阵图(五绝)


负薪行(七古)


能行(七古)


夔州歌十绝句(录三七绝)


古柏行(七古)


白帝(七律拗格)


存殁口号二首(录一七绝)


诸将五首(七律)


秋兴八首(七律)


咏怀古迹五首(录三七律)


壮游(五古)


昔游(五古)


遣怀(五古)


宿江边阁(五律)


历历(五律)


解闷十二首(录五七绝)


阁夜(七律)


缚鸡行(七古)


愁(七律拗格)


麂(五律)


昼梦(七律拗格)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录一五律)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


十二首(录三七绝)


驱竖子摘苍耳(五古)


复愁十二首(录五五绝)


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五古附:元结诗)


又呈吴郎(七律)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勤耕牛,


兼书触目(五古)


登高(七律)


九日(七律)


虎牙行(七古)


写怀二首(录一五古)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七古)


冬至(七律)


归雁(五绝)


(以上漂泊夔州时作)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七古)


江汉(五律)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七律)


暮归(七律拗格)


晓发公安(七律拗格)


蚕谷行(七古)


登岳阳楼(五律)


岁晏行(七古)


南征(五律)


遗遇(五古)


宿花石戍(五古)


客从(五古)


清明二首(录一七排)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


御(七古)


楼上(五律)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七古附:高适诗)


小寒食舟中作(七律)


江南逢李龟年(七绝)


白马(五古)


逃难(五古)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兴尽本韵。 至县, 呈聂令。 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五古)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五律)


长沙送李十一衔(七律)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


奉呈湖南亲友(五排)


(以上漂泊湖北、湖南时作)


 


附录:《杜甫诗选注》批注


批注辑录说明


正文中批注


封页等处补注


附记

内容摘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出生于河南巩县。杜甫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