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0.9 6.4折 ¥ 4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陈步君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37289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9347595
上书时间2024-12-28
代序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须把握“四个”
伴随着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我们以往教育的“顺序模式”——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先后分别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各自作用——正在转变为一种新的“重叠模式”,即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教、家长、学校、教师、社会越来越呈现为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发展。如何将上述不同的教育因子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已成为当前“家校合作”“校社共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家庭,是儿童人生的“所学校”
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春团拜会上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从社会结构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人的发展序列而言,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初始的场所。从教育的环境而言,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和有益补充,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格局。
无独有偶,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致辞中,再次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该片对比了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在中国网络播出,使中国广大家长认识到张弛有度于子女成长的重要作用,但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亿多大学毕业生。当然,我们学生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升学竞争方面的压力仍相当大。高考、中考指挥棒,经层层放大,终将压力传递到了每一个家庭,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始终得不到减轻。一方面,我们天天喊“减负”,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又一直被迫给孩子“施压”,这是一个悖论,这仍是需要我们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破解的一个社会难题。
记得知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这样感叹:“今天我们的教育能到愉快这个水平吗?我说过我们的‘小皇帝’顶多只能享受到6岁,6岁一上学,就从皇帝变成了‘奴隶’。过去讲溥仪是从皇帝到平民,我们的孩子比不上溥仪这个末代皇帝。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突出的两个字就是‘听话’。稍稍懂事就教育孩子要听话,小时听爸爸妈妈的话、上学听老师的话、工作了听领导的话,似乎听话是中国人的为人之本……”中国家长一边在生活上过分疼爱自己孩子,一边又在学业上无休止地“催逼”孩子。
其实这与中西方家庭代际传递文化有关,中国代际关系是“反哺模式”,西方是“接力模式”。前者对子女几乎是无限责任,所以才会有“啃老一族”。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就表明子女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受了所谓“木桶理论”影响太深。中国家长喜欢告诉孩子,去补短的一块“知识”,家长不停地督促孩子改正其不足,弄得孩子一点自信也没有。而我们参观过的荷兰,该国的教育,不管是学校考试也好,公司培训也罢,首先是问孩子擅长什么?特别问你感兴趣什么?即便有弱点和缺点也没关系,因为还有“团队合作”训练等着你,你不擅长之处有另一个擅长此道的同事来互补,与你共同完成。
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70后、80后家长,开始更多关注孩子的良好习惯与人格培养。近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一项有关家庭教育代际比较的研究显示,家长和学生均认为重要的排前三位品质是责任感、独立和宽容尊重他人;家长看重责任感,学生则看重宽容、尊重他人。尤其是一些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关注如何让孩子真正为了兴趣在学习、为自己而学习。这说明经过多年家庭教育的科学普及,广大家长,尤其是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开始有了改变,这是令人喜悦与欣慰的转变。
二、 家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人”
教育始于家庭。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养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生命中任老师,孩子降生到这个世界先看到的人,也是关注孩子的亲人。在一个人的教育中,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关键,对一个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早、时间长。胎儿在体内就受到母亲“体内环境”的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与否与母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孕妇愉快的情绪,平静的心境,可减少胎儿躁动,有利于其健康发育。即使日后入托、入园,以及入小学、中学,孩子大部分时间仍生活在家庭中,受父母的潜移默化影响。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强的幼小年龄进行的,不但占其“先入为主”的便利,而且父母的形象示范、言传身教也给孩子以终身影响。如果父母语言、行为、习惯不良,那就较难保证孩子在这些方面能做到优良。因此,做家长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教育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应成为孩子潜移默化的行为示范。比如父母相亲相爱关系融洽,脾气各方面都很好,那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平易近人。总之,父母理所当然地应该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2.让孩子在规则与自由中健康“成人”。“自由过度”会导致孩子任性放肆。婴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如果一切都顺应他的本性,会导致为所欲为的倾向。如不服管教、攻击性强都与父母过度顺应孩子的自由需要有关。自由过度实际上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长”不出个性却“长”出任性。而“规则过度”又易于致使孩子缺乏个性。有的父母认为听话的孩子让人省心,少惹出麻烦事儿来,这种观念多表现在控制欲望比较强的父母身上,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维的依赖性比较强,害怕尝试新事物,而且调整情绪变化的灵活性比较弱,这将影响孩子的创新意识与个性成长。因此,应倡导让孩子学会规则又拥有自由的平衡教育策略。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这样的孩子将来将发展出既有责任心、又有开拓性的健康人格。
3.培养孩子自信、悦纳,爱思考、善表达之品性。爱因斯坦早就预言,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爱因斯坦说这个话的时候,人们还不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些话里蕴藏的奥秘,但在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道理已经成了生动的现实。网络时代对于青少年而言,更重要的是具备如下能力: 知识迁移与学习力、独立思考与表达力、承诺坚毅与执行力、自我悦纳与抗逆力。这些能力与知识和文凭无关。但在当代快速变化、变动、变革的社会特别重要。我蛮欣赏北京十一中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 教育的成功是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还要了解自身的弱点。
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考多少个100分,而在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一项关于儿童兴趣与幸福感的调查显示,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喜欢做的,而大人又创造条件让他做这件事,那么他一定会很有幸福感。人有先天的基因,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完全由后天的训练形成,而是由先天基因给出了某些能力和许多能力发展的框架,需要后天的经验来启动和发展。
其实,所谓“开发智能”的说法并不太科学。智能有多种,对人的智能多元化的理解,澳大利亚人认为土著人只有音乐和体育才能。而中国现在流行的是,每个人都有多元智能,什么都可以学好,唱歌跳舞都去发展。但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其实,人一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他做起来省力、学得快。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喜欢做的,而且他擅长,而你又创造条件让他做这件事,那么他一定会很有成就,也会很有幸福感。
三、 学校,要帮青少年“扣好人生粒扣子”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粒扣子,迈好人生的个台阶”。并指出家庭教育要从小处着眼,家长要做好示范,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要共同“科学有序”地大力推动家庭教育工作。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粒扣子。总书记用十分通俗、形象、准确的语言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所谓“扣好人生粒扣子”,实际上包含了以下几个内涵: 一是学校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能产生好的结果,人才能走好圆满幸福的人生。二是学校要通过“家校共育”“校社共建”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观念重在当下,理想关注未来,要引导学生胸怀大志,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成就未来。三是学校要积极组织实施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校园文化与社区公益活动,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增加才干,“扣好人生粒扣子”。
“扣好人生粒扣子”是十分重要的,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可以重来,而人生粒扣子如果扣错了,要想纠正将会相当困难,一旦错误的观念形成,要想改变它,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古人曰:“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意思就是要走好人生开始关键的几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粒扣子”,书记为我们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
引导孩子首先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如何走好未来生活道路的每一步,都是由人生目标与信仰决定的。孩子12岁到18岁的时候,是树立理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我们学校老师要创造条件让他自由选择,他自己会做决定,但你需要提供环境,引导他,并且尊重他的决定,帮助他去实现。
人生目标选择为什么重要?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相似的人进行了25年的跟踪调查。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了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为专业人士;60%目标模糊者,能安稳工作生活,无特别成绩;27%无目标的人,经常失业,生活动荡。尽管我们孩子中绝大多数终将成为普通人,因此,扣好人生“粒扣子”,培养孩子具备走向社会之“核心素养”,应成为我们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之首要任务。
四、 教师,应成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者”
当前家庭教育应突出“核心素质”培养,“主战场”无疑是学校,而具体指导则应由经过家庭教育理论与实务培训的教师来担任。2013年2月,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核心素养,即从“工具性目标”(把学生培养成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转变为“人本性目标”,使人的情感、智力、身体、心理诸方面的潜能和素质都能通过学习得以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要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上述素养是未来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格与“关键”能力。
众所周知,队伍建设是家庭教育指导的核心要义,而教师群体在学生眼中影响力,理应成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主力军。而师资队伍建设首先离不开教材建设。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套《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丛书,正是由上海市数十位中小学德育、学科教育、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专业人员、研究专家合作完成。本套丛书的创新与特色在于:
,作为国内套适用于在岗中小幼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通俗读本,具有较好的实验性、实务性与示范性。丛书在征求、听取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教师以及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需求基础上,首次提出教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完成的四大任务和必须具备的四大能力。
第二,丛书是目前国内套分学段(分学前版、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四册)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实务读本。首先,读本对在岗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任务、基本能力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次,读本按照青少年儿童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分层递进,在对家庭教育指导一般理论归纳梳理基础上,凸显了不同学段的家庭教育指导重点和难点问题,便于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本教材的自学与使用。
第三,丛书既有对家庭教育基本问题的理论阐释,又有来自一线教师提供的大量真实案例,可帮助教师厘清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核心理念,在家庭教育情景、案例教学中掌握科学指导的方法、技巧。
第四,丛书又是多方合作、共同协同的科研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受到了市教委德育处的大力指导、得到了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业支持,同时也获得了基层校长、教师热情参与。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是本套丛书的一个特色。使得它成为本市在岗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教师自身指导能力的培训教材。
以上是遵郁琴芳主任之嘱、阅读《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丛书后的一些思考与感想,是为序。
杨雄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2017年12月于上海社会科学院
《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中职版)》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研究团队,承担上海市教委委托项目“上海市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是孩子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个老师”、“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粒扣子,迈好人生的个台阶”的论述,根据中央关于“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的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深刻阐述了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要准备,具体论述了中职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途径和方法,并从中职校的实践出发,强调了五方面需要重点指导的内容。本书不仅有系统的理论阐述,更有生动的案例说明,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广大中职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工具书。
《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实务(中职版)》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研究团队,承担上海市教委委托项目“上海市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本书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的论述,根据中央关于“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的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深刻阐述了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提出了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要准备,具体论述了中职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途径和方法,并从中职校的实践出发,强调了五方面需要重点指导的内容。本书不仅有系统的理论阐述,更有生动的案例说明,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广大中职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必备工具书。
丛书主编
郁琴芳,博士研究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家庭教育指导》杂志副主编,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苏州市家庭教育课程项目、昆山市家校合作项目等特聘专家。研究涉及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校长领导力等领域。独立主持多项上海市级课题,主持上海市教委决策理论课题“社会变迁下的家庭教育”等,“城市化进程中新上海人家庭教育现状与指导研究”获全国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主编《20个父亲的教育智慧》《家校合作50例:区域设计与学校智慧》等。
主编
陈步君,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附中(现为一附中)高中毕业,留校任团委书记,曾被选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委员。先后担任共青团虹口区委书记、共青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上海教育学院宣传部部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助理、副局长兼机关党委书记,上海市青少年保护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副局级巡视员等职,一直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退休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兼职督学、上海市普教党建研究会会长、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中职分会会长等职。现任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和中职分会顾问。曾主编《德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共青团工作》、普教党建谱新篇》《陈步君德育文集》《让德育插上翅膀》《人生课堂》等著作。
代序
前言
章教师与家庭教育指导
一、 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
(一) 家庭教育指导 ≠ 家庭教育
(二) 家庭教育指导对家庭的意义
(三) 家庭教育指导对学校的意义
二、 教师与家庭教育指导的关系
(一) 家庭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二) 教师的工作无法游离于家庭教育之外
三、 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一) 中职学校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应具备的素养要求
(二) 中职学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现状分析
(三) 中职学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常见问题
第二章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理念与必要准备
一、 家庭教育指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思想性原则
(二) 科学性原则
(三) 学生为本原则
(四) 家长主体原则
(五) 服务性原则
二、 家庭教育指导需秉持的核心理念
(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二) 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
(三)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
(四) 家庭教育是家长和儿童共同成长的过程
(五) 家庭建设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
(六) 尊重儿童成长规律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七) 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八) 家庭、学校、社会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共同体
三、 教师应做好的必要准备
(一) 学习了解家庭教育指导的根本遵循
(二) 了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 了解中职学生家庭状况的主要特点
(四) 了解中职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需求
第三章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任务
一、 帮助家长明确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一) 明确教育孩子是家长的法定职责
(二) 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二、 指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养育方法
(一) 指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
(二) 指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 引导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言传身教,为孩子做榜样
三、 指导家长全面正确认识孩子
(一) 引导家长全面了解孩子
(二) 指导家长引导孩子扬长补短
四、 指导家长全面了解职业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职业理想
(一) 指导家长正确认识职业教育
(二) 指导家长了解孩子就读学校
(三) 指导家长了解孩子所学专业
(四) 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正确选择发展方向
五、 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一) 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二) 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学习
(三) 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学会生活
(四) 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热爱劳动
(五) 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学会交友6
第四章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 家庭访问
(一) 家庭访问的作用
(二) 家庭访问的时机选择
(三) 家庭访问前的准备
(四) 家庭访问实施的过程
(五) 家庭访问后的工作
(六) 问题家庭的处理
(七) 家庭访问应注意的问题
二、 家长会
(一) 家长会的作用
(二) 家长会的召开时机
(三) 家长会的形式和要求
(四) 开好家长会应注意的问题
三、 个别家庭教育指导
(一) 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二) 个别家庭教育指导适用情况及指导重点
(三) 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和策略
(四) 个别家庭教育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四、 群体分类家庭教育指导
(一) 群体分类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二) 群体分类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选择
(三) 群体分类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
五、 配合学校,发挥家长学校、家委会家庭教育指导作用
(一) 家长学校
(二) 家长委员会
六、 运用媒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一) 运用传统媒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二) 运用新媒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三) 运用通信软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第五章中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
一、 亲子沟通
(一) 亲子沟通的意义
(二) 中职学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