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5.2 4.3折 58 全新

库存78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镇西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32356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308377

上书时间2024-12-2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如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
——致青年教师

曾经有一位青年教师写信跟我说,他买了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请我给他提点阅读建议。后来我给他回复了,告诉他应如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我想这些建议也可以送给所有青年教师。
我首先说说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言。据帕夫雷什中学退休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夫人安娜•伊凡诺夫娜回忆说:“1970 年 8 月中旬,新学年开始前,他的健康状况严重恶化。8 月下旬,他想坚持工作一会儿,但写作时常常连笔都拿不住了,坚持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进了区医院。他在昏迷时常呻吟着反复念道:‘真正的人—多么峻峭的山啊……’这是乌克兰著名女诗人列霞•乌克兰英卡的诗句。醒来时,他几次嘱咐我:‘安娜,千万当心,别把我写的东西弄丢了……’这就是他遗言。”
“千万别把我的写的东西弄丢了……”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后一句话,足以证明他是多么珍爱自己的文字!这句遗言也隐含着他对年轻的和将来的教育者的期待,期待着我们读到他的文字。
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不朽著作正摆在你的面前,该怎样去打开,去阅读呢?我先说说我的经历吧!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从年轻时代到现在特别敬重的教育家之一。回想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在1982 年,那是我参加工作的年。我清楚地记得, 当时我读了从朋友手中借来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个感觉是:“哦,教育学理论居然还可以写得这样平易而富有魅力!”
当时,我正在当班主任,同时担任语文教师,正有许多来自工作中的喜悦和困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让我心灵激荡,因为我感到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说的,或者干脆说,这本书就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我的建议。一时间,我真正迷上了苏霍姆林斯基。这种迷恋还感染了周围的年轻朋友—当时,我担任学校教工团支部书记,于是,我便“独裁”了一回:自作主张地从天津人民出版社邮购了20 多本该社出版的苏霍姆林斯基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有团员教师人手一册!
我说这些,是要告诉现在的青年教师们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之大,而且我坚信,这本书也一定能够影响你们。遗憾的是,现在我没看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再版。现在市面上通行的都是《给教师的建议》—这其实并非苏霍姆林斯基的原版著作,而是中国学者选取的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的精华片段,然后仿照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体例编辑而成。里面也包括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一些内容,还是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的。应该说,也还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显然不是那种刻意追求“理论体系”或“引起轰动”的大部头。苏霍姆林斯基也不想以教育家的身份对教师们进行空洞地说教,而是怀着真诚的情感与教育同行们谈心。他的书中无疑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所有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重要原理,都自然而然地融会、渗透于生动形象的夹叙夹议之中。作者非常理解线普通教师的工作甘苦,因而他提炼出教师一般在工作中容易遇到的一些棘手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而且每一条建议都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作者教育实践的体会,读来令人倍感亲切而又深受启发。
作者阐发了这样一些重要的教育观点: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让教学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手段;一个学校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个别施教;应该保证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极运用;应该在教学中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体系,因为“家庭的精神文化气氛,对于儿童的发育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要善于发挥书籍的威力;教师要密切注视街头结交朋友对学生的影响……简言之,在他的教育旗帜上,鲜明地写满了“人性”“人情”和“人道”。
多年前,我曾这样评价苏霍姆林斯基——
和一般的教育家不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以“学者”或“研究家”的身份去冷峻、“客观”、孤立地研究教育,而是充满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自己的一腔激情洒向他的每一位学生。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
他的感情真挚而充沛,他的思想朴素而深刻,他的语言平易而精彩,“要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追求。仅仅凭这一点,他教育胸襟的博大和教育理想的崇高就远远超出了同时代许多教育家(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思想理论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局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中国,我认为只有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苏霍姆林斯基相媲美,那就是陶行知。
今天,我依然这样认为。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不只是《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甚至可以说这本书并不是他精彩的著作。你们读过这本书,还可以去找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来读,比如《爱情的教育》,是谈爱情教育非常棒的一本书,我1986 年次读就被感动了。再如《家长教育学》,是一本专门写家庭教育的书。还有“育人三部曲”,包含三部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谈小学教育的;《公民的诞生》是谈中学教育的;《给儿子的信》,是谈青年教育的。还有《帕夫雷什中学》等。
如何看待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和做法?哪些不适于今天的中国,哪些是永恒的真理?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因为我感到,有的教师总是希望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找到能够拿来就用的方法。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不是正确的态度。我们要善于学其精髓,不拘泥于具体的每一句话。比如,曾有教师对我说,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里没有“高效课堂”的论述;可我说,他的书中确实有关于“高效课堂”的内涵。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要把学生置于主动学习的位置!这不都是“高效课堂”的因素吗?再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会老想着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这一切早就烂熟于心以至于成了本能,他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这个观点非常精辟!另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应该有着阅读的习惯,这是学生的智力背景。还有,他认为兴趣源于惊奇和赞叹。这里的“惊奇”和“赞叹”,就是学生在阅读和观察周围世界时所产生的,是一种好奇心的表现。我们的学生有多少惊奇和赞叹?我们的课堂给他们这种体验和感受了吗?因此,我反复强调,不要机械地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句话,同一原则在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生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体现。
其实,我读苏霍姆林斯基读了几十年,从他那里汲取多的还是他的爱,对孩子的爱!我知道,“爱心”这个说法,已经很老套了,但我还是要说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缺乏的依然是这个!每次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反应便是他那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那浓浓的人情味!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个!
我这里想说一下现在的帕夫雷什中学。2008 年9 月,我去帕夫雷什中学考察。在一次午餐时,和该校现任校长聊了聊。从校长口中,我得知,这个学校现在有将近500 名学生、37 位教师平时都是在这里吃饭。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一律免费就餐。我问教师的收入和待遇如何。她说,新来的教师每月150 美元,其他教师稍微高一些。我一算,也不过1 200 元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算)。便又问这里的物价如何。她回答,猪肉是10 美元每千克。我想,这么贵!看来他们的教师生活的确很清贫。可他们依然坚守在学校。苏联刚解体时,乌克兰的经济很糟糕,教师的工资经常被拖欠,许多教师都罢课以示抗议,但是唯独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没有停课,依然坚守在教室。因为他们是苏霍姆林斯基学校的教师!他们认为,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教师的原因而耽误孩子。这就是爱,这就是教育良知!
还是回到“如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这个问题,我想给你们一些阅读的建议,供你们参考:
,要慢慢读,要品味,不要急于赶进度,哪怕一天只读那么几页,关键是要边读边思考。并没有人给你们规定阅读期限,你们完全没必要完成任务似的一目十行—那样读,是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不尊重。从容一些,沉静一些,让自己的心慢慢被浸润,在浸润中思考。
第二,说到“思考”,我要强调“联想”,就是在读的时候,要想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困惑、自己的班级、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也就是说,要把自己融进书里面去,和苏霍姆林斯基对话。我曾经说过阅读的境界,是“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说要和阅读者本人的生活打通。
第三,在思考和联想的时候,要随时拿起笔在书中做批注,或勾画,这实际上是你们的思想的印记。倒不一定要写读后感,但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书上留下阅读的痕迹。
第四,我再重复强调一遍,一定不要抱着功利的想法,企图从书中找到具体的“绝招”。这不可能。任何经验和技巧都是在特定情境下才会有作用。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教师采用的方法都和他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学生特点等有关。我们读别人的书,更多的是汲取思想、精神、原则,并同自己的实际相联系,获得启迪,产生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智慧。
我的这些建议也许很肤浅,但我相信你们能够体会到我的真诚,还有对你们的期待。在这个充满各种诱惑的时代,我们要守住自己朴素的教育心,很多时候靠的就是走进人类大师的心灵,用高尚的精神抚慰我们随时都可能浮躁的心。



导语摘要

李镇西老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历,以新的视角来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深入剖析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内容涵盖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后进生”转化、教师素养、劳动教育、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帮助一线教育者更深入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并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也为他们解决当下教育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



作者简介

李镇西:现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期在中学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理念,被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誉为“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方面成绩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目录

目  录


走近大师
也许你误解了这位的教育家 
他一生都在追求真教育 
爱心纯净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把教育评价的眼光投向未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培养孩子一颗细腻、柔软、敏锐的心
善待顽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相信每个“难教儿童”都有上进心 
潜心研究每一个“难教儿童”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阅读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 
劳动之光
通过劳动发现人的心灵 
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通过劳动让“困难学生”突破自己 
将劳动教育课程化
让劳动闪烁公益的光芒
用诚实的劳动换来面包
劳动是一部壮丽的诗史
爱情教育
“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严峻考试”
“以人的方式去爱”
提升教师
你愿意去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教书吗?
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给教师“减负”的?
引领家长
做孩子的“首席教养者”
父母是孩子好的“起跑线”
如何提升学生家长的教育素养?
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
营造“互相爱恋”的家庭氛围
观察: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
快乐学校
 “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
再访帕夫雷什中学
后记
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注视”着我
总跋
苏霍姆林斯基的卓越贡献令人敬仰



内容摘要

李镇西老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历,以新的视角来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深入剖析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内容涵盖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后进生”转化、教师素养、劳动教育、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帮助一线教育者更深入地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并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也为他们解决当下教育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终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



主编推荐

李镇西:现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期在中学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也曾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理念,被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誉为“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方面成绩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精彩内容



媒体评论

李镇西老师践行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看作是人,有精神世界的人。他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同时研究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是扎根中国大地、结合中国实际活学活用的书;是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论著的札记,也是经过创造的中国教育理念。我希望大家来读读这本书,会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
——顾明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