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考古调查与发掘》主要汇辑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定居兴牧”工程在昌吉州的考古发掘收获以及近年来昌吉州境内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清理成果,报告内容丰富,上至青铜时代的遗址,下至隋唐时期的游牧文化墓葬遗存,近至清代博格达山庙遗址,这些资料的发表全面反映了昌吉州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对研究天山北麓的历史文化意义重大。
目录
木垒县干沟遗址发掘报告
木垒县伊尔卡巴克细石器遗存调查
吉木萨尔县二工河水库墓地发掘报告
吉木萨尔县大龙口古墓葬发掘简报
阜康市白杨河墓地发掘简报
阜康市臭煤沟墓地发掘简报
阜康市优派能源墓群发掘报告
阜康市大黄山一分厂墓地发掘报告
阜康市三工乡古墓葬发掘简报
阜康市阜北农场基建队古遗存调查
阜康市南泉“胡须”墓发掘简报
阜康市天池博克达山庙发掘简报
昌吉市努尔加墓地2012年发掘简报
呼图壁县石门子墓地发掘简报
呼图壁县苇子沟煤矿墓妒发掘报告
木垒县干沟墓地出土人骨研究报告
呼图壁县石门子墓地出土人骨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考古调查与发掘》主要汇辑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定居兴牧”工程在昌吉州的考古发掘收获以及近年来昌吉州境内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清理成果,报告内容丰富,上至青铜时代的遗址,下至隋唐时期的游牧文化墓葬遗存,近至清代博格达山庙遗址,这些资料的发表全面反映了昌吉州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对研究天山北麓的历史文化意义重大。
精彩内容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考古调查与发掘》:
3.竖穴偏室墓
3座。地表有封堆,规格比较大。一座直径850、高40厘米。由卵石和土混合堆积而成。墓室形制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偏室,偏室位于东壁下部,部分口部立石封堵。竖穴内殉葬马1~2匹,墓主人位于偏室内,均为单人葬。随葬品主要有铜、铁、木器和复合器等。
M43
墓葬位于墓地北部台地内侧山坡上。地表有封堆,由卵石和土混合堆积而成,西端地势低洼处石头较密集。平面略呈圆形,直径760、高80厘米(图二一)。
墓室形制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偏室。竖穴长250、宽88、深212厘米。墓向343°。填土为黄色纯净土,内含少量石块,土质较硬。距墓口140厘米处填土中出土残铁器1件。竖穴内殉葬马1匹,呈俯卧状,四肢蜷曲于腹下。马头骨缺失,其余骨骼保存较完整。在马头位置有人头骨1;偏室位于东壁下部,顶部已经坍塌,底部高于竖穴底40厘米。口部宽240、进深70厘米。偏室内葬1人,成年男性。葬式为仰身直肢一次葬,头骨移位至竖穴西北角上,右肱骨缺失,其余骨骼均在正常生理位置,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腰部系皮带1条。皮带头为1铜带扣,带面上缝缀4个方形和7个圆头长方形的铜镑,铜环3个,铊尾4件。由于出土时皮带已朽,带扣、铜铐和铜环等全部散落于骨盆四周。在右股骨上出铜带钩1件;右股骨外侧放置桦树皮弓菔1件,已经糟朽,弓菔上部放置铁刀1件;左股骨外侧放置弓1件。残,仅存少量骨片;在马头部位置出铁带扣1件,肋骨右侧出残铁器2件和铁刀1件;左侧出铁马镫1件(图二二;图版一一,1、2)。
M32
位于M30之东,西北为M35。墓葬打破早期遗址。地表有封堆,平面略呈圆形,直径850、高40厘米。由卵石和土混合堆积而成(图二三)。
墓室形制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偏室。竖穴长300、宽110、深330厘米。墓向300°。填土为黄色纯净土,土质较硬,内出石斧2件,石磨盘1件。还有少量石块和零星陶片等,应是从早期遗址中混入的。竖穴内殉葬马2匹,保存较完整,头向西北顺放。两匹马呈上下叠放。下层马偏西北,为左侧卧状,前足置于头下;上层马偏东南,为右侧卧状。前腿以上部分压在下层马后半身上。在上层马腹中出土残铜器1件,颈部出土铁环1件,右肩胛骨下出土铁马镫1件;在下层马左肩胛骨旁出土铁马镫1件;脊椎骨下出土残铁器1件;马头下出土残铁器1件;臀后出土木盘1件,残朽严重,无法提取。偏室位于东壁下部,圆弧顶。偏室口部宽225、进深70、高80厘米。偏室底部高出竖穴底部30厘米。偏室内葬1人,为成年男性,葬式为坐式俯身一次葬。头向南。人坐在偏室北部一块卵石上,下肢前伸,上半身伏在下肢上,双手置于腹下。左脚趾骨旁出土残铜器1(图二四;图版九,4)。
(二)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比较匮乏,62座墓葬共出土各类遗物l09件。主要有陶、铜、铁、石、骨及木器等。其中陶器17件(含陶片)、铜器56件、铁器17件、石器12件、骨器3件、木器1件、动物骨骼3件。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