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婉转的锋利 林徽因传
  • 【现货速发】婉转的锋利 林徽因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婉转的锋利 林徽因传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2.4 4.7折 48 全新

库存28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阳娟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79075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9730790

上书时间2024-12-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关于林徽因的文学传记。她左手文学,右手建筑,是民国才女,更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她曾遇见徐志摩的浪漫、梁思成的宠爱、金岳霖的守望,也与胡适、沈从文、费慰梅等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爱情与友情的包裹,建筑学和文学的成就……让林徽因的一生看似完美。然而,在她“人生华丽的袍子”里,同样暗藏着无数细小的“虱子”。出生于备受冷落的“后院”,成长于风情万种的欧洲,流离在兵荒马乱的异乡,五十一年太短,她却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长度。繁华如朝露,清凄如长夜,林徽因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后来者:出身与背景再优越,灿烂之下也是勤勉打底。



作者简介

欧阳娟,女,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报刊,已出版及发表长篇小说《深红粉红》《路过花开路过你》《交易》《手腕》《最后的烟视媚行》《婉转的锋利:林徽因传》《天下药商》,散文集《千年药香:中国药都樟树纪事》,撰写纪录片《千年药都话樟树》。其中《天下药商》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



目录

 用一生来回答 001


第一章 静候你的赞赏 001 



一 长女庶出 003


二 前院后院010


三 书香世家 014


四 人生的早春 019


 


第二章 零乱的花影 025


一 试飞(1) 027


二 试飞(2) 034


三 深笑 040


四 那一春 045


五 吻火 052


六 独航 058


七 初爱 065


八 抉择 070


九 冲突 075


十 新月 080


十一 叹息 084


十二 苦读 089


十三 苦闷 093


十四 丧父 099


十五 家国 103


十六 国家 108


十七 抱负 116


十八 领悟 122


 


第三章 挎上带羽翼的箭 127


一 轰动大洋彼岸的新娘 129


二 杀父仇人 134


三 似是故人来 139


四 此人只应天上有 148


五 残红 156


 


第四章 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165


一 中国的莎乐美 167


二 只影向谁去 172


三 国破山河在 176


四 枪炮与玫瑰 182


五 李庄 185


六 《中国建筑史》 192


七 相见风雨中 196


八 着我旧时裳 203


九 不离不弃 209


第五章 云的留痕 浪的柔波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21


林徽因年表 222 



内容摘要

本书是关于林徽因的文学传记。她左手文学,右手建筑,是民国才女,更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她曾遇见徐志摩的浪漫、梁思成的宠爱、金岳霖的守望,也与胡适、沈从文、费慰梅等人结下深厚的友谊。爱情与友情的包裹,建筑学和文学的成就……让林徽因的一生看似完美。然而,在她“人生华丽的袍子”里,同样暗藏着无数细小的“虱子”。出生于备受冷落的“后院”,成长于风情万种的欧洲,流离在兵荒马乱的异乡,五十一年太短,她却活出了别人几辈子的长度。繁华如朝露,清凄如长夜,林徽因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后来者:出身与背景再优越,灿烂之下也是勤勉打底。



主编推荐

欧阳娟,女,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报刊,已出版及发表长篇小说《深红粉红》《路过花开路过你》《交易》《手腕》《最后的烟视媚行》《婉转的锋利:林徽因传》《天下药商》,散文集《千年药香:中国药都樟树纪事》,撰写纪录片《千年药都话樟树》。其中《天下药商》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



精彩内容

用一生来回答

近年来,林徽因已被说得太多。这个让诗人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建筑学家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哲学家金岳霖牵挂了一生的女人,光是感情上的种种,就令生活在如今这个真情匮乏时代的无数女性羡慕不已,更何况她在文学和建筑学方面亦有诸多建树,同时还与胡适、沈从文、费慰梅等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这样光彩熠熠的人生似乎是了无缺憾的,然而在写给胡适的信里,她却说“我在这三年中真是得了不少的阅历,但就也够苦了。经过了好些的变动,以环境和心理我是如你所说的老成了好些,换句话说便是会悟了”。写给沈从文的信,她更是直言“我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应该死去”。

为什么一个如此成功的女性会有如此痛苦的内心体验?是 小女人的矫情吗? 2011 年著名好莱坞女星伊丽莎白·泰勒去世时,也有不少人用“矫情”“人心不足”来评价她,因为她说“上帝给了我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却没有给我幸福”。

什么是幸福?芸芸众生中的平常人大概很难体会“美貌、声名、成功、财富”兼具的人生能够不幸到哪里去。当我们谈论这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名女人时,大多数时候,谈论的是她们头顶的光环,却很少去细究,为了得到这些光环,她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在这部作品里,我最想写的就是林徽因所付出的代价。在她短暂的五十一年生命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令她内心如此痛楚的事情?生逢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乱世,一个女人要尽可能大地实现自我价值,必然需要面对许多艰险,林徽因也概莫能外。在她“人生华美的袍子”里,照样暗藏着无数细小的“虱子”。

当然,我并不是为了让有缘翻开这本书的读者们,陪着我一起隔着百年光阴清点林徽因身上的“虱子”。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痒痛,我只是想,当我们困在命运的迷雾中,搔不到自身的痒处时,或许可以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一些隔代的养分。林徽因,以及以林徽因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各色人等,基本是当时最具独立精神也最有条件追求精神独立的群体,这样的特质对应着当下的某部分现实。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林徽因的个人经历不仅仅是一段时过境迁的陈年旧事。

在以上这段短短的文字中,包含着我太多未敢明言,也一言难尽的想法。关于这些想法,借用林徽因讲给梁思成的一句情话,“我准备用林徽因的一生来回答”,用她的处境、思想

和行动构架一个立体空间,让读者自己到这个空间里去各取所需—里面有一个女人的浪漫史,有一个病人与命运死磕的精神,有一段国破家亡的历史,有关于自由、民主的探讨,甚至

有一本名媛养成手册,或是几个惺惺作态的反面案例……从中拿走什么,全凭各人心意。

写林徽因的作品不少,其中不乏来自她家人、密友的第一手资料,但林徽因的民间形象被歪曲得格外严重,甚至连她最基本的脾性都很模糊。她像个百变女郎,在某位作者笔下是温婉纯洁的白莲花,在另一位作者笔下又是自私狂躁的毒罂粟,两种格格不入的形象在她身上共生,几乎像个人格分裂症患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林徽因本身性格的复杂性,再就是没有一部作品真正立体地把她性格中的多面性统一起来展现。

在我看来,林徽因的个性是非常鲜明的,就像一把弯刀,有着婉转的曲线却很锋利,这两种看似相悖的性格同时并存,贯穿一生,并不是以间歇性的方式呈现。一个经过中式家族文化熏陶又受过西式教育的“It girl”,才是完整的林徽因。

除了脾性,林徽因被歪曲的地方还有多处,以下选我比较注重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是出身。林徽因显赫的家世常让后人忽略了她庶出的事实,但林徽因本人不会忽略,甚至可以说,这个身份以及她不争气的母亲,是她扛了大半辈子的精神枷锁。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反而多多少少有些如履薄冰的意味。

新中国成立以后,庶出之说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对于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这两个字几乎变成了化石。这名词背后掩藏的酸楚,只有亲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林徽因出国留学之前,在家庭中的地位,跟《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有些相似。对封建宗法制度不太了解的人,可以参阅《红楼梦》,其中详细地描述了正出与庶出的云泥之别。

二是成就。很多人认为林徽因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借了徐志摩的东风,在建筑学上,更是靠着梁思成混口饭吃。毋庸讳言,仅就文学方面来说,林徽因比不上很多同时代专事写作的女作家,但说她是靠徐志摩成名,也多少有些牵强。我也曾一度误以为林徽因的诗歌创作,始于她与徐志摩的热恋,事实是她真正开始写作时已重病缠身,徐志摩也早已和陆小曼结婚,并且不久之后便死于空难,林徽因即便想靠他成名也没处可靠。

在建筑学方面,她为东北大学设计了“白山黑水”校徽,参与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协助丈夫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初稿,以及用英文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图录》等,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林徽因写《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稿《图像中国建筑史》时,贫病交加,整日躺在李庄镇的床上,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参与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她已做了肾切除手术,医生叮嘱要静养,她却一连几年马不停蹄地做了大量工作。如果说这样顽强的敬业精神,是跟着丈夫混口饭吃,那这口饭,混得委实太过艰难,耗尽了她的热情和热血。

此外,林徽因还为改造传统景泰蓝做出了贡献,在耶鲁大学专学过舞台美术设计……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她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费慰梅则干脆赞誉:“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也许正是因为兴趣太广博,涉猎的行业太多,林徽因没能成为任何一个门类最顶尖的代表人物,但她无疑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才艺最全面的一个。

三是爱情。林徽因跟徐志摩和金岳霖究竟是什么关系?所谓的“八宝箱之谜”到底有没有关于林徽因与徐志摩故事的谜底?在此,我引用她自己的话来作答:“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

我想,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读出林徽因的理智。尽管她“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敲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和我谈话,或是与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而实际上却只是天天落雨又落雨”。

当徐志摩这个会给她讲故事、会来爱她的人出现时,她还是把情感关进了理智的笼子里,没让它像失控的野马般摔碎在悬崖边。一个这样决绝的女人,一切应在规则的掌控之中。关

于那个时代的情感规则,我在正文中将进一步探讨。

四是林徽因和张学良的关系。少帅张学良是不是追求过已婚的林徽因?林徽因是为了躲避他的追求才离开东北的吗?以当时开明的社会风气,一位绅士不会强迫自己爱慕的淑女接受一份并不情愿的爱情。就连戴笠,为了霸占名伶胡蝶,都是费尽了心机用尽了巧劲儿,更何况是张学良对林徽因?

斯人已逝,我不能穿越回到民国,亲口问问林徽因当时的情况,就算真能穿越回去,有些问题,也未必能够得到诚实的回答。就算是朝夕相处的人,彼此之间也难免有些不可说的秘密,何况是一个历史人物。我对林徽因的这些判断,难免会有偏颇之处。作为一个写作者,这是无法突破的自身局限,好在现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便捷,希望大家通过网络给我留言,一起来给本书纠偏、补漏,把我这部十几万字的小作品,写成一部真正的大书。

最后,感谢黄孝阳先生促成这部书稿的诞生,感谢黄斌先生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建筑学的窗口,也感谢我自己在书桌前静坐的两百多个夜晚。



媒体评论

卞之琳(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助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费正清(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她是具有创作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都围绕着她转。

李健吾(著名文学批评家、翻译家):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