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343.9 5.1折 ¥ 680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宝冶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1832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0元
货号29236278
上书时间2024-12-25
《宝冶志(1978-2018)》经过二十个月的编纂,现在正式出版。这是宝冶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志书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完整记述了宝冶1978年进沪以后的发展历史。同时又追根溯源,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初宝冶的起源和历史沿革,告诉人们“我们从哪里来”。关于宝冶的发端有多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却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今天,《宝冶志(1978-2018)》正本清源,作出了权威解答。《宝冶志(1978-2018)》为人们了解宝冶、研究宝冶提供了丰富的事实和翔实的史料。
作为在宝冶工作了近三十年的现任领导,我一直在拷问自己,我们的企业、我们宝冶人的灵魂究竟是什么?2017年6月30日,在纪念建党九十六周年大会上,我有过一段表述:“宝冶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冶集团的排头兵、王牌军和领跑者,能够屹立于中国建筑业的强者之林,令人瞩目、受人尊敬,靠的是我们宝冶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靠的是我们宝冶人厚积薄发、勇于创新的精神;靠的是我们宝冶人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精神;靠的是我们宝冶人以德为先、代代传承的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看来,这样的总结提炼远不够全面,尤其是我全过程组织并参与了《宝冶志(1978-2018)》的编纂工作,回望宝冶六十多年艰苦曲折、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慨万千,使我对宝冶又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宝冶从沧桑岁月中走来。20世纪50年代初,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工业强国、钢铁强国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战略。于是,一批批建设者从四面八方齐聚武汉青山,长江边立下雄心壮志,要在这片荒野建设一座全新的钢铁厂。物资匮乏、技术匮乏,要实现这个宏大的理想何其之难。苏联曾伸出援手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全国各地的人们省吃俭用支援武钢建设。可是好景不长,中苏关系紧张。苏联撤走专家,带走图纸,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一时间,乌云压顶,困难重重。但广大建设者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夜以继日,经过艰苦努力,仅用一年两个月的时间,建成了武钢一号高炉,并于1958年9月13日出铁投产。奔腾的铁水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铸进了宝冶人的骨子里。
20世纪60年代是个火红的年代。宝冶人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苦难辉煌。武钢建成投产以后,国家决定在马鞍山建设车轮轮箍厂,以解决火车车轮生产被外国垄断的被动局面,历史的重任又落在了宝冶人的肩上。他们认真总结武钢建设的经验,与时间赛跑,攻克了无数的技术难题,仅用4年时间,提前建成了国内个车轮轮箍厂,并于1963年11月18日成功轧制出个轮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斗志。而这一时期又是新中国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的年代。国际风云变幻,乌云压境,战争的危险笼罩着新中国。党中央果断决策,做出了将工业向西南、西北内陆转移,建设大三线,形成坚固的战略后方基地的重大部署。党中央一声令下,宝冶人争先恐后,踊跃报名,主动请战,打起背包,迅速长途跋涉奔赴大山深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奋力建设大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就是那个热血沸腾年代的真实写照。当时的攀枝花人迹罕至,条件异常艰苦。吃的是供给有限的杂粮咸菜,喝的是从几公里外的山谷里挑来的浑浊的金沙江水,住的是帐篷和自己搭建的芦席棚。“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青春热血献三线,干打垒里写春秋”,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就是当年的生活场景,它表现出了建设大军不惧艰辛、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人挑肩扛,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历时八年时间,在横断山脉深处建成了西南大三线个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成震惊了世界,没有人相信在这荒山峡谷、用这么短的时间能够创造出如此人间奇迹。此后,宝冶人又转西昌、进江油、上峨眉、入重庆,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国家赋予的艰巨而又光荣的建设任务。这段艰苦的峥嵘岁月磨炼了宝冶人的毅志品质,使宝冶人的血脉里又融入了坚韧不拔、改天换地的豪情。
来不及洗去一路风尘,1974年,宝冶人又回师武汉,承建当时国内个成套引进的现代化热轧生产线。这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设备从德国、日本引进,自动化程度高,轧机速度快,产品品种多、质量高,在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一、《宝冶志(1978-2018)》记述内容的时限,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历史沿革上溯到1954年,个别重大事项的记述延伸至2019年。
二、本志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述而不论、科学规范;全面记录、突出特色”作为编纂的基本准则,力求完整、准确、全面地记述宝冶该阶段的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宝冶生产经营、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改革发展、技术创新、职工队伍等各方面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
三、全志采用述、记、志、录、图、表等志书体裁,力求内容与形式统一。根据宝冶发展的特点,本志除序言、总述、大事记、专记、附录和编后记外,卷首设图照,主体内容设历史沿革、改革改制、战略规划、下属单位、重点工程、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党群工作、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人物12篇。
四、本志文体采用规范语体文、记述体,行文按《(上海市志)行文规范》,力求严谨、朴实、简洁、流畅,以第三人称记述。志设总述,篇设概述,多数章、节设无题简述,以提示梗概、综述全貌。
五、本志资料均系宝冶各有关单位提供,或采自宝冶档案室、宝武集团中央研究院情报中心、武钢档案馆、历史文献、口述资料以及《-冶志》《十九冶志》《宝钢志》《宝冶报》《宝钢报》等刊物,均经考证核实、一般不注明出处。
六、本志涉及以下主要机构、单位名称时,基本上采用简称: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十九冶分指挥部(简称分指挥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分公司);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冶)。其余机构、单位名称在首次出现时,括注简称(以篇为单位),也有的直接称“公司”。货币种类除注明者外,均为人民币。
七、本志人物篇以人物传记、人物简介、人物名录载之。
八、本志所记述的地名、机构名称、职称及币种、计量单位,一般按当时称谓。
一、《宝冶志(1978-2018)》记述内容的时限,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历史沿革上溯到1954年,个别重大事项的记述延伸至2019年。
二、本志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述而不论、科学规范;全面记录、突出特色”作为编纂的基本准则,力求完整、准确、全面地记述宝冶该阶段的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宝冶生产经营、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改革发展、技术创新、职工队伍等各方面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
三、全志采用述、记、志、录、图、表等志书体裁,力求内容与形式统一。根据宝冶发展的特点,本志除序言、总述、大事记、专记、附录和编后记外,卷首设图照,主体内容设历史沿革、改革改制、战略规划、下属单位、重点工程、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党群工作、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人物12篇。
四、本志文体采用规范语体文、记述体,行文按《(上海市志)行文规范》,力求严谨、朴实、简洁、流畅,以第三人称记述。志设总述,篇设概述,多数章、节设无题简述,以提示梗概、综述全貌。
五、本志资料均系宝冶各有关单位提供,或采自宝冶档案室、宝武集团中央研究院情报中心、武钢档案馆、历史文献、口述资料以及《-冶志》《十九冶志》《宝钢志》《宝冶报》《宝钢报》等刊物,均经考证核实、一般不注明出处。
六、本志涉及以下主要机构、单位名称时,基本上采用简称: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十九冶分指挥部(简称分指挥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分公司);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冶)。其余机构、单位名称在首次出现时,括注简称(以篇为单位),也有的直接称“公司”。货币种类除注明者外,均为人民币。
七、本志人物篇以人物传记、人物简介、人物名录载之。
八、本志所记述的地名、机构名称、职称及币种、计量单位,一般按当时称谓。
序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篇 历史沿革
章 冶金工业部冶金建设公司
节 三一五厂筹备处
第二节 华中钢铁公司
第三节 武汉钢铁建设公司
第四节 武汉冶金化学建筑总公司
第五节 武钢建设时期
第六节 与武钢合并时期
第七节 武汉冶金建设公司
第八节 冶金建设公司的成立
第九节 一冶与十九冶分家
第二章 冶金工业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
节 攀枝花冶金指挥部
第二节 十九冶的成立
第三节 十九冶机构设置及统辖单位
第四节 十九冶所辖单位及机构调整
第五节 武钢“一米七”热轧工程指挥部
第三章 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十九冶分指挥部
节 分指挥部组建和队伍调集
第二节 分指挥部所辖机构及调整
第三节 组织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第四节 初步探索经济管理改革
第四章 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
节 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
第二节 分公司领导班子调整
第三节 分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
第四节 分公司机构调整
第五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注重人才培养
第六节 贯彻三个《条例》健全企业领导制度
第七节 企业全面整顿
第八节 改革发展逐步推进
第五章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
节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成立及
落户工作
第二节 宝冶领导班子调整
第三节 所辖单位及调整
第四节 拓展外包工程
第五节 全面开展企业改革
第六章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节 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的成立
第二节 宝冶领导班子调整
第三节 职能机构和下属单位调整
第四节 改革与发展
第七章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节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
第二节 宝冶领导班子调整
第三节 职能机构和下属单位调整
第四节 改革与发展
第二篇 改革改制
章 管理体制改革
节 领导制度改革
第二节 管控模式调整
第三节 职能部门改革
第四节 二级单位调整
第五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第六节 人事制度改革
第七节 分配制度改革
第二章 经营机制改革
节 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 公司制改革
第三节 法人治理结构
第四节 绩效考核机制
第五节 主辅分离改革
第三篇 战略规划
章 分立改制前公司发展规划
节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经理任期目标
第二节 抓管理上一级 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第三节 宝冶1989-1990年度现代化管理规划
第四节 宝冶五年规划(1991-1995年)
第五节 宝冶“三五”期间发展目标
第二章 分立改制后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节 宝冶2004——2006年发展规划及管理持续改进纲要
第二节 宝冶2006-2010年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三节 宝冶2011-2015年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节 宝冶2016-2020年发展战略与规划
第四篇 下属单位
章 设计院
节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节 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节 宝冶建筑设计研究院
第二章 工业总承包公司
节 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节 宝冶工业工程公司
第三章 建筑总承包公司
节 宝冶北京建筑工程分公司
第二节 宝冶郑州分公司
第三节 宝冶江苏分公司
第四节 宝冶建筑工程公司
第五节 宝冶成都分公司
第六节 宝冶厦门分公司
第七节 宝冶广州分公司
第八节 宝治国际工程公司
第四章 专业承包公司
节 宝冶钢结构工程公司
第二节 宝冶安装工程公司
第三节 上海宝冶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
第五篇 重点工程
第六篇 产业发展
第七篇 企业管理
第八篇 科技创新
第九篇 党群工作
第十篇 企业文化
第十一篇 社会责任
第十二篇 人物
专记
附录
索引
编后记
一、《宝冶志(1978-2018)》记述内容的时限,上起1978年,下迄2018年,历史沿革上溯到1954年,个别重大事项的记述延伸至2019年。
二、本志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述而不论、科学规范;全面记录、突出特色”作为编纂的基本准则,力求完整、准确、全面地记述宝冶该阶段的历史,实事求是地反映宝冶生产经营、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改革发展、技术创新、职工队伍等各方面基本情况和发展轨迹。
三、全志采用述、记、志、录、图、表等志书体裁,力求内容与形式统一。根据宝冶发展的特点,本志除序言、总述、大事记、专记、附录和编后记外,卷首设图照,主体内容设历史沿革、改革改制、战略规划、下属单位、重点工程、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党群工作、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人物12篇。
四、本志文体采用规范语体文、记述体,行文按《(上海市志)行文规范》,力求严谨、朴实、简洁、流畅,以第三人称记述。志设总述,篇设概述,多数章、节设无题简述,以提示梗概、综述全貌。
五、本志资料均系宝冶各有关单位提供,或采自宝冶档案室、宝武集团中央研究院情报中心、武钢档案馆、历史文献、口述资料以及《-冶志》《十九冶志》《宝钢志》《宝冶报》《宝钢报》等刊物,均经考证核实、一般不注明出处。
六、本志涉及以下主要机构、单位名称时,基本上采用简称:上海宝钢工程指挥部十九冶分指挥部(简称分指挥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分公司(简称分公司);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冶)。其余机构、单位名称在首次出现时,括注简称(以篇为单位),也有的直接称“公司”。货币种类除注明者外,均为人民币。
七、本志人物篇以人物传记、人物简介、人物名录载之。
八、本志所记述的地名、机构名称、职称及币种、计量单位,一般按当时称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