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速发】商界诡道--建立一个属于企业自己的中情局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9.9
6.7折
¥
2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美)若斯特曼 著,周春湘,周奕婧 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09113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23179126
上书时间2024-12-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商界诡道: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中情局》用词朴实无华,内容引人易读,所选“用间”事例,均为现实世界发生过的重大案例,包括作者自己作为中央情报局特工时期以及其退役后创办CTC国际情报公司所经历的“用间”实例。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生动的、有些是鲜为人知的用间故事,叙述了什么是商业情报,什么是商业间谍,商业情报对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性,怎么进行商业情报的收集、商业间谍的招募、如何进行信息保护,如何反间谍,以及现代市场竞争中恐怖主义与商业间谍无处不在。
商品简介
《商界诡道: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中情局》用词朴实无华,内容引人易读,所选“用间”事例,均为现实世界发生过的重大案例,包括作者自己作为中央情报局特工时期以及其退役后创办CTC国际情报公司所经历的“用间”实例。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生动的、有些是鲜为人知的用间故事,叙述了什么是商业情报,什么是商业间谍,商业情报对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性,怎么进行商业情报的收集、商业间谍的招募、如何进行信息保护,如何反间谍,以及现代市场竞争中恐怖主义与商业间谍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F.W.若斯特曼,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行动处的一名服役24年的情报老手。1990年退休时.他是中情局精英高级情报服务部的成员,等级相当于少将军衔,也曾经担任中情局秘密训练基地——“农场”——的导师。从中情局退休之后,他创立了CTC国际集团,该集团不仅是国际商业情报领域的先锋,也是该领域卓越的领导者。若斯特曼有关商业情报的无数文章发表于《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迈阿密先驱报》(Miami Herald)、《棕榈滩邮报》(Palm Beach
Post)等报纸和一些期刊上。目前居住于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
目录
推荐序: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吗?
译者序:企业该如何向中情局学习
引言:孙武与孙子兵法
部分 商业情报: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商业情报?
1、商业情报工艺
2、情报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情报收集的过程
3、招募间谍
4、替代招聘
5、音频操作
6、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
7、分析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信息保护与反间谍
8、法律相关问题和经济间谍法
9、经济间谍活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10、信息源的保护
11、企业和金融诈骗
12、员工的弱点
13、中情局的背叛者:他们怎能这么做?
第四部分 恐怖主义和其他来自海外的危险
14、国际恐怖主义一愈演愈烈
15、出国谈生意
附录:网络资料库
术语表
致谢
布莱希出版公司已出版的其他相关书目
译校后记:“间”道——企业商务情报的艺术
内容摘要
《商界诡道: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中情局》用词朴实无华,内容引人易读,所选“用间”事例,均为现实世界发生过的重大案例,包括作者自己作为中央情报局特工时期以及其退役后创办CTC国际情报公司所经历的“用间”实例。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生动的、有些是鲜为人知的用间故事,叙述了什么是商业情报,什么是商业间谍,商业情报对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性,怎么进行商业情报的收集、商业间谍的招募、如何进行信息保护,如何反间谍,以及现代市场竞争中恐怖主义与商业间谍无处不在。
主编推荐
F.W.若斯特曼,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行动处的一名服役24年的情报老手。1990年退休时.他是中情局精英高级情报服务部的成员,等级相当于少将军衔,也曾经担任中情局秘密训练基地——“农场”——的导师。从中情局退休之后,他创立了CTC国际集团,该集团不仅是国际商业情报领域的先锋,也是该领域卓越的领导者。若斯特曼有关商业情报的无数文章发表于《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Sun)、《迈阿密先驱报》(Miami Herald)、《棕榈滩邮报》(Palm BeachPost)等报纸和一些期刊上。目前居住于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
精彩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商业情报,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它,那么现在,到了问题的核心:我们该如何搜集和评估情报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多种途径来搜集信息。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通过人力搜情、调查研究和科技搜情。这三种手段都非常重要,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交集。如果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人力搜情。
为什么呢?因为,早在孙武之前,那些精明的战略家就已经知道,一
个安插在合适位置的间谍,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人力搜情可以用来搜集特别的情报,以此来满足某些特殊的情报要求。也许,除了调查研究这个方法之外,其他的情报搜集途径仅能提供以往的记录和信息,再将所获取的数据整合与消化。信号和电子搜寻设备只能搜集到有效范围内的情况;而航拍的目标,则是某片广大的区域。要想得到完整的信息情报,光搜集还不够,还要涉及分类、研判和情报分析,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潜伏谍员在回答情报官员的问题时,很容易带上浓厚的个人感
情色彩。
间谍对情报问题的解答为了执行中情局的任务,我头一次被派到了西贡。当时,我的身份是一名“合法游人”。但凡是有资格成为“合法游人”的特工,其身份必须是外交官、商人等有能力在北越边境来去自如的一类人。一旦被选中作为特工而出外执行任务,在出发之前,中情局会让他们知道此次“旅行”的目的,以及对情报的要求。这样,才能利用在北越境内的短暂逗留,迅速
地找到目标信息。一旦他们进入安全地带,就必须向相应的情报官员汇报任务执行的情况。他们所网罗到的信息会作为情报调查报告,被传回中情局总部。
在符合招募要求,又拥有“合法游人”身份的特工中,有一人是驻西贡的中东地区外交人员,我要求他提供一些关于他的国家与北越之间的关系的资料。当时他在使馆充当外交信使。由于他过去向中情局所提供的情报都非常可靠,再加上又通过了测谎仪的测试,所以,在当时的这个行动小组中,他显然是最符合要求的情报人员。
在这名外交官执行任务期间,恰巧碰上了美国B-52远程战略轰炸机对河内市进行了空袭。这次轰炸的目标之一,就是河内市的中心电力发电站。空袭过后,白宫方面想知道,发电站到底有没有被击中。可不巧的是,当时,整个河内市的上空都被浓雾所遮盖,卫星和高空航拍根本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可白宫又急于想要知道结果。
情报要求很简单:当晚,河内市中心的灯光有没有亮起?
空袭事件的一天之后,这名特工返回到西贡。当他从飞机上走下来时,我向他使了一记眼色,暗示他跟随我到新山一国际机场(当年,这是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内最大的机场,在越南战争期间,曾被美国扩建为空军基地——译者注)的航站楼。找了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隐秘角落,我急切地问道:“昨晚,河内市市内的灯是不是一直亮着?”他说:“灯光忽明忽暗,但没有完全熄灭。”回答完我的问题之后,他开始了对昨晚空袭事件的恐怖回忆,他甚至能听到B-52大型轰炸机所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就连他所住的市区旅馆房间的窗户都被炸得粉碎,他觉得自己与死亡擦肩而过。
谈话结束时,他不解地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这帮家伙,昨天晚上到底要做什么?是想要谋杀我吗?”最终,我所提交的情报报告非常的简洁明了:“据一位在空袭当晚身处河内市内的可靠线人的信息,河内市中心的电力通宵未断。”在获悉情报要求的几小时之内,我们就为白宫提供了一份他们急于知晓的答案:B-52并未击中目标。几天之后,当浮在河内市上方的浓雾散开之后,白宫才通过卫星拍摄的图片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消息。
情报报告可靠并值得信赖的特工(vettedagent)所递交的情报报告,其“含金量”和信息准确度都很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情报报告,而不是信息报告。情报绝不等同于信息。它是有价值的信息。在上述的案件中,信息源会被评估和衡量,再向上汇报。每一位情报特工所汇报的信息都会经过这样处理吗?当然不是。该如何处置特工所提供的信息,这要由特工对此类信息的知情度,该特工以往信息反馈记录的可靠性,还有特工本人对各种测试(测谎仪等)的通过情况,这三大因素所决定的。
情报人员有可能每次都碰巧在事发现场吗?就像经历河内空袭事件的那名特工一样,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所需情报,只因这是他亲眼所见
,亲耳所闻。当然,还有一些情报人员是通过第三方知情者间接得到此消息的。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要问这样的问题:该特工获取该情报的渠道是什么?他以往的情报报告是否可靠?他值得我们信赖吗?他会不会故意夸大实情?他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吗?他的记忆力怎么样?
情报成品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包括了原始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最终才能作为“成品”,呈现给情报需求方。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情报生产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搜集情报、分析情报、情报报告以及传送
信息。在后面有关情报分析的一章中,我们将具体讨论这个过程。P26-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