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202.7 5.6折 ¥ 360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刘杰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6977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360元
货号29684737
上书时间2024-12-20
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是海南近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近代以来文昌华侨引领海南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见证。本书是针对海南省文昌(县级)市的近现代华侨住宅的建筑调查与研究,关注住宅空间构成及形态变迁、建筑技术及其装饰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关注近现代华侨住宅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与南洋社会经济关系,旨在揭示文昌华侨住宅的文化内涵以及建筑艺术价值。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文昌华侨住居变革的探究,窥斑见豹,从建筑演变视角来剖析海南文昌社会现代化的历程。
刘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博士,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里海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木材及复合材结构专业委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木竹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绪论
一、文昌与海南岛
二、文昌华侨与海南社会现代体系的构建
三、近现代华侨住宅的建筑技术及艺术
四、为什么要研究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
第一章 村落选址、规划布局与住宅空间形态特征
第一节 村落选址与规划布局形态特征
第二节 住宅基本空间构成
第三节 住宅空间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传统住宅构架、结构要素与营造技艺
第一节 大木构架类型与特征
第二节 结构要素及其特征
第三节 木构营造技艺
第三章 厅堂装修与建筑装饰艺术
第一节 以神庵为核心的厅堂装修
第二节 壁画、灰塑与木石雕刻
第三节 山墙、照壁与建筑正立面装饰艺术
第四章 新兴的建筑材料、结构形式与技术设施
第一节 新建筑材料
第二节 现代结构形式
第三节 室内外环境技术与卫生设施
第五章 风格特征及其文化渊源
第一节 边疆与移植社会的建筑文化及其风格形成
第二节 多元性与适应性相融的早期华侨住宅风格
第三节 由传统建筑向近现代建筑发展转变的大趋势
第六章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文城镇
第二节 蓬莱镇
第三节 会文镇
第四节 东阁镇
第五节 文教镇
第六节 东郊镇
第七节 龙楼镇
第八节 昌洒镇
第九节 翁田镇
第十节 锦山镇
第十一节 铺前镇
附录
附录1 文昌传统住宅名词术语解释
附录2 本书调研的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列表
附录3 文昌侨领和知名华侨祖宅列表
附录4 文昌近代华侨住宅壁画集锦
附录5 本书调研的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分布图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后记
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是海南近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近代以来文昌华侨引领海南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见证。本书是针对海南省文昌(县级)市的近现代华侨住宅的建筑调查与研究,关注住宅空间构成及形态变迁、建筑技术及其装饰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关注近现代华侨住宅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与南洋社会经济关系,旨在揭示文昌华侨住宅的文化内涵以及建筑艺术价值。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文昌华侨住居变革的探究,窥斑见豹,从建筑演变视角来剖析海南文昌社会现代化的历程。
刘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系主任、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博士,美国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美国里海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木材及复合材结构专业委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木竹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为什么要研究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
海口作为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宣布开放海禁并设置粤海关(在广州)以 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城市,在1858 年之后成为中国第二批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作 为消费型城市得以形成。因此,有学者认为:“通商口岸之于海口,经济意义要远远 超过外交意义。或者说,殖民主义中的经济 意义超过了消极意义。其标志就是海口的兴起。”但是,海口的兴起并不只是海口一地民众努力的结果。实际上,海口的建设除了本地人和外国商团的投资外,还主要得益于文昌和琼海等县的华侨资本。在林金枝和庄为玑的经济调查中,20 世纪初期海口市的房地产业、交通业、金融业乃至商业等,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文昌华侨创办的。由此可见,海口作为后来海南岛最重要的 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发展之初,以文昌华侨为代表的海南岛其他地区的经济 与文化力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尤其是文昌华侨对房地产的投资不可小觑。在某种程度上,是文昌人对住宅、商业建筑 投资与建设的热情,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海口。换个说法,文昌、海口、琼海等地的华 侨住宅,基本是海南岛近现代建筑发展的 代表。我们以文昌—这个最早对海南进行房地产投资和建设的华侨之乡作为研究基地,对近现代华侨回乡建设住宅的情形 进行深入的个案调查研究,以此来探索全海南岛的住宅近代化历程。这就是从海南岛或今日之海南省的视角来研究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的意义。从全中国的视角来看,海口(近代的“琼 州”)是两次鸦片战争后被迫向西方殖民者 开放的十个沿海城市中最南端的一座,是中国自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补给站;它是距离北部湾最近的中国军政和地方力量,在清末协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斗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距离国家政治中心最远的一座拥有上百万人口的岛屿,也是中国距离中南半岛以及南洋最近的 重要行政区划;它是帆船时代中国渔民利用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广袤的南海中跨年 作业最重要的母港,更是当今中国分散在海外百余个国家中无数侨胞们的乡梓之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特殊的战略地位,非其他岛屿可比拟。对文昌以及海南的本土建筑研究,其深远意义并不仅限于海南一岛、南海一隅。
尽管海南孤悬海外,但并不是化外之地。相反,由于海南距离祖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很远,反而促使海南人民更加注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即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因此,在海南岛出现“文昌”这样的地名,以及坚持以“文”治民的地区治理思想并不是偶然的。在这样一个异常珍 重传统文化的遥远边地,要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要将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住宅革新演变为具有现代西方文明的住宅体系,这得需要多么强大的思想体系和社会 力量!实际上,这种思想和力量源自内外两个方面: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实际上早已存在,就是前文已多次提到的西方殖民国家要开通琼州成为通商口岸,加强对中国贸易和劳工的输入与需求;来自海南社会内部的压力,则源自下南洋的华侨先驱们对现代文明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先进文化开放引进的自觉。在双重社会压力下,形成了海南以及文昌现代文明的变革和需求,在住宅上亦是如此。
我们能否以海南岛之文昌一县为研究样本,来探索中国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裹挟下,它的建筑文明受到怎样的影响?这片在明清两代都曾被海禁限制的边地,其建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又是如何艰难进行的? 如能解决这些问题,本书的探索将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维度中,存在着相当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东南沿海以及诸岛屿建筑的近代化过程,是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中,除受西方现代文明以及宗教文化的渗透之外,华侨通过对南洋、香港以及澳门等欧洲殖民地建筑文化的自发吸收、移植和转译而使之至中国,也是一股重要力量。在这些因素中,学术界先前的研究不太关注或者说还未关注到这一姑且称之为“华侨建筑创作模式”带来的动力。
何谓“华侨建筑创作模式”呢?
我想这一模式至少有两种创作的背景,即“原乡”和“他乡”。也就是说,生活与工作在南洋诸国的中国早期移民,当其财富累积到一定数量时,他们必然会依据所在国的建筑设计时尚(不一定非是当地的建筑文化)以及来自祖国故乡的传统建筑形式来设计创作自己的居所或商业建筑或公共建筑,这种建筑创作往往带有多元文化的属性。从严格逻辑意义上讲,在南洋诸国创建的这些多元风格的建筑还不能算是“华侨建筑”,它们应该被称为“东南亚华人建筑”。只有当这些海外华人带着多元风格的建筑创作 经验回归故乡,开始再一次创作设计和营造这一特殊风格的建筑时,“华侨建筑创作模 式”才算真正开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华侨建筑创作的“原乡”必然在海外,但又与故乡高度相关。换句话说,华侨的故乡在多数时候,又成为这类“华侨建筑”设计与营造的“他乡”。
受1950年代西方学者在东南亚以及中国港台等地华人社会研究的影响,在 1960 年代,中国台湾李亦园等人类学学者“把海外华人社会当成中国文化的一个实验室”, 认为相比中国国内不易找到操不同方言群的人聚居的情况,这种典型例子只会出现在海外。这正是华侨社会的研究能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所裨益之处,因而将华侨社会称为中国文化的“试管”,正是社会学家陈绍馨所说的中国社会文化研究的另一个实验室。
同理,借鉴李亦园将华侨社会当作研究中国文化实验室的“试管”的做法,我们也可把海南岛的华侨建筑当成研究中国建筑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实验室。将文昌乡村中自19世纪末以来建成的华侨近现代居住建筑当成实验室的一支“试管”,来探究我们所谓的“华侨建筑创作模式”是如何构建、形成与发展的,这对中国近代建筑史尤其是乡村近现代建筑发生史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其在近现代建筑发生学理论的探索上也颇具意义。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并不复杂,自1876— 1930年间,散居于南洋诸国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 寨等国家的文昌籍移民约 55 万人,年均出洋的单向移民约 1 万人,20 世纪初时或在 十余万人以下。 这些华人中的一部分,在南洋以及港澳等地区即已开始了新建筑的 创作与营造行为。当其中部分人士带着他们或者乡亲们在海外尝试新建筑营造的精神与经验返乡参加故乡营造时,实际上带回来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对新建筑和现代居住文化的认识与经验,还包括了其所在国—“华侨建筑的原乡”在西方殖民国家的建筑技术与观念支撑下,对现代居住文化的理解和倡导。换句话说,在海南文昌这一个县里,我们就可以透过移居南洋诸国的华侨“舶来”的新式建筑技术与文化,去探寻作为其背后支撑的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经济与文化最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当时的住宅建筑与营造文化。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学术界对文昌以及海南建筑的认识存在着严重不足,或者说是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住宅的发展与演变研究仍然存在许多疑问和空白。文昌遗存下来最早的住宅到底是何年代,文昌人的 住宅建筑风格到底是源自他们口中的“闽南莆田”,还是客家、潮汕抑或广府?文昌现存的华侨住宅都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建造它们的主人都是来自哪些国家的华侨或归侨、华裔?设计、建造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的工 程师和建筑工人又是来自哪里?构筑这些近现代华侨住宅的建筑材料是来自海南本岛还是源自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批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的艺术风格又是如何,它们是经过怎样的建筑与室内装饰元素来予以实现的?文昌至今是否还有掌握传统住宅营造技艺的工匠,是否还保留着传统住宅中营 构壁画、灰塑与木雕的手艺匠人?
因此,本书着重于海南省文昌市(县 级)的近现代华侨住宅的调查与研究,尤其是关注华侨住宅的空间构成及形态变迁、建筑技术及装饰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其最终目的是希冀凭借对华侨住居变革的探究,窥斑见豹,从建筑的演变视角来尝试揭示文昌社会现代化的历程。关于近现代华侨住宅,文昌市侨联工作人员和当地百姓都习惯称之为华侨老宅,它们凝聚着侨乡人民对这些住宅太多的情感记忆和家族往事,它们及其承载的文化与历史,甚至就是家族和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一次与文昌地方领导交流的过程中曾经说过:“认识文昌就是了解海南岛的一把钥匙。”以文昌、琼海为主体的海南华侨在南洋侨居期间,由于工作角色和行业特征等原因,他们不仅把西方人在南洋的生活习惯带回了海南岛,更将西方住宅现代化发展趋势也引入海岛 。如果我们能充分调查 文昌的相关情况,将文昌的历史了解得更清楚、更细致,我们对海南岛的认知将更准确,继而对闽粤沿海农村的现代化问题研究将有所裨益。研究文昌近现代华侨建筑不仅可以填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留下的空白点,与此同时,掌握文昌近现代华侨住宅遗存的准确信息以及建设的相关情况,也会有助于我们搞清楚文昌乃至海南岛从古代向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程,继而对闽粤沿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建筑现代化转变问题的研究有很好的补充。
该书中有大量关于文昌 19—20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翔实资料,也有关于村落选址布局和 传统住宅形制多样性的案例实证。关于装饰、结构特征(如门、窗、天花、屋瓦)和建筑材料(如砖、木、瓦、玻璃)的细节插图也非常丰富。书中还配有包括大量建筑测绘图、照片 以及无人机航拍的鸟瞰图,弥补了先前学术界实地研究的不足。除了翔实的细节,绪论概括性的总论和章节细节性的分析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这项对于看似地处中国偏僻一隅的文昌华侨住宅的研究,却生动反映出中国传统营造与 外来居住文化理念的融合。在这一中西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建筑风格、空间、材料、装饰 等诸多方面的折中性。该书是对这些渐被遗忘但却精彩绝伦住宅的丰富记录。文昌对外的文 化交流与广东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都颇为相似。事实上,这似乎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在 美国和其他地区都有过类似的研究。刊有广告的报纸和期刊,提供了设计和美学的最新趋势, 吸引了包括海南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人们。目前,刘杰等学者在中国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势 必在未来理解这一全球性现象的比较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那仲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纽帕兹分校杰出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