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扎根理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扎根理论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4.7 7.1折 49 全新

库存10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莉安娜·S.奥克塔伊(Julianne S. Oktay)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016240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9637376

上书时间2024-12-20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最古老的定性研究形式之一——扎根理论对当今的社会工作专业贡献良多。然而,即使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工作研究,它还是常常会遭到误解,其潜力也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更遗憾的是,扎根理论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生成也没有被纳入当前社会工作领域有关实践与研究关系的激烈争论中。本书的目的是让社会工作研究者了解扎根理论方法,包括其发展脉络、理论假设,以及扎根理论研究如何区别于其他定性方法。此外,本书结合社会工作领域的几个扎根理论研究范例对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了描述,以便社会工作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扎根理论研究,开展扎根理论研究,并对自己的研究作出恰当描述。

我是如何发现扎根理论并开始写作本书的
1973年,我在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获得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博士学位。当时,“研究”(research)所指的主要是调查研究(survey research)。除了偶尔轻描淡写地提到“他们在芝加哥做的事情”,定性研究甚至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我毕业后开展了几项定量研究,主要是在老年人领域。当这些研究结束时,我经常感觉到,虽然我已经回答了自己精心建构的研究问题,但实际上我对真正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令人沮丧的是,我心里的疑问在研究结束时反而比研究开始时还要多。
当卡罗琳·沃尔特(Carolyn Walter)来到我任教的社会工作学院时,我们很快就成了朋友。沃尔特最近完成了一篇关于生育与女性生命历程发展的定性研究论文。我很惊讶:“你竟然做到了?!”这是我有所了解的一个议题,并不是来自研究,而是来自生活经验。我是一名女性主义者,但没有将女性主义思想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最近我获得了终身教职,我觉得可以自由地去尝试一些不同的事物了。沃尔特和我合作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结合了我们两个人的研究领域:“生命历程中的女性”和“健康”。我们从生命历程视角,针对乳腺癌患者开展了定性研究(Oktay & Walter,1991),这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不仅喜欢做定性访谈和资料分析,而且相较于定量研究,我对定性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也更有信心。我开始学习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研修了几门课程,参加了一些会议,并进行了大量阅读。在我刚开始做定性研究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定性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只是使用了一种通用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定其中一种定性传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意识到,扎根理论非常符合我的世界观,以及我一直以来采用的方法论。因此,我更加有意识地运用扎根理论模式来开展第二项定性研究,这项研究的资金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R03项目,研究对象是乳腺癌患者的女儿(daughters of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Oktay,2004,2005)。
随着对定性研究方法兴趣和热情的日益增加,我在学校开设了一门选修课程,这是我教了多年的博士课程。2009年,我又开办了另一个专注于扎根理论资料分析的高级定性研究研讨班。这个研讨班专门针对那些在学位论文和课程项目中准备开始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data gathering and analysis)的学生。我经常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类似于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的学生所描述的研讨班,在我做研究时给予我指导和支持。我为我们项目组里的博士生开设的高级研讨班就是以此为目的。这个研讨班主要聚焦扎根理论。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指导了一些学生在他们的学位论文中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或扎根理论。立足于这一经验,我继续开办新的研讨班。
本书以我的研讨班为基础,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讲授过三次。其间有一些很棒的学生,他们教给我的比我教给他们的还要多!直到开办研讨班,我才认识到社会工作与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扎根理论的理论基础)之间共同根源的重要性。我越了解扎根理论,就越意识到这种方法在社会工作领域的潜力。我希望本书能让更多的社会工作研究者了解这种方法,并意识到它能为我们这个专业带来什么。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扎根理论的专家。当今大多数扎根理论教材的作者是施特劳斯或格拉泽的学生。我是“自学成才”的,而且我是第一个承认自己在努力将这种方法付诸实践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的人。我认为自己更像一个艺术爱好者,而不是一个艺术家。我写作本书,是为了帮助那些还没有进入有关机构的人,因为在这些机构中,人们可以获得开展扎根理论研究与分析的强大背景。虽然本书主要是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博士生而写,但它对于刚接触扎根理论的研究者以及身处其他领域但同样拥有实务取向的研究者,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作为一本袖珍指南,本书旨在为扎根理论方法提供一个基本介绍,并为如何开展这类研究提供实用性指南。

本书概述
本书前两章简要介绍了扎根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潜力。第一章的开始部分希望读者们能够了解扎根理论方法及其根源和发展历程。这一章强调了扎根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特有的包容性,介绍了三个社会工作扎根理论研究范例,用以说明扎根理论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如何运用于社会工作及其他相关领域。这一章还介绍了符号互动论,因为这一理论的思想观点对理解扎根理论至关重要。最后,这一章介绍了扎根理论方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扎根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主要针对那些正在考虑扎根理论是否适合其研究的研究者,展示了扎根理论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组成部分会如何影响研究设计和研究群体的选择。为了阐明扎根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这一章运用三项研究范例来说明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考虑到博士生读者群体,这一章还展示了如何运用扎根理论来制订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s)。
第三章和第四章讲述了如何开展一项扎根理论研究,重点强调了编码过程。第三章侧重于运用开放编码(open coding)从原始资料中识别概念,通过识别维度和属性来发展这些概念,以及将这些概念整合到更大的范畴中。在分析的早期阶段,强调了撰写备忘录的重要性,并说明了开放编码和备忘录是如何进一步运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和理论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的。这将分析转向了理论建构。第四章介绍了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编码(selective coding)的概念,即扎根理论编码的最后阶段。在编码的后期阶段,我介绍了各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技巧。
第五章讨论了经典扎根理论和新近扎根理论中有关质量的观点。在扎根理论中,可信度(credibility)既与扎根理论方法的运用有关,又与其生成的理论有关。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在实践中的适用性才是关键。这一章提供了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对于那些已经被实务工作者在实务领域检验过,并被运用到不同情境中的一些理论所持观点的详细信息,因为扎根理论的这一方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然而,这对于社会工作这样的实践领域特别重要。
第六章根据社会工作研究的最新发展来思考扎根理论,并着眼于未来可能的发展。这一章讨论了为什么在当前开展一项扎根理论研究有时是很困难的,并考虑到在扎根理论方法不适用时应该怎么做。这一章简要考虑了扎根理论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和机构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提出的问题、发表格式的实际问题、计算机软件程序(computer software programs)的使用,以及混合方法研究(mixedmethod studies)。这一章还介绍了形式扎根理论(formal grounded theory),这是一种用于整合定性研究(synthesizing qualitative studies)的扎根理论模式,因为我最近在关注定性研究的meta整合(metasynthesis)。
在整本书中,我使用了来自社会工作文献的三个扎根理论研究范例来说明扎根理论方法。我强烈建议本书的所有读者在使用本书时都仔细去研读这三项研究。本书每章结尾都有几个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将该章内容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
通过扎根理论,我找到了一种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我喜欢做扎根理论研究,阅读优秀的扎根理论研究,以及帮助学生开展他们自己的扎根理论研究。在本书中,我希望传达出自己的热情,并向其他人介绍这种当下对社会工作领域而言十分有前景的方法。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曾强调过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建构(扎根理论方法的组成部分之一)的重要性,牢记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保持专注。例如,康德(Immanuel Kant)将经验作为所有知识的基础,并说道:“毫无疑问,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始于经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强调了创造力对科学的重要性:“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者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也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就连约吉·贝拉(Yogi Berra)也看到在实践中生成经验理论的重要性,她有一句名言:“从理论上来讲,理论与实践之间并无区别,但在实践中,两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



导语摘要

《扎根理论》系“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指导丛书”之一。该丛书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旨在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者的研究方法素养,内容涉及干预研究、历史研究、扎根理论、需求评估、实务研究的质性方法、质性研究的元分析、准实验研究设计、单一系统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和评估证据、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等主题,以实践为导向,将各种研究方法较好地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去。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亟需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类图书,本丛书对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者研究方法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扎根理论》是一本简明而又系统地介绍社会工作领域扎根理论方法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让社会工作研究者了解扎根理论方法,包括其发展脉络、理论假设,以及扎根理论研究如何区别于其他定性方法,并结合社会工作领域的几个扎根理论研究范例对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了描述,以便社会工作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扎根理论研究,开展扎根理论研究,并对自己的研究作出恰当描述。本书系统介绍如何对社会工作中的现象进行理论的建构,这有望为我国社会工作者在接下来中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中建构中国的理论,在国际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提供巨大的帮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朱莉安娜·S. 奥克塔伊(Julianne S. Oktay),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著有《乳腺癌:女儿们讲述的故事》(Breast Cancer:Daughters Tell Their Stories)、《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乳腺癌:女性的经历》(Breast Cancer in the Life Course:Women’s Experiences)。


译者简介
洪佩,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流动站师资博士后。



目录

第一章  扎根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潜力/1
本章概述/1
社会工作与扎根理论的前景/2
三个社会工作扎根理论研究范例简介/4
范例1:阿拉吉亚的扎根理论研究/4
范例2:安德森和丹尼斯的扎根理论研究/5
范例3:殷妙仲的扎根理论研究/6
扎根理论与社会工作的共同根源/7
简·亚当斯、赫尔之家与芝加哥大学/7
实用主义、符号互动论以及社会工作实践与研究/10
扎根理论的起源/14
扎根理论的特征/16
扎根理论的目标:理论生成/18
扎根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18
扎根理论的逻辑/20
扎根理论的过程/22
1967年以来扎根理论的演变/22
扎根理论的认识论挑战/24
本章小结/29
推荐练习/31


第二章  准备开始/33
确定你的研究是否适合定性研究/33
评估潜在的偏见/36
确定你的研究项目是否适合扎根理论/37
理论生成的目标/38
符合符号互动的概念/41
理论敏感性/43
有机会实施一个包含扎根理论主要组成部分的多阶段过程/46
你是否拥有适合开展扎根理论研究的性格/51
将一个有问题的想法重新塑造成一个合适的扎根理论设想/52
设计一项扎根理论研究/54
研究目标/56
概念框架/56
整合概念框架/60
研究问题/61
方法/62
本章小结/63
推荐练习/64


第三章  早期资料分析/65
早期分析反映扎根理论的核心内容和目标/65
扎根理论分析与其他类型的定性研究有何不同/67
实质代码和理论代码/68
开始进行开放编码/69
开放编码中存在的问题/70
一个开放编码的例子/71
概念和范畴/74
发展概念和范畴的维度、属性及子范畴/81
早期资料分析中的备忘录/86
早期撰写备忘录存在的问题/87
备忘录反映并指导多阶段扎根理论过程的后续步骤/89
本章小结/89
推荐练习/90


第四章  后期分析/91
背景/91
逐词分析/92
主轴编码/94
探讨条件和后果/95
将概念和范畴相互关联起来/98
转向更高的抽象层次/100
主轴编码中的备忘录/102
主轴编码推动扎根理论的过程/103
选择编码/104
理论饱和/104
识别核心范畴/105
将理论连接起来/106
扎根理论过程中的选择编码/108
激发创造性抽象思维的技术/110
后期分析阶段的备忘录/112
将它们全部放在一起/113
社会工作研究范例中的扎根理论过程/116
范例1:阿拉吉亚的扎根理论研究/116
范例2:安德森和丹尼斯的扎根理论研究/117
范例3:殷妙仲的扎根理论研究/118
本章小结/120
推荐练习/120
附录4-1  一篇扎根理论论文中理论建构过程的例子/122


第五章  评估质量/133
定性研究的质量标准/133
扎根理论研究中质量标准的发展/136
与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有关的标准/137
与扎根理论本身有关的标准/139
扎根理论中关于质量的最新观点/144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定性研究评估/146
今天的扎根理论研究者应该做些什么/152
社会工作扎根理论研究范例的说明/155
范例1:阿拉吉亚的扎根理论研究/156
范例2:安德森和丹尼斯的扎根理论研究/157
范例3:殷妙仲的扎根理论研究/157
本章小结/158
推荐练习/159


第六章  社会工作研究中的扎根理论:问题与展望/160
在当下的研究环境中开展扎根理论研究/160
有限扎根理论研究/163
扎根理论中的伦理问题/166
扎根理论和机构审查委员会/167
在扎根理论资料分析中运用定性软件/170
在扎根理论分析中运用定性资料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的利弊/171
考虑使用哪种定性资料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程序/173
发表扎根理论研究/174
范例1:阿拉吉亚的扎根理论研究/176
范例2:安德森和丹尼斯的扎根理论研究/177
范例3:殷妙仲的扎根理论研究/177
混合方法研究中的扎根理论/177
将扎根理论与其他定性传统结合起来/181
整合定性研究:形式扎根理论/182
社会工作扎根理论研究的前景/185
本章小结/187
推荐练习/187


术语表/189
参考文献/196
索引/208
译后记/217



内容摘要

《扎根理论》系“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指导丛书”之一。该丛书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旨在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者的研究方法素养,内容涉及干预研究、历史研究、扎根理论、需求评估、实务研究的质性方法、质性研究的元分析、准实验研究设计、单一系统设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寻找和评估证据、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等主题,以实践为导向,将各种研究方法较好地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去。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亟需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类图书,本丛书对提升我国社会工作者研究方法素养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


《扎根理论》是一本简明而又系统地介绍社会工作领域扎根理论方法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让社会工作研究者了解扎根理论方法,包括其发展脉络、理论假设,以及扎根理论研究如何区别于其他定性方法,并结合社会工作领域的几个扎根理论研究范例对扎根理论方法进行了描述,以便社会工作研究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扎根理论研究,开展扎根理论研究,并对自己的研究作出恰当描述。本书系统介绍如何对社会工作中的现象进行理论的建构,这有望为我国社会工作者在接下来中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中建构中国的理论,在国际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提供巨大的帮助。



主编推荐

作者简介
朱莉安娜·S. 奥克塔伊(Julianne S. Oktay),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著有《乳腺癌:女儿们讲述的故事》(Breast Cancer:Daughters Tell Their Stories)、《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乳腺癌:女性的经历》(Breast Cancer in the Life Course:Women’s Experiences)。

译者简介
洪佩,博士,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流动站师资博士后。



精彩内容

扎根理论的起源

实用主义与符号互动论之间的联系是由施特劳斯提出来的,他在芝加哥大学师从布鲁默,完成了博士学位。他在符号互动论和芝加哥学派“实地研究”(field study,亦称“田野调查”“现场研究”)方法方面有着深厚的背景。施特劳斯的学术生涯是从美国中西部开始的,后来他被招募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Francisco)护理学院,并在那里开发了一个新的博士项目(Stern,2009;Stern & Porr,2011)。当时,格拉泽刚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在那里,格拉泽曾在罗伯特·K. 默顿(Robert K. Merton)和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的指导下接受了定量研究方法的训练。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在旧金山分校相遇,施特劳斯还邀请格拉泽参加他关于死亡的研究项目。他们提出的扎根理论方法,实际上结合了施特劳斯符号互动论和定性方法的背景,以及格拉泽对理论生成和定量研究方法训练的兴趣。
“扎根理论”一词起源于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Glaser & Strauss,1967)。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当时在旧金山医院刚刚完成了一项为期四年的“死亡研究”(dying studies)(Glaser & Strauss,1965,1968)。在《扎根理论的发现》中,他们描述了该项研究的过程,并提倡更广泛地应用他们称之为“扎根理论”的方法。这部经典著作中的许多方法论其实并不新颖,而是描述了芝加哥大学多年来教授的方法。
然而,其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区别。首先,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将扎根理论的目标定位为生成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y)(Glaser & Strauss, 1967)。这种对理论生成的关注是扎根理论区别于其他定性方法的主要特征。在《扎根理论的发现》中,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批评了传统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市民族志,因为它们虽然提供了详细的描述,但没有产生对实践有用的理论。他们还批评了当时流行的逻辑演绎理论(Glaser & Strauss,1967),因为这种理论主要是基于推测和演绎,而不是基于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实际上加入了当时社会学领域的一场辩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受到技术发展的极大影响,这使定量研究成为可能。例如,统计学的进步和计算机的使用,都促进了调查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者开始产出大量的定量数据,却立即被攻击为“非理论的”(a-theoretical)。默顿(格拉泽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导师之一)对此的回应是,社会学需要中层理论(Merton,1968)。在《扎根理论的发现》中,施特劳斯和格拉泽都同意默顿的观点,认为很多他们称之为“宏大理论”(grand theory)的社会学理论过于宽泛,难以运用到“现实世界”的情境中。他们主张使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生成理论,即理论必须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由此产生的“扎根理论”将是适用于现实情境的中层理论。
其次,虽然芝加哥学派的传统是让学生在几乎没有方法论指导的情况下进入研究现场,但格拉泽和施特劳斯还是详细描述了如何实施和评估这类研究。扎根理论方法被写入《扎根理论的发现》主要归功于格拉泽,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师从默顿)接受的训练解释了他们为何会重点关注生成中层理论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扎根理论结合了社会学中的各种传统。同时,它也结合了社会科学(社会学)和健康专业(护理学)的传统。格拉泽和施特劳斯开设的课程与研讨班同时向护理学和社会学的博士生开放。他们的研究专注于实践情境。扎根理论方法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事实,对社会工作这样一门实践性专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