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17.3 4.1折 ¥ 42 全新
库存15件
作者刘礼泉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0920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29572400
上书时间2024-12-20
自序
一般人不看序,您却看了,那恭喜您。同时也恭喜您看对了书,选对了人也就是笔者我。不过我是谁不重要,我社恐。
这书前几稿,大家的反馈都是太学术,不接地气,爸爸妈妈们会看不懂。然后,我就做了一件我常做的事:化繁为简。我把学术语言替换成白话俗话,但绝不是假话空话。本书有据可考,基于实证,只说实话。我们平时工作、带孩子辛苦,我在写这书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样能让大家在接受知识的时候还能舒心、放心、开心。而我也能顺便吐槽、搞笑、做自己。我还尽量把科学研究转化为实践,让家长们能根据本书的内容实际操作、现身说法。
现在大家做事情都是结果论,一个劲地往钱眼里钻。可人生其实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养娃是这样,学外语也是这样。我们要尽量享受这个过程。关于孩子学外语这件事情,其实和天下事大抵相同,坚持就是胜利,付出就有回报。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个性。但每个孩子也都是人,有着人类发展的共性。我们在针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时,要结合个性和共性。既不要一刀切,只看共性、不顾个体需求,也不要一叶障目,觉得只有自己的孩子特别,忽略了儿童感知、学习、发展的宏观方向。
本书由刘礼泉教授结合儿童外语学习的经典研究、前沿研究以及自身十余年的研究成果,解答关于孩子在早期学外语时的常见问题。点出易被忽视的问题,误区,重点关注核心问题,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更好学习外语,期待他们展翅高飞于世界舞台。
本书由刘礼泉教授结合儿童外语学习的经典研究、前沿研究以及自身十余年的研究成果,解答关于孩子在早期学外语时的常见问题。点出易被忽视的问题,误区,重点关注核心问题,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更好学习外语,期待他们展翅高飞于世界舞台。
刘礼泉,儿童双语发展领域专家,就职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心理学院,并于挪威奥斯陆大学卓越双语研究中心、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语言学院、澳大利亚 MARCS 脑行为发展科学院、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语言卓越研究中心从事研究。
作者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 OTS儿童语言实验室、挪威奥斯陆大学MULTILING社会认知实验室、澳大利亚 MARCS人类发展实验室等世界一流儿童研究实验室从事研究十余年,积累丰富成果;于2019年获得欧盟委员会玛丽居里研究基金,在此契机下完成本书。
自序
致谢
引言
部分这些说法是真是假
孩子为什么学外语?
问题1让孩子达到双母语是个伪命题
问题2学外语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问题3在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中,语言能力重要
宝宝如何学外语?
问题4孩子越早学外语越好
问题5孩子其他领域的发展也能变相促进外语学习
问题6为保效率,孩子好不要同时学习几种外语
问题7孩子结伴学习会相互影响,降低学习效率学外语的相关影响
问题8孩子学外语,母语发展会放缓
问题9方言不算外语(另一门语言),没必要学方言
问题10父母自己不说外语,没法培养出外语好的孩子
问题11性别、性格、天生属性会影响孩子的外语学习
第二部分我们关心的外语学习问题
问题12孩子学外语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问题13孩子学外语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问题14早教机构纷纷落幕,孩子怎么系统学外语?
问题15孩子学了外语,但平时不愿意说怎么办?
问题16育儿问题,听大数据的,育儿书的,知乎的,还是网红专家的?
问题17面对五花八门的外语读物、产品,我们怎么选?
问题18用电子产品、手机应用帮助孩子学习外语是利是弊?
问题19孩子的游戏时间重要吗?学外语有哪些亲子游戏的方式?
问题20胎教、手语、睡眠学习法分别是什么?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吗?
问题21孩子多可以学几门语言?
问题22学习多门语言的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更好?
问题23学太多语言会影响数理思维的发展吗?
问题24孩子不肯开口,要不要干预治疗?
第三部分我们一般想不到,但却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问题25除了英语,还有哪些外语值得学习?有没有更优选?
问题26从语言相似度的角度来说,说汉语的孩子学哪些外语比较省力?
问题27手语和计算机语言算不算外语?
问题28如何将外语与实际需求对接?
问题29了解外国文化对学外语有帮助吗?
问题30家有双宝多宝,孩子的外语学习进度一样吗?
问题31疫情期间,如何减少孩子学外语的负面影响?
问题32去国外旅游能提高孩子的外语能力吗?值得吗?如何计划?
问题33孩子外语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在本质上下功夫?
问题34孩子有语言天赋吗?如何测量孩子的语言能力?
问题35孩子外语不好也OK?未来科技、人工智能……是否意味着孩子不用再学外语?
第四部分精彩加映
外语资源推荐
亲子游戏推荐
结语:为了未来
笔者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由刘礼泉教授结合儿童外语学习的经典研究、前沿研究以及自身十余年的研究成果,解答关于孩子在早期学外语时的常见问题。点出易被忽视的问题,误区,重点关注核心问题,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更好学习外语,期待他们展翅高飞于世界舞台。
刘礼泉,儿童双语发展领域专家,就职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心理学院,并于挪威奥斯陆大学卓越双语研究中心、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语言学院、澳大利亚 MARCS 脑行为发展科学院、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语言卓越研究中心从事研究。
作者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 OTS儿童语言实验室、挪威奥斯陆大学MULTILING社会认知实验室、澳大利亚 MARCS人类发展实验室等世界一流儿童研究实验室从事研究十余年,积累丰富成果;于2019年获得欧盟委员会玛丽居里研究基金,在此契机下完成本书。
问题1让孩子达到双母语是个伪命题
答案:假。
有人认为孩子达到双母语是个伪命题,因为每个人只能将一门语言掌握到母语的程度。我们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三点来分析。
一、让孩子达到双母语是不是伪命题?不是。认为是的父母,一般有着自己或身边的一些案例。认为不是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说双母语甚至多母语的孩子在国外是很常见的。这些孩子的家庭,有些父母说不同的语言,有些所住的国家与地区说不止一门语言。
拿新加坡来举例。在新加坡,许多人以说中文、印地语等母语为主,然后再说英语为辅。但也有许多人,一出生就使用双母语。在以李显龙总统为代表的精英阶层里,双母语者比比皆是。有人说新加坡的开国总统李光耀先生,在制定语言国策时,使用英语为国家语言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发觉能自由使用两种语言的人很少。这个说法不准确。新加坡采取技术精英执政的社会策略,并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对双语言发展的科学研究,特别是针对儿童双语言发展,开设了多个的研究,用实际行动说明新加坡对双语言发展的重视。加拿大魁北克省,以法语为主、英语为辅,也不乏有许多双母语的家庭。
新加坡前总统李光耀先生,在公开演讲中多次提到,新加坡使用英语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团结,让来自各种文化和语言背景下,使用包括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印地语等各种语言的新加坡人民能够自由交流。新加坡明明以说中文的华人为主,却不偏袒中文、不排挤说其他母语的人。这个策略和中国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而各地区民族的人民使用自己的方言这样的政策是相似的。
二、让孩子达到双母语是否很难?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对母语的定义。如果把这个概念局限了,一定要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对两种语言进行接触,让他们对两种语言对应的社会文化都掌握精通,那达到这个程度的孩子自然少些。即使是在一些说双语言的地区,孩子也未必能完全掌握双母语。比如在西班牙以巴塞罗那为代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大部分孩子还是以加泰罗尼亚语为主,西班牙语为辅,而不是两者齐头并进。如果把对母语的定义放得很宽,那么中国大部分有着浓厚地域文化、说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孩子,其实也可以算得上是双母语。这包括了我们大部分人。
但是我们其实不关心定义、概念的问题。我们关心的是程度的问题。接触学习一门语言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掌握到母语的地步。在国内,虽然大家都要学习外语,但要让孩子的英语达到和中文一样的水平的确很难。即使有些人移民去了美国、澳大利亚等说英语的国家,一家人也往往住在说中文的华人社区中,并没有完全脱离使用中文的习惯。换句话说,我们孩子的英语接触程度往往不足以达到母语的水平。
有些家长说,那拜托给学校、教育机构就好了吧。其实教育机构对低年龄段儿童学习的影响只占三成左右,家庭和社会才占孩子们认识、学习这个世界的大头。这也是为人父母的伟大。我们可以为了孩子,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辛勤付出。
三、如果难,是不是应该放弃第二语言,先学好语言?不应该。即使外语程度不足也无需放弃,持续接触就好。比别人的孩子差一点如何?外语有一点中国口音又如何?学习的关键是让孩子去接触、去感受这个世界,理解它的不变与万变。这也包括了学习语言。语言不止一种,早学比晚学容易多了。因为学外语比较困难而不去给孩子创造学习外语的机会无疑是因噎废食。中国女排前主教练、前国手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遇到困难永不放弃,努力去赢。这种体育精神可以用在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育儿、学语言。
如果身在国内,我们没有必要纠结于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让孩子的外语(通常是英语)达到和中文一样的程度。因为光是学外语这件事本身,就已经会给孩子的认知发展,思维模式带来很大的拓展与提高。了解世界上不止一门语言、一种文化,能够让孩子们有更强的包容、理解力,考虑事情时会更灵活、更全面。
在孩子还小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这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亲子关系,还可以顺便搞活自己的大脑,一举多得。什么叫搞活自己的大脑?我们的大脑其实在青年期结束后就开始不停退步,只是从青年到中年时退步程度较小,且与此同时也增加着人生阅历,辅助着自己的人生旅程,到了老年才感觉更为明显。活到老,学到老,这句俗话有很大的道理。多用脑,防衰老。
如果身在国内,但希望孩子能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我们也可以循序渐进,现在先安排一定程度的接触,之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渐渐走向社会、走出国门,对文化上的差异接触更多。如果家庭移民国外,孩子很可能在刚开始时外语不好、在学校起点低,但后期在外语大环境中孩子会自行调整跟上,我们反而可能需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适时反抓孩子的中文,尤其是读写能力。这个反抓和孩子年龄相关。移民国外年龄越小、越需要反抓中文。
孩子潜力无限,我们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冷静判断、科学育儿,根据当地的社会现实,从容应对孩子的外语学习,不错过孩子发展的好时机。哪怕科技发展,学习外语的好处,也不是未来人工智能语言翻译系统可以轻易取代的。我们会在本书后文中娓娓道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