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69.1 7.3折 95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骆温平 等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05789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28477653

上书时间2024-12-1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JY010)的*终成果。 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也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然而,我国制造业在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和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的国际环境下,面临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转型升级任务。物流业是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物流企业“小、散、弱、差”,运作模式粗放,运行效率低下,创新与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不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对制造业而言,有利于降低制造企业的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的创新与竞争能力。对物流业而言,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能够促进物流企业专业化与创新发展,通过助力制造企业提高竞争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及在国际物流产业中的竞争力。本书在宏观产业研究层面,拓展传统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进一步研究了高端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在微观企业研究层面,拓展了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双边与多边联动研究。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宏观产业层面;(2) 微观企业层面:双边联动创造客户价值;(3)微观企业层面:多边联动创造供应链价值;(4)物流服务创新。在宏观产业层面,本书指出了我国现有以 “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作为物流产业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对物流产业进行细分,区别传统与高端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机理,有利于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企业层面,本书提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动研究,需要拓展到双边建立紧密与互动关系,进一步拓展到包括制造企业上下游的多边联动。联动价值取向需要从为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一步到为制造企业供应链创造价值提升。这有利于我国微观层面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研究,明确研究方向与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
骆温平教授,留荷物流博士(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本书内容
1.7 本书价值
篇 产业层面研究
第2章 物流产业的细分及基于产业细分的两业联动机理
2.1 物流产业的本质分析
2.2 物流产业的层次与分类
2.3 产业分类下两业联动的机理
第3章 全球物流产业分析
3.1 物流产业的定义与统计
3.2 全球及主要地区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3.3 主要国家(地区)物流市场发展情况
3.4 物流产业(第三方物流)发展状态与趋势
3.5 世界银行LPI等相关研究与数据
第4章 我国物流产业总体分析及深度调研
4.1 我国物流产业总体状况分析
4.2 我国物流产业深度调研
第5章 营商环境对物流业及“两业”联动影响的研究
5.1 营商环境对“两业”联动的影响
5.2 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构建
5.3 实证研究
5.4 对策建议
第2篇 企业层面双边联动研究
第6章 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6.1 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
6.2 资源依赖理论的解释
6.3 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
6.4 社会交换理论的解释
6.5 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企业合作研究理论框架
6.6 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机理分析
第7章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研究
7.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7.2 研究方法设计
7.3 实证分析
7.4 实证结果讨论
第8章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互动合作的形成路径研究
8.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8.2 研究方法设计
8.3 实证分析
8.4 实证结果讨论
第9章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整合创造客户价值研究
9.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9.2 研究方法设计
9.3 实证分析
9.4 实证结果讨论
第3篇 企业层面多边联动研究
0章 多边合作中供应链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10.1 流程协同下供应链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10.2 基于组织间学习视角的机理分析
10.3 社会资本累积视角下供应链价值创造的机理
1章 研究模型及假设
11.1 社会资本累积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关系假设
11.2 流程协同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关系假设
11.3 组织间学习与供应链价值创造关系假设
11.4 流程协同与社会资本累积的关系假设
11.5 流程协同与组织间学习的关系假设
2章 实证分析
12.1 数据收集及统计
12.2 实证研究方法
12.3 变量的测量
12.4 描述性统计
12.5 相关分析
12.6 信度与效度检验
12.7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12.8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12.9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及检验
3章 实证结果分析
13.1 社会资本累积对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影响
13.2 组织问学习对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影响
13.3 流程协同对社会资本累积的影响
13.4 流程协同对组织间学习的影响
13.5 流程协同对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影响
13.6 研究启示
第4篇 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4章 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的内涵、特征与类型
14.1 物流服务的构成
14.2 物流服务创新的内涵
14.3 物流服务创新的特征
14.4 物流服务创新的类型
5章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15.1 物流-制造企业协作与绩效
15.2 服务创新与绩效
15.3 物流-制造企业协作与服务创新
15.4 服务创新的中介作用
15.5 概念模型构建
6章 概念模型的实证检验
16.1 研究方法
16.2 信度效度检验
16.3 相关分析
16.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6.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16.6 多群组分析
16.7 结果与讨论
7章 结论与展望
17.1 结论
17.2 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稿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JY010)的*终成果。 
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也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然而,我国制造业在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和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的国际环境下,面临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转型升级任务。物流业是典型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物流企业“小、散、弱、差”,运作模式粗放,运行效率低下,创新与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不强。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对制造业而言,有利于降低制造企业的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有利于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竞争中的创新与竞争能力。对物流业而言,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能够促进物流企业专业化与创新发展,通过助力制造企业提高竞争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及在国际物流产业中的竞争力。
本书在宏观产业研究层面,拓展传统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进一步研究了高端物流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在微观企业研究层面,拓展了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双边与多边联动研究。本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宏观产业层面;(2) 微观企业层面:双边联动创造客户价值;(3)微观企业层面:多边联动创造供应链价值;(4)物流服务创新。在宏观产业层面,本书指出了我国现有以 “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作为物流产业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对物流产业进行细分,区别传统与高端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机理,有利于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企业层面,本书提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联动研究,需要拓展到双边建立紧密与互动关系,进一步拓展到包括制造企业上下游的多边联动。联动价值取向需要从为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到为客户创造价值,进一步到为制造企业供应链创造价值提升。这有利于我国微观层面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研究,明确研究方向与价值取向。

主编推荐
骆温平教授,留荷物流博士(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