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91.2 4.6折 ¥ 19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陆敬严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42447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27908750
上书时间2024-12-19
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积淀了无穷的智慧,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标识,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内在价值的角度挖掘并传承其内涵,明晰其与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随着我国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国古代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国古代科技尤其是机械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年代久远,许多古代机械已经失传,仅在古籍中有记载。古代机械文物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脉络和辉煌成就,然而,现存的古代科技文物非常稀少。复原工作可以弥补古代机械文物的缺乏。欣喜地看到陆敬严教授顺应当前形势,将几十年的复原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撰成《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这是本有关如何制作中国古代科技精品模型的著作,纵观书市,未见有这方面的专著,乃创新之作。
我与陆教授是忘年交,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几乎参加了他所有科研成果的评定工作。当年一起参加评审的陶亨咸、谭其骧、李国豪、胡道静等先生已先后谢世,我今年过百岁,耳不聋眼不花( 至今不戴眼镜,不用助听器 ),很高兴再次为陆教授的新作写序。
陆教授四岁即跟着两位姐姐上学,后姐姐上南开、清华,他上交大。“文革”后百废待兴,陆教授如同骏马奋进,长期从事机械设计教学,科技史、机械史研究及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
制工作。他思路敏捷,富有开拓性,曾主持多个课题研究,屡获部、市、校级科技进步奖,多次解决了复原研究中的难题,使这项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极具社会效益。一时间,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随处可见关于他复原工作的报道,连美、日、德等国媒体也时有报道,《上海科技报》曾头版刊登他的照片,称他为“科坛新星”。
正值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病魔悄悄地缠上他。他于1991年、1995年两次接受脑瘤手术,1997年进行头脸部神经搭桥手术,2006年接受肠癌手术,化疗次数比常人多,之后又不断出现小肿瘤,多次接受摘除手术……次脑瘤手术时医生就建议他留遗嘱,并多次发出病危通知。陆教授脑瘤术后一度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不会吃饭,他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与死神“斗争”,仍坚强达观、谈笑自若。如今虽右半肢瘫痪,仍笔耕不辍,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机械卷》 ( 2000年 ),撰写 《中国古代兵器》( 1993年 )、 《图说中国古代战争战具》( 2001年 )、 《中国机械史》( 2003年 )、 《新仪象法要译注》( 2007年 )、 《中国悬棺研究》 ( 2009年 )、《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 ( 2012年 )、《佛教的科技贡献》( 2016年 ),这些“分量十足”的著作问世足见其勤奋。顺便提及,撰写《中国悬棺研究》时,他拖着病弱之躯再赴当年的吊装地进行考察,科学家的严谨性可见一斑。彼时寂静深幽的吊装地已成为繁华的旅游景点,时任江西省鹰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管华鞍说:“陆教授,你使一方人脱贫。”这是对他科研成果的中肯评价。
复原制作中国古代科技精品模型需要多学科协作,学科的交叉即是创新的源头。记得在199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的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鉴定会上,陆教授的复原研究工作被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如今,陆教授借此著作回顾这段难忘的科研经历,其中的曲折、突破和甘苦等在书中一步一步展现。陆教授曾说,“经验永不带走,智慧长留人间”,如今他把经验和智慧都留在书中,留给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9月
本书通过农业机械、手工业机械、运输起重机械、战争器械和自动机械五大类中国古代机械复原模型,全面展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盛况。
同济大学教授,著名科技史家,中国古代机械模型复原研究领域学术领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史、科技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过国际合作项目“中国悬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动力机械考察、考证、研究与分析”“中国古代机械史研究”“中国齿轮研究”“中国古代战争器械研究”等。科研成果被收入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并陈列至今。
序一
序二
要言要义
本书配套数字交互资源使用说明
绪论 001
节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概况 001
一、 复原研究工作的起源 001
二、 复原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003
第二节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鉴定会 008
一、 鉴定会概况 008
二、 鉴定会之后 010
第三节 心声与呼吁 015
一、 撰写本书的由来 016
二、 为“复原”正名.不要将“复原”与“复制”混为一谈 017
|上篇|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总论 021
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应有的地位 023
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进入先进行列的时间 023
一、 科学技术进入先进行列的基础 023
二、 中国科学技术在秦汉时期开始进入先进行列 024
三、 中国科学技术不再先进 028
四、 落后必然挨打 031
第二节 中国机械在古代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034
一、 机械的定义 034
二、 有代表性的古代科技成果大多属于机械范畴 036
三、 古代科技的先进性与机械科技密切相关 037
四、 科技发展促进了机械本身的发展 048
第二章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的理论问题 053
节 复原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053
一、 复原研究有利于形象地反映古代科技发展的盛况 053
二、 复原研究成果改变了社会面貌 055
三、 复原研究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 057
四、 复原研究有利于挽救濒临失传的古代技艺 058
五、 复原研究应尊重优秀文化传统 059
第二节 复原研究的依据 061
一、 复原研究依据的来源 061
二、 收集复原研究资料的具体方法 063
第三节 复原研究的过程 068
一、 复原研究课题的确定 068
二、 复原研究课题资料的收集、调研和考证 069
三、 复原模型的设计 071
四、 复原模型的制造 072
第四节 复原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075
一、 可靠性 075
二、 科学性 075
三、 多样性 078
第五节 复原模型的动力问题 079
一、 复原模型的驱动力矩M模 079
二、 复原模型的摩擦力 081
三、 确保复原模型动力性能的方法 081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古代科技馆建设 083
节 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 083
一、 传统文化的概况 083
二、 历史上对传统文化造成的破坏 085
三、 传统文化优劣并存 087
四、 传统文化促进了部分复原研究内容的发展 090
第二节 形势呼唤更多更好的中国古代科技馆 091
一、 复原研究工作的现状与要求 091
二、 建什么样的中国古代科技馆 094
三、 关键是人才 102
|下篇| 中国古代机械复原研究分论 105
第四章 农业机械 107
节 整地机械 108
一、 犁的形成 109
二、 直辕犁及其受力分析 111
三、 曲辕犁及其受力分析 114
四、 碎土机械 116
第二节 播种机械 119
一、 播种方法 119
二、 三脚耧的结构和使用 119
三、 压实机械 121
第三节 灌溉机械 123
一、 桔槔 123
二、 辘轳 125
三、 龙骨水车 129
四、 筒车 139
五、 井车 147
第四节 收割、脱粒和清选机械 150
一、 收割方法与工具 150
二、 脱粒方法与机械 151
三、 清选机械 153
第五节 粮食加工机械 159
一、 石碾棒和石碾盘 159
二、 碓 159
三、 磨 168
四、 碾 179
第六节 风力机械 180
一、 风力机械的功用 180
二、 卧轴式风车 181
三、 立轴式风车 183
第七节 水轮三事 188
一、 中国多用水轮的发展简况 188
二、 农业机械的成就.明代水轮三事 190
第五章 手工业机械 193
节 钻孔工具 194
一、 牵钻 194
二、 舞钻 195
第二节 冶金鼓风机械 196
一、 皮橐 196
二、 木扇及水排 197
三、 风箱 204
第三节 陶瓷机械 206
一、 陶器与陶车 206
二、 瓷器与瓷车 208
第四节 轧车与纺车 211
一、 轧车 211
二、 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 214
三、 水转大纺车 217
第五节 凿井与汲卤机械 219
一、 凿井技术与机械 220
二、 汲卤技术与机械 224
第六节 制糖机械 227
一、 制糖源流 227
二、 糖车 228
第七节 采玉与磨玉机械 229
一、 玉器概说 230
二、 磨玉车 230
第八节 印刷及活字架 233
一、 印刷源流 233
二、 检字木轮 234
第九节 指南针 236
一、 指南针的起源 236
二、 磁石的应用 237
三、 指南针搬上船 238
四、 水运事业大发展 242
第六章 运输起重机械 245
节 车辆 246
一、 车辆的形成 246
二、 车辆的应用与发展 248
第二节 独轮车与木牛流马 251
一、 独轮车 251
二、 木牛流马.特殊的独轮车 256
第三节 古船与明轮船 259
一、 古船的起源 259
二、 古船的主要类型与结构 260
三、 船舶动力 264
四、 明轮船 266
第四节 古代起重装置 270
一、 滑轮 270
二、 绞车 271
第五节 古代起重装置的综合利用——悬棺升置 277
一、 千古之谜.悬棺 277
二、 谜中之谜.悬棺升置 280
第六节 “怀丙捞牛”传奇真相 286
一、 铁牛的用处 286
二、 怀丙因何“捞”牛 287
三、 怀丙如何“捞”牛 288
四、 怀丙其人其事 289
第七章 战争器械 291
节 侦察器械 293
一、 侦察简介 293
二、 巢车 293
三、 望楼 296
第二节 远射兵器 298
一、 弓 298
二、 弩和特种弩 299
三、 砲 304
四、 炮.火炮 308
第三节 车战与战车 310
一、 车战源流 310
二、 车战法 310
三、 战车 313
第四节 防御建筑与防守器械 315
一、 防御建筑 316
二、 防守器械 318
第五节 攻坚器械 327
一、 进攻准备 328
二、 进攻方法之一.挖掘地道 331
三、 进攻方法之二.破坏防御设施、杀伤防守人员 336
四、 进攻方法之三.强行登城 344
第六节 其他战争器械 351
一、 扬尘方法与扬尘车 351
二、 火攻器械及猛火油柜 354
第七节 古代火箭及世界上早的喷气飞行试验 359
一、 中国古代火箭技术简介 359
二、 世界上早的喷气飞行试验 36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