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学会做个明白人
  • 【现货速发】学会做个明白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学会做个明白人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28.8 6.4折 45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和生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58152177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5321017

上书时间2024-12-19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接受这个世界的真实,让明白成为你的交际利器。《学会做个明白人》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身边的心理学,这些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为人处世密切相关。本书从实用性出发,帮助读者掌握心理学的本质规律,运用心理学技巧,来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行为现象和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提升工作业绩,疗愈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
郑和生,1983年参加工作,1990年任河流镇于家小学教导主任,2006年至今任河流镇中学副校长。任教期间,工作突出,多次受到表彰,业余期间从事写作,代表作有《你的态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什么决定你的未来》《让你的成功有备而来》《不拼一把怎么知道会输》等。

目录
辑  CHAPTER 01


隐藏在语言里的心理学


 


人类自然、基本的一项功能就是语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语言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语言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那么的频繁,然而,也许别人就会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话而受到一些影响。所以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学会用语言来对自己进行武装是非常有必要的。


 


003       
语言越巧,思维水平越高


010       
说话太直,易失分寸


017       
礼貌用语,彰显品德


023       
言语细节,不可忽视


030       
善用谎言,关系更融洽


 


第二辑  CHAPTER 02


隐藏在肢体动作中的心理学


 


也许我们不能很好的去分辨听到的事情的对与错,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一个人的一些行为动作上看出他的内心。在生活中,人们的一些动作的发生总是结合着自己的内心,而且很多心理专家也都是通过对病人的动作分析来辨别真伪的。一个小动作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所以,我们要养出一双敏锐的眼睛,去看透生活中谎言,并为我们的生活传出一种积极的正能量。


 


039       
公众场合,言行举止更要得体


047       
走路姿势不同,性格特征各异


053       
积极乐观,传递正面力量


059       
不同性格,不同坐姿


065       
小动作,大心理


 


第三辑  CHAPTER 03


隐藏在眼神里的心理学


 


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如此,一些心底的波动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中看出。一些内心情绪会通过眼神体现出来,如今社会,应该让自己有一双明是非并足够强大的眼睛。使一个眼色,或许你就明白一些事情,眼神的魅力就在这里。


 


075       
小眼神,大信息


086       
眼神自信,机会更多


095        目光交流,读懂内心


107       
嘴巴上的谎言,眼神里的真相


116       
坚定眼神,无穷力量


 


第四辑  CHAPTER 04


隐藏在表情中的心理学


 


现在的社会中,不管你是什么职业,或是身在何处,与人的交流通常都是带有表情的。要知道的是,表情传达的那种信息也是非常强烈的,遇到什么事情就会相应的出现什么样的表情。如果你能够给人以积极的表情,那么人们就想要与你亲近。让表情成为你的武器,在生活中体验真正的快乐。


 


125       
待人接物,勿轻易表露真实情绪


132        表情语言,意义非凡


141       
小小微笑,大大力量


151       
微表情,大秘密


155       
一瞬间的微表情,难掩饰的真实内心


 


第五辑  CHAPTER 05


隐藏在情绪里的心理学


 


我们通常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总是会将情绪画在脸上,不过在复杂的社会中要想保护好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要轻易让情绪将你左右,你要做情绪真正的主人,让情绪为你服务。假如你不会使用自己的情绪,可能就会受到伤害,光明是需要自己去寻找的。


 


165       
不良情绪,理智去控制


169       
负面情绪,正确去应对


176       
紧张情绪,勇敢去克服


184       
情绪,努力去消除


188       
提升思想,带来好情绪


192       
正视各种情绪,学会控制和调整


 


第六辑  CHAPTER 06


隐藏在习惯中的心理学


 


伴随着一个习惯的慢慢养成,于是你就变成了这样的你,所以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难,而如今一种习惯就可以看出来平时的状态。想养成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就要在生活中逐渐杜绝一些不好的习惯。让非常好的习惯帮助你成功。


 


199        人情世故,往来于餐桌


205       
素质高低,显于公共场所


211       
惯于吹牛,危害不可小觑


213       
做文明之人,行文明之事


220       
口头禅有好坏,需适时去改正


228       
拖延症危害多,积极主动去根治


 


第七辑  CHAPTER 07


隐藏在生活中的心理学


 


在现在的社会里,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以掌握好生存原则。你的负能量不要在生活中轻易的被别人看到,因为不会有人想要跟有负能量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尺度要好好的把握,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丽,隐藏在其中的秘密就应该认得清清楚楚。


 


239       
与人交往,要有度


248       
少一些多余认真和计较,多一些付出和信任


255       
自我暗示,具有强大驱动力


259       
适当释放心情,生活更幸福


264       
以诚待人,他人必以诚待之


269       
尊重他人意见,也适当保留自我主见

内容摘要
接受这个世界的真实,让明白成为你的交际利器。《学会做个明白人》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身边的心理学,这些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为人处世密切相关。本书从实用性出发,帮助读者掌握心理学的本质规律,运用心理学技巧,来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行为现象和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提升工作业绩,疗愈身心健康。

主编推荐
郑和生,1983年参加工作,1990年任河流镇于家小学教导主任,2006年至今任河流镇中学副校长。任教期间,工作突出,多次受到表彰,业余期间从事写作,代表作有《你的态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什么决定你的未来》《让你的成功有备而来》《不拼一把怎么知道会输》等。

精彩内容
语言越巧,

思维水平越高

 

 

青蛙说话是一则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青蛙说:在紧急关头鸵鸟都不说话,只是把头埋进沙堆里进行非常深刻的思考;和演讲家比起来,别人更容易嘲笑的是思想家们,因为他们不知道,思考这件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气才可以做出来。难怪犹太人要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其实不管是说话,还是发笑,都是对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如今说话与思考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交流方式,也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类来说更是成为了一种本能。

在以前的时候,一直以为,人的思维在说话的时候是处于停顿状态,有这样一个比较流行的比喻: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之所以将人造成“两个耳朵一张嘴”,这是对人类的一种告诫,要少说多听。其实,说话也是一种思考,而且从我们生下来就拥有了这个能力。我们常常会发现一种现象,小孩子都非常喜欢自言自语,当它们的思维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头脑中在想什么的时候就会马上将它说出来。在我们大人看来这好像是在语无伦次,其实,这种情况反映出他们一直在思考,说话对孩子们将思路理清非常的有帮助。

人拥有无穷无尽的潜力,思考与说话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专家告诉我们,自我言语对思考有非常大的帮助,一种有效的学习和思考工具就是说话。

如果我们在使用大脑的时候可以同时在许多不同“层次”上使用,其使用的“层次”越多,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可以用阅读,用画图,用听,用音乐和动作,特别是与同伴或者自己交谈,将更好的思考掌握住。如果你喜欢诗歌和谱曲,那么你一定知道都是发声思考的灵感闪现才会产生出伟大的作品。一次,一位记者问过电影《小花》的曲作者王酩:“《妹妹找哥泪花流》这样优美的旋律是怎样写出来的?”王酩告诉大家:“我把自己关在屋子好几天,都找不到一点点灵感。当我跑到外面散步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哼曲,没想到一下子就将旋律哼了出来。”所谓的发声思考就是这样的,一种发声“说”出冥思苦想的结果。

也许有的作家根本就没有学过专门的写作,他们的思考完全是一种自说自话,或叫自言自语。这样经过了很长时间,有的作家还养成了一种习惯,要读很多遍自己所写的文章,直到读得顺畅了,才将它看做基本定稿。后来,其实随着他们读的越来越多,作家们就会知道这种无声“朗读”原来是一种思考。就好像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的赫尔曼·黑塞曾说过的一样,“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说出来了,就和想的时候不太一样了”。

心理学家认为,和默默的心理暗示相比,发声的心理暗示效果更为明显。歌德说过:“前人已经思考过所有伟大的问题了,对他们思考过的重新进行思考只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如今另一种的习惯又被人们养成了,说话的时候用脚,思考的时候用屁股。可以代表这种说话与思考的行为方式的正是所谓“感觉不爽,拍屁股走人”。看来真的没有多少东西是需要忍进行思考的,重新思考才是重要的。而大声说话是获得更好思考的一种方法,在说话的时候不单单对别人说,还要自己对自己说。

在不同场合下要说的话是否合适、礼貌,说话对象关于你说的话是不是可以接受,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千万不要不顾一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考虑到你的话是不是非得说出来,能不说就不要说。还要考虑到对其他人来说你的话是不是会伤害他们,说话对象是否可靠,是否会把你的话传给他人。讲话宁少毋多,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不要不停的说话,这样别人会感到厌烦的。

《论语》中说的“三思而后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话的时候不要随随便便就说出来,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思考。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容易的将“文明礼貌”四个字说出来,然而,实际做起来可不是这样容易的事情。

其实很多人都说过脏话,但大部分都不承认自己说过脏话。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没有说过,还是认为有些说过的话不是粗话?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一位阿姨,一些比较常见的“口头禅”她经常的脱口而出,如:骂娘的,骂奶奶的。但是当大家在一起说某个人骂人的时候,她就说:“我从来都没有骂过人。”她根本就不认为那是骂人,仅仅是当成了“口头禅”,就像说“哇噻”一样。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有的人还会将一些秽言秽语夹杂在其中,唾沫横飞。

有些人在平常的时候看起来非常有礼貌,一旦被逼急了,说出来的话比任何人都要狠,一骂就骂上祖宗十八代。在骂过之后就会解释说:当时我实在是太生气了,实在是太冲动了,失态了。无论你当时是不是失态了,说出去的脏话是不可能收回了。这就是口语中不文明的现象。不过,在情急之下,通常行动上的不文明也会伴随而出。

 

在大马路上有两辆着急上班的自行车撞到了一起,“哎呀,你这人怎么不长眼啊?我正着急上班你没有看到啊?”“是你不看路吧!是你撞了我,还恶狗先咬人。”“你××怎么骂人哪!”“你也骂了。”“嘿!我××不光骂,我还打呢!我打你个××的!”这二位,班也不上了,也不管自行车了,就打了起来!在打架的期间还时不时的飘来几句脏话。那一边看笑话的自行车,该改个名,叫“自省车”喽!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语言行动要做到文明,比如不骂人不打架,这并不是特别的困难,但是要做到处处文明礼貌则非常的困难,这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当我们遇到老师的时候向老师敬个礼,说声“老师好”;去人家里做客,喊个“叔叔好,阿姨好”;在吃饭的时候帮妈妈摆桌子、碗筷,要做到这些都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吃饭时,小孩子在长辈没有坐下之前不准坐,好东西老人不吃,孩子动也不准动,这“陈规陋习”有几家还保留呢?现在有很多人都说这些已经“过时”了,现在“尊老更爱幼”、“花朵至上”。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你可以做到将爱的电视节目舍掉,陪客人聊一会儿,在客人走的时候将客人送出家门吗?还是待在自己房间里,玩着电脑,听着音乐,客人走了还嫌烦?有些客人非常的惹人喜欢,让人愿意和他聊天,但还有一些的确很烦的人,什么“长舌妇”了,“饶舌汉”了,脸上不露出厌烦的表情你可以做到吗?

现在都提倡“文明从我做起”,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指的不仅仅是我,也指您,指的是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每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因为文明可以“传染”给其他人,不文明也可以“传染”人。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在一个星期天,一个小学生去书店看书,在地上盘腿坐着。这时候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是对他凉鞋的式样感兴趣,一直不停的玩着他凉鞋上面的装饰,一位妇女,也就是孩子的母亲,看到之后就立刻走来了,他以为她会教育孩子讲文明,不要乱碰人家的东西,事实上,他只猜对了一半,孩子的母亲确实是来教育孩子的,不过教育内容不是“文明”,而是“卫生”。“臭,臭臭”这位母亲说道。那孩子就跟着说:“臭,臭臭。”于是他只有以目相对了,无话可说!

 

这件事情,明明是一位不懂事的孩子在没有经过人允许的情况下,去揪别人的凉鞋,他把别人的鞋子当成了违法的建筑一样,打算给拆了!他还小,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的妈妈应该告诉他要有礼貌,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她说的那句话,对别人来说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啊。懂礼貌要从小开始培养,对孩子来说,自己的父母是个老师。如果父母都不教他们懂礼貌,谁教啊?这种“深奥”的道理不能教,但是有很多的时候就是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要引导孩子懂礼貌。故事里的这位母亲难道是要告诉孩子:他“别人脚臭,所以不能碰”?那“脚香”的能碰?

这关系到“礼貌传染”问题,“传染病”危险在这个世界上谁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孩子说的句脏话都是跟大人们学的。就是在大人闲聊时,他不经意间听到的。当时并没有觉得多么肮脏,多么难听,心里面反而还会觉得非常高兴,“哎呀,骂人的话我终于学到了,在其他小朋友再骂自己的时候,我就可以进行还击了”。看到这里也许你会不经意的笑出来,“这孩子什么思想啊?”小孩子就是这样学习思想加攀比心理。你会的我也要会,哪是好哪是坏我也不管,反正我大脑内存条里什么软件也没有安装,还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用空间,就将它记下来!

所以,一个人在骂人,看起来就好像是他一个人“得病”了一样,其实“传染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