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秦巴古盐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秦巴古盐道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34.1 5.2折 65 全新

库存5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邹卫鹏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96803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25259936

上书时间2024-12-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2015年夏,邹卫鹏先生就和我谈到想把秦巴古盐道的相关史实写出来,把这将要被遗忘的历史告知世人,他说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客死盐道的万千灵魂,自己的良心也才有所安慰。他的话是极其朴实而真诚的,但我明白,他是担心这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盐道被后人遗忘,他想把一代代盐工和盐夫结晶下来的一种精神告知来者,他要用一个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去完成一件前人早已忘却了的工作。所以,我那时是极力“撺掇”的。

两年后的又一个夏天,他将书稿《秦巴古盐道》送来,让我作序。我专业从事盐业考古和研究几十年,深知他为完成这部书稿所倾注的感情和心血,不免有些忐忑:一是很愿意为这部书做一个恰当的序,但又怕有失偏颇,所言不妥;二是这种线形的而且是两千多公里的盐道我还是次接触,虽在几年间也曾四次来到陕、鄂、渝相连的大巴山深处实地踏察走访,但那都是区域性的,获得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而他是脚踏实地地通走了整个秦巴地区的盐道,面对面地采访了数百位健在的盐工和盐夫,并且在调研中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佐证了史实。让我作序,我害怕短小的文字难以囊括这厚重的历史,有负他的重托和自己的初衷。思量再三,我只能就此谈点感受,以为序。

邹卫鹏先生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文物工作者,能够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和纷繁的工作环境中,十几年来坚持对秦巴古盐道进行研究和记录,这种历史责任感和文化的自觉是令人敬佩的。

2008年前后,我正在做西藏芒康的盐业考古,同时还有玉树的一些考古工作,只是偶尔才回西安一趟,而且停留时间很短,邹卫鹏先生就恰好在我某次回到西安的第二天走进我的办公室。原来他一直通过省文物局了解着我的行程并要了电话,交谈后我才知道他所在的县到西安要坐两天的汽车,中途还要转车,他这已是第五次登门找我了。我忽然有些感动,问他怎么不打电话,他说从不认识,只是慕名拜访请教,那样做不礼貌。

当我看完他递给我的有关秦巴古盐道的简介材料后,我便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而且具有重大考古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课题。我很怀疑,一个非专业的基层文物工作者能否把这样一个历史久远且涉及领域广泛的重大课题研究透彻?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精力的保障?从简介材料看,这是需要一个专业的、强大的团队才可以完成的。但还是鉴于他的虔诚和执着,我谈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那之后,他不断地通过电话等方式与我谈着他所做的工作和一点一点的新发现,我也将我的一些盐业考古资料发给他,并就他的调研做一些竭尽所能的指导,包括盐业考古的方法、步骤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期间,我给了他近百万字的相关书籍,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很快读完,而且理解深刻,并就盐业考古和我国盐业发展史的问题不停地发问。

老实说,我对他的印象是从支持到厌烦,到感慨,再到敬佩而终成为至交的。在他的邀请下,我曾四次走进秦巴古盐道,后来还主动邀请了我国著名的盐业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一同前往。正是他的执着精神和扎实工作,镇坪古盐道于2011年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二十七个古遗址之一,被国家文物局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一书,2014年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食盐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和国力资源,历来都是被国家专控的,私盐的生产和贩运通过严酷的刑罚来禁止。秦巴地区峰壑连绵,江河纵横,地域广袤,人口稀少,国家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因此秦巴盐道既承载了民生所需,又为私盐的生产和贩运创造了条件,但史书少有记载。1949年后,随着民生条件的逐步改善,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盐道便逐渐被遗忘在了历史的风尘中。我想:如果没有邹卫鹏先生的艰苦劳动,这样一段辉煌的历史能否被发现?这么大范围的盐道在不断的现代化建设和自然冲刷中能否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得到保护?答案只有两种:也许会推迟数年,也许会永远湮灭。庆幸的是,《秦巴古盐道》以图文并茂的手法较为详实地记录了这一史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史学研究资料。这正是《秦巴古盐道》一书的价值所在,也是邹卫鹏先生对历史的贡献所在。

“没有物质的交流,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开始。”愿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去认知这段历史,去感悟这条盐道与一个民族的发展关系,去体味先民们所具有的那种民族精神。

 

张建林  

2018年3月

导语摘要

秦巴古盐道是蜿蜒于秦巴山区的贩盐通道,北连关中平原,西通巴蜀盆地,东接荆楚大地。它既是盐夫的谋生之道,也是信息传递之道、风俗交融之道、文化传播之道。本书作者长期在崇山峻岭间实地考察,探寻古盐道的开辟历史及价值,解读沿途的文化风情,力图展现盐道的艰险与沧桑,为我们揭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盐道真相。



作者简介

 邹卫鹏,笔名盐夫,陕西镇坪人,现任镇坪县文化馆、图书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在考察秦巴古盐道过程中,发现了我国眼盐泉和条商运盐道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一书,出版有《镇坪古盐道——穿越历史的生命线》《镇坪古盐道考察报告》等专著,发表文章近百篇。



目录
  章 被遗忘的秦巴古盐道


 古盐道所在的地理环境


 白鹿引泉的传说


 因盐而立的巫咸古国  


 故国兴衰皆因盐


第二章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


 纵横交错的秦巴古盐道


 上古盐都


 白色黄金


 聚盐迁徙


第三章 大宁盐业的前世今生


 以咸养脉


 煮卤为盐


 万灶盐烟


 运销管理


 川盐济楚


第四章 盐夫的百味人生


 盐道情仇


 盐工的苦难


 盐工的罢工斗争   


第五章 古盐道上的人文历史


 咸脉绵长


 盐道歌谣


 盐道拾荒


 盐味杂陈


 史海钩沉


第六章 重走秦巴古盐道


 盐道觅踪


 走近盐夫


 盐夫县长


 难以弥补的遗憾


后 记



内容摘要

秦巴古盐道是蜿蜒于秦巴山区的贩盐通道,北连关中平原,西通巴蜀盆地,东接荆楚大地。它既是盐夫的谋生之道,也是信息传递之道、风俗交融之道、文化传播之道。本书作者长期在崇山峻岭间实地考察,探寻古盐道的开辟历史及价值,解读沿途的文化风情,力图展现盐道的艰险与沧桑,为我们揭开隐藏在历史迷雾中的盐道真相。



主编推荐

 邹卫鹏,笔名盐夫,陕西镇坪人,现任镇坪县文化馆、图书馆馆长,文物管理所所长。在考察秦巴古盐道过程中,发现了我国眼盐泉和条商运盐道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录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一书,出版有《镇坪古盐道——穿越历史的生命线》《镇坪古盐道考察报告》等专著,发表文章近百篇。



精彩内容
 新的生产工艺的诞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国家碘盐供应的保障,使大宁这个沸腾了五千多年的盐都在1988年产盐1.6万吨后,燃尽了最后的一缕青烟,将它那伴着华夏前行的辉煌遗落在了巴山深处。白色黄金我们有过停水、停电、停气的恐慌和感受,却没有或很少有过无盐淡食的生活体验,那是因为我国现已发现的食盐储量即便不再有新的盐源产生,也足可供全国人民吃一百年。比比皆是而又取之不竭的廉价食盐让我们无须去拷问食盐的来历和它所带来的社会意义,这正如秦巴地区的盐运一样,从虞夏一直人力背挑食盐到20世纪70年代末却几乎没有文字记载。不难想象,假如我们今天停盐一年,那人类社会将是怎样的一种结果?我国盐资源分布之广、储量之大是令人惊叹的。
然而,在一切依赖于自然的远古,人们只能在自然的发现中去获取食盐,而那时所发现的能够被利用的盐泉又仅有大宁一处,可见食盐在当时是何等的弥足珍贵!虞夏之时,华夏民族主要集中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岭南尚为荒蛮不毛之地,而那时的巫国已是盐业大兴,远走秦巴了。纵观中国盐业史,较之大宁
泉盐,其他海盐、井盐、泉盐、矿盐的陆续发现和利用最早的也在商朝中期了,故而《尚书·禹贡》有“厥贡盐希”的记载,即那时就有了将盐作为贡品献给王公贵族的礼制,也就是说,那时的食盐还仅仅是一
种贡品。在食盐稀缺的古代,食盐的社会功能远远超出了货币,也远远超出了食盐商品属性的本身,而民间生活的用盐就自然贵于黄金了。
不知是历史的久远还是古代文字的有限,有关盐产、盐运的历史是疏于记载的。我们只能借助今天的调查和盐道遗迹并结合不同朝代的历史背景去还原它的历史,用盐夫们的见闻和亲历的盐运生活去评估秦巴古盐道的社会价值。毋庸置疑,制盐的出现产生了原始的工业,从而加速了异地经济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以盐为链条的新的社会结构,带动了社会各学科、
各领域的飞速发展,诞生了以盐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圈。
宝源山下卤水的发现,人们吃到了第一口盐,卤水开始运送到周边有限的地区。煎盐的出现扩大了可以获得食盐的地域,继而在以后的数百年间完成了通向陕南、关中、鄂西北、重庆,以及湖南、贵州、甘肃部分地区的盐道。在原始的生产力条件下,盐运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接力赛。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九·山货》中写道:“山内重冈叠,官盐运行不至,山民之肩挑背负,赴厂买盐者,冬春之间,日常数千人。”盐资源已遍及全国的清代尝有如此的盐运规模,历史上的盐运自是不难想象的了,难怪史料说大宁盐“利通秦楚,泽被汉唐”了。
夏商之前,食盐还只是专供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在向国王献礼或向大国的纳贡中,食盐则是最奢侈、
最昂贵的礼物。商以后,中国大地上又陆续发现了几处盐泉,食盐才进入了百姓之家。但好景不长,至周朝,依靠民众供养的贵族迅速发现了食盐这一财政蓝海,于是,周天子开始设立盐官。
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逐渐走向了成熟。随着各地盐源和海盐的发现,食盐开始普及,但其价格仍居高不下,因为巨大的盐业财政是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的。在列国竞争的战火中,产盐的地区和拥有盐源的国家依靠这项自然资源大发横财,一些商人也依靠这一资源而形成私有产业,平地暴富,有的甚至富可敌国。
食盐本身并无太大的价值,但可怕的是垄断。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和国力资源,管仲提出了“利出一
孔”的战略思想,并率先在齐国实行了对食盐的官方专营,开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食盐财政先河。《管子·轻重乙》篇言:“故善者不如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变食盐私有为国有,变盐利为垄断。此举从而大大增强了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达到了富国、弱民、抑商的多重目的。
《管子·海王》篇中说:国家征房屋税,人们会毁掉房屋;征树木税,人们会砍掉树木;征六畜税,人们会杀掉牲畜;征人口税,人们会拒绝生育。
P36-3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