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语文阅读丛书:百合花(短篇小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语文阅读丛书:百合花(短篇小说)

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15.7 5.6折 28 全新

库存357件

天津津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茹志鹃 /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6108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29317831

上书时间2024-12-14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常青树”

★ 风格隽永,魅力永远 

★ 统编语文教材中学阶段自主阅读图书

★ 版本完善,编校精良,注释详尽

茹志鹃的小说含蓄内敛而韵味悠长。她的前期作品如《百合花》,以清新、俊逸著称,而后期的作品,如茅盾所说,呈现为一种静夜箫声般的风格。茹志鹃不仅擅长用景物描写烘托感情,也善于利用自然意象,无论是百合花、白杨树,还是《一支古老的歌》中一再出现的松花江,都具有一种古典的美感。在情感上,她也表现得温柔敦厚,不会对人物做太严厉的批评,故事也大多用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的结局收尾。当个人被时代裹挟着,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她总是愿意深入到个体的内心,替他找出问题所在,给人物一个合适的位置。这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出于她内在的柔情和风骨。因此读她的小说,常常会被她的诗情所吸引。

把茹志鹃的小说集列入中学生阅读书目,是十分可喜的事。往广阔时代里读,可以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往心灵世界里读,可以了解个人的处境,理解人性。就人生和文学两方面来看,她的小说都是极好的典范。

 



作者简介

茹志鹃(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是当代著名作家。她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幼年跟随祖母寄居于两地的亲属家。祖母去世后,她又辗转于基督教会办的孤儿院、妇女补习学校、圣经学校,初中毕业于武康县中学。1943年,她随兄参加新四军,先为苏中公学学员,随后为部队文工团工作。1955年她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先后从事编辑和专业创作工作。这些经历也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茹志鹃的重要作品集有《关大妈》(1955)、《百合花》(1958)、《高高的白杨树》(1959)、《静静的产院》(1962)、《草原上的小路》(1982),以及《漫谈我的创作经历》(1983)、《母女漫游美利坚》(1986)。茹志鹃去世后,王安忆整理出版了她的自传体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2005)以及《茹志鹃日记(1947-1965)》(2006)。



目录

  


导读


 


黎明前的故事


百合花


高高的白杨树


春暖时节


静静的产院


三走严庄


同志之间


逝去的夜


剪辑错了的故事


草原上的小路


家务事


儿女情


一支古老的歌


 


知识链接



内容摘要

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常青树”


★ 风格隽永,魅力永远 


★ 统编语文教材中学阶段自主阅读图书


★ 版本完善,编校精良,注释详尽


茹志鹃的小说含蓄内敛而韵味悠长。她的前期作品如《百合花》,以清新、俊逸著称,而后期的作品,如茅盾所说,呈现为一种静夜箫声般的风格。茹志鹃不仅擅长用景物描写烘托感情,也善于利用自然意象,无论是百合花、白杨树,还是《一支古老的歌》中一再出现的松花江,都具有一种古典的美感。在情感上,她也表现得温柔敦厚,不会对人物做太严厉的批评,故事也大多用给人以光明和希望的结局收尾。当个人被时代裹挟着,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她总是愿意深入到个体的内心,替他找出问题所在,给人物一个合适的位置。这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出于她内在的柔情和风骨。因此读她的小说,常常会被她的诗情所吸引。


把茹志鹃的小说集列入中学生阅读书目,是十分可喜的事。往广阔时代里读,可以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往心灵世界里读,可以了解个人的处境,理解人性。就人生和文学两方面来看,她的小说都是极好的典范。


 



主编推荐

茹志鹃(1925-1998),曾用笔名阿如、初旭,是当代著名作家。她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幼年跟随祖母寄居于两地的亲属家。祖母去世后,她又辗转于基督教会办的孤儿院、妇女补习学校、圣经学校,初中毕业于武康县中学。1943年,她随兄参加新四军,先为苏中公学学员,随后为部队文工团工作。1955年她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先后从事编辑和专业创作工作。这些经历也反映在她的作品中。

茹志鹃的重要作品集有《关大妈》(1955)、《百合花》(1958)、《高高的白杨树》(1959)、《静静的产院》(1962)、《草原上的小路》(1982),以及《漫谈我的创作经历》(1983)、《母女漫游美利坚》(1986)。茹志鹃去世后,王安忆整理出版了她的自传体小说《她从那条路上来》(2005)以及《茹志鹃日记(1947-1965)》(2006)。



精彩内容

百合花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

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落下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

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落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儿,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没有赶上他,但双脚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我向他提出了休息一会儿后,自己便在做田界的石头上坐了下来。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把枪横搁在腿上,背向着我,好像没我这个人似的。凭经验,我晓得这一定又因为我是个女同志的缘故。女同志下连队,就有这些困难。我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拼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原来他还是我的同乡呢!

“在家时你干什么?”

“帮人拖毛竹。”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地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我又问:

“你多大了?”

“十九。”

“参加革命几年了?”

“一年。”

“你怎么参加革命的?”我问到这里自己觉得这不像是谈话,倒有些像审讯。不过我还是禁不住地要问。

“大军北撤时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后,共产党为了全国人民实现和平的愿望,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并忍痛撤出江南。但时隔不久,国民党竟背信撕毁“双十协定”,又向我中原、苏中等解放区大举进攻。我自己跟来的。”

“家里还有什么人呢?”

“娘,爹,弟弟妹妹,还有一个姑姑也住在我家里。”

“你还没娶媳妇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我还想问他有没有对象,但看到他这样子,只得把嘴里的话,又咽了下去。

两人闷坐了一会儿,他开始抬头看看天,又掉过来扫了我一眼,意思是在催我动身。

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这是我的不是,人家走路都没出一滴汗,为了我跟他说话,却害他出了这一头大汗,这都怪我了。

......



媒体评论

名人推荐(专业书评):

《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细致严密,同时也是富于节奏感的。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人物的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我以为这是我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使我满意,也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茅盾

茹志鹃是以一个新中国的新妇女的观点,来观察、研究、分析解放前后的中国妇女的。她抓住了故事里强烈而鲜明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也不放过她观察里的每一个动人的细腻和深刻的细节,而这每一个动人的细腻和深刻的细节,特别是关于妇女的,从一个女读者看来,仿佛是只有女作家才能写得如此深入,如此动人!……在年轻作家的队伍里,出了一个茹志鹃,作为一个女读者,我的喜欢和感激是很大的。

——————冰心

 

文学写作却是一项奇特的劳动,非同于物质生产,不仅为共同的需要主宰,还相当程度地依赖于个体的经验、感情、认识。在我母亲,无论身世、遭际、性格、气质,都决定她是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于是,她的写作几乎从开始起,就要处理一种紧张关系——个体与集体如何兼容并蓄,两相关照,而这胶着状态,后却也形成惟她独有的——以“风格”论似有不足,说是“世界观”又太重大,或者是心境吧!而且我以为,父亲的遭际一定间离了母亲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使她在宏大历史中偏于一隅,不得不自我面对,因而在史诗性的战争题材中,攫取了纤细的人和事,写成得茅盾先生称赞,日后几十年里收录为中学生语文教本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母亲的名字“茹志鹃”也被文学爱好者熟知,更重要的是,母亲在受鼓舞之下,开始成形自己的风格。然而,又一个悖论产生了,那就是她安身立命于写作的却正是遭怀疑,甚至生出固定的词组:“家务事”“儿女情”。上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文学的发轫阶段,母亲专以这种批评为题目写作两篇小说:《家务事》和《儿女情》,是为自己平反,也是替“家务事,儿女情”正名。但其实,即便在那个严格规范私人情感的日子,母亲以及她的同辈人依然透露出专属他们自身拥有的表情,除去字里行间不经意的渗漏,亦有完整的篇幅,穿越主流落脚边缘,独立于时代的忽略之中。

————王安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