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书籍,24小时发货,可开发票。
¥ 78.1 8.2折 ¥ 95 全新
库存44件
作者唐于平,宿树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26643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5元
货号29493046
上书时间2024-11-27
中药资源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中药资源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近年来,随着中药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资源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日益完善,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实现中药资源的科学生产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与应用价值。
本教材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三大部分。部分即章绪论,阐述了中药资源化学的概念与范畴、形成与发展、研究任务与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使学生对本学科的整体概念、主要内容有基本认识与了解。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到第四章,以中药资源化学成分为主线,揭示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规律及分布特征、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及主要类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不同类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品种,阐明其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动态积累与分布规律、生产与加工过程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生物转化与化学转化特征,进而揭示中药资源中各类化学物质的可利用价值,为经济有效、科学合理、全面综合地利用中药资源化学成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重要参考。
本教材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教材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农林院校等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同时亦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本教材主要由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从事中药资源化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参与编写,由唐于平、宿树兰主编。章由唐于平、宿树兰编写,第二章由殷军编写,第三章由李会军、沈志滨编写,第四章由邓雁如、李娜、吴德玲、陈艳琰、赵明、唐于平、宿树兰编写,第五章由邓雁如、史辑、代丽萍、刘玉红、闫婕、李军、李娜、李会军、吴德玲、陈杰、陈艳琰、欧阳文、周桂芬、周媛媛、赵明、殷军、唐于平、麻兵继、宿树兰编写,第六章由邓雁如编写,第七章由赵钟祥编写(各章以姓氏笔画为序)。全书由段金廒主审,唐于平、宿树兰统一审改定稿。本教材的主要编写人员在其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而确保了各章节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制药等专业规划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编委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在编写过程中黄璐琦院士和段金廒教授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由于中药资源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内容广泛,而且发展迅速,有些理论和技术目前尚不完全成熟,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本教材的修订和完善。
编委会
2022 年2 月
本次编写将依据2012年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在专业定位、体系建设、内容安排上,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在保持和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融入,秉承“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的原则来构建教材体系,以促进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发展,满足培养特色中药人才的需求。同时,同步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本专业首套融合教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2000年在中国药科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两年,2002年6月博士后出站,到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肿瘤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在世界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家George R. Pettit教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生物与微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探索研究。2006年作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到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工作,主要围绕中药药效物质开展相关研究。
章 绪论 /1
节 中药资源化学的概念与范畴 /1
一、 中药资源化学的概念与性质 /1
二、 中药资源化学的内涵与外延 /2
第二节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2
一、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的形成 /3
二、 中药资源化学学科的发展 /4
第三节 中药资源化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 /4
一、 研究任务 /4
二、 研究内容 /5
第四节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 /9
一、 遵循自然资源基本规律,科学合理地生产中药资源 / 10
二、 集成多元适宜技术,提升中药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 11
三、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循环利用 / 12
第二章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类型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14
节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类型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14
一、 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类型 / 14
二、 各类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 15
第二节 药用动物资源化学成分类型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33
一、 药用动物资源化学成分类型 / 34
二、 各类药用动物资源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 35
第三章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38
节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38
一、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 38
二、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 41
第二节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46
一、 理化鉴定 / 46
二、 波谱鉴定 / 47
第三节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动态积累与分析评价方法 /57
一、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动态积累与评价的意义 / 57
二、 影响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积累的主要因素 / 57
三、 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中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59
第四节 生物转化技术 /66
一、 非水相生物转化技术 / 67
二、 环糊精包合技术 / 67
三、 变压生物转化技术 / 67
四、 固定化技术 / 67
五、 离子液体原位酶解技术 / 68
六、 联合生物加工技术 / 68
七、 干发酵技术 / 69
八、 好氧堆肥技术 / 69
第四章 中药资源化学成分的主要类型 70
节 基于初生代谢的中药资源化学成分 /70
一、 糖类 / 70
二、 氨基酸、肽及蛋白质类 / 76
三、 脂类 / 81
第二节 基于次生代谢的中药资源化学成分 /84
一、 脂肪酸及其酯类 / 84
二、 苯丙素类 / 87
三、 酚酸类 /106
四、 醌类 /111
五、 黄酮类 /126
六、 鞣质类 /149
七、 萜类 /159
八、 甾体类 /204
九、 生物碱类 /229
第五章 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 248
节 藻类中药资源化学 /248
一、 藻类中药资源化学概述 /248
二、 藻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250
海藻 /250
第二节 真菌类中药资源化学 /253
一、 真菌类中药资源化学概述 /253
二、 真菌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257
冬虫夏草 /257
灵芝 /260
茯苓 /262
第三节 蕨类中药资源化学 /265
一、 蕨类中药资源化学概述 /266
二、 蕨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268
卷柏 /268
第四节 裸子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 /271
一、 裸子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概述 /271
二、 裸子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273
银杏叶 /273
麻黄 /280
第五节 被子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 /285
一、 被子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概述 /285
二、 被子植物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287
桑叶 /287
大黄 /292
芡实 /295
黄连 /298
芍药 /303
牡丹皮 /307
淫羊藿 /311
五味子 /315
板蓝根 /322
杜仲 /328
山楂 /333
甘草 /337
黄芪 /343
大枣 /348
人参 /353
三七 /362
刺五加 /366
当归 /369
白芷 /375
柴胡 /378
丹参 /383
黄芩 /391
冬凌草 /395
肉苁蓉 /398
地黄 /402
金银花 /405
罗汉果 /409
菊花 /411
青蒿 /416
麦冬 /419
第六章 动物类中药资源化学 429
节 药用动物资源化学研究概论 /429
一、 药用动物资源化学成分及分布 /429
二、 珍稀动物类中药的替代资源研究 /436
第二节 动物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437
水蛭 /437
斑蝥 /439
珍珠 /441
蟾酥 /443
鹿茸 /445
牛黄 /448
水牛角 /450
阿胶 /451
第七章 矿物类中药资源化学 453
节 矿物类中药资源化学概论 /453
一、 药用矿物资源化学类型 /453
二、 药用矿物资源的分布特点 /454
三、 药用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55
第二节 矿物类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实例 /455
石膏 /455
自然铜 /456
芒硝 /457
炉甘石 /458
滑石 /459
白矾 /459
朱砂 /460
雄黄 /461
砒霜 /461
龙骨 /462
本次编写将依据2012年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要求,在专业定位、体系建设、内容安排上,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在保持和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的前提下,重视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融入,秉承“精化基础理论、优化专业知识、强化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的原则来构建教材体系,以促进中药理论和实践的整体发展,满足培养特色中药人才的需求。同时,同步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打造本专业首套融合教材,实现我社教材与其他竞争社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2000年在中国药科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两年,2002年6月博士后出站,到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肿瘤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在世界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家George R. Pettit教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生物与微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探索研究。2006年作为引进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到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工作,主要围绕中药药效物质开展相关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