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中国日记文学理论研究刘中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中国日记文学理论研究刘中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小时内发货,可开发票

61.5 4.8折 128 全新

库存59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中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89198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270261

上书时间2024-08-26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中黎(1970-),男,湖南武冈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负责人,师从我国母语写作教育专家、著名语文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潘新和教授。主要研究母语写作教育、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各体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出版学术专著和主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市(省)级重点及一般项目共计4项,主研2项。学术专著《中国20世纪日札写作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获重庆市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东岳论丛》、《课程·教材?教法》等重要报刊发表有影响的学术文章20多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多篇。

目录
别具特色的中国文论研究——《中国日记文学理论研究》序  张全之
前言
**章  绪论
第二章  唐宋时期的日记文学观
  概述
  **节  苏轼的日记文学观——从单则日记《记承天寺夜游》谈起
  第二节  黄庭坚的日记文学观——从日常生活日记《宜州家乘》谈起
  第三节  陆游的日记文学观——从行记类日记《入蜀记》谈起
  第四节  两宋朝臣的日记文学观——从李纲、王安石、周必大的军政时事日记谈起
  第五节  唐宋时的日记类别及其文学叙写观
第三章  金元明清时期的日记文学观
  概述
  **节  徐霞客的日记文学观——从记游专题日记汇编《徐霞客游记》谈起
  第二节  清代文论与清代学人日记——以读书札记类日记《越缦堂日记》为中心
  第三节  **需求与日记新变——从晚清使西日记谈起
  第四节  金元明清时的日记嬗变及其文学叙写观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日记文学观
  概述
  **节  民国作家关于“日记文学”的争议探析
  第二节  一位新文学倡导者的日记撰述观探析——以《胡适留学日记》为考察对象
  第三节  朱光潜对日记写作与想象力发展的论断探析
  第四节  民国日记文论的主要成就
第五章  新中国的日记文学观
  概述
  **节  日记里的“延安保卫战”——解放初作家杜鹏程的日记叙写观
  第二节  陈诗观风:极左年代的日记文学观——以《吴宓日记续编》(1966-1974)为考察对象
  第三节  日记与母语写作教育体系的重构——从世纪初的“作文说谎”论调谈起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日记叙写观及写作教育观
第六章  结语:中国日记文学发展简史及其基本观念
参考文献
后记  感怀学术路上的偶然和必然

内容摘要
自汉初王世奉日记牍出土以来的两千多年间,日记一直是我国很好传统、实际效用很大,但又常常被轻视、相关理论研究也极为薄弱的写作样式和治学方法之一;期间,我国累积的日记文论资料很好丰富,且成就非凡,但零散、杂乱,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也一直缺乏系统的辑录、校勘和整理。

《中国日记文学理论研究》运用当代人本主义哲学、文艺学对话理论、言语生命动力学母语写作理论等前沿学术思想,对我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家、教育家等有心人士的日记写作和日记写作教育实践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视,对其经验、看法、观念和针对经典日记文本的读后感等资料予以辑录、校勘、整理和钩沉,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中国日记文学理论,这弥补了我国传统文论体系的一个空白(或薄弱地带),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研究与建设的重要进展。

精彩内容
自西汉初年王世奉日记牍(我国现存完好的最早日记)以来的两千多年间,日记一直是我国最传统、实际效用极大,但又常被轻视、相关理论研究也极为薄弱的写作样式和治学方法之一。两千多年间,我国累积的日记文论资料极为丰富,且成就非凡,但是零散、杂乱,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注意,也一直缺乏系统的辑录、校勘和整理。本书运用当代人本主义哲学、文艺学对话理论、言语生命动力学母语写作理论等前沿思想,对中国历代文人、学者、作家、教育家的日记写作和日记写作教育实践进行系统全面的审视,对他们的经验、看法、观念及针对经典日记文本的读后感等资料予以辑录、校勘、整理和钩沉,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中国日记文学理论,这可以让传统的日记文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价值和魅力。其意义有三:第一,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第二,有填补研究空白(或薄弱地带)的学术初创价值,本书探讨的不是学科前沿研究问题,也不是热点问题,但它是一项初创性研究;第三,辑录、校对、整理我国自西汉王世奉日记牍以来两千多年间的日记文论资料,文献上具有“拯亡救失”的现实价值。

媒体评论
以史为鉴、缘史立论,在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和寻绎规律的基础上试图建构起中国日记文学理论,努力让我国传统的日记文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价值和魅力。    本书的研究还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笔者阐明的新观点,总结和提炼的历代学人、作家、教育家开展日记写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可以用于我**语写作教育体系的重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