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1952-2022华霞虹同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1952-2022华霞虹同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79.2 4.7折 168 全新

库存8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华霞虹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6502824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11748764

上书时间2024-06-28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郑时龄

 上篇 1951-1977年 教学生产一体化

 1951-1958年 傅信祁:早期校园建筑和同济新村设计

 1952-1957年 唐云祥:设计院的初创和建筑系早期教学

 1953-1971年 王季卿:建筑工程设计处与文化广场声学设计

 1957-1959年 吴定玮:杭州华侨饭店竞赛和同济大学大礼堂方案设计

 1957-1974年 戴复东:杭州华侨饭店设计竞赛与四平大楼项目

 1956-1977年 张为诚:同济大学建筑系的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

 1958-1959年 朱谋隆/郁操政/陈琦/贾瑞云/路秉杰:去北京参加“十大建筑”设计

 1960-1961年 王爱珠:半工半读参与梅岭一号工程

 1959-1974年 刘佐鸿:长江轮的舾装设计和“五七”钢铁连

 1952-1976年 李道钦:建筑实习和向苏联专家学习工业建筑

 1960-1961年 赵秀恒:上海3000人歌剧院观众厅研究

 1960-1962年 朱亚新:小面积独门独户住宅设计与相关研究

 1960-1965年 朱亚新:从西山规划到花港茶室

 1964-1965年 刘仲:花港茶室项目

 1969-1977年 姚大镒/周伟民/范舍金:“五七”公社设计、教学和“小三线”建设

 1969-1976年 黄鼎业:上钢一厂生产实践和“五七”公社教学

 中篇 1978-2000年 市场化改革

 1977-1980年 朱德跃:建筑工程班

 1980-1983年 薛求理: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影棚

 1983-1984年 黄鼎业:“433’经济承包制与设计室民主选举

 1983年 顾如珍:设计院新大楼设计

 1984-2010年 李维祥:从贸海宾馆到上海世博会的给排水设计与施工协调

 1986-1990年 刘佐鸿:成立院务委员会和打破大锅饭

 1985-1990年 姚大镒:全面质量管理系统(TQC)

 1987-2018年 贾坚:从地铁设计室到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院

 1988-2017年 周雅瑾:从手工管理到档案系统管理

 1991-2000年 朱德跃:从电算室到云平台

 1993-1997年 陆凤翔/王爱珠:杭州市政府大楼

 1990-1998年 宋宝曙/孙品华:综合设计室的生产管理

 1994-2001年 周伟民:从设计院院外部到集团多分院的管理

 1993-2001年 顾国维:从同济科技实业股份公司到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1996-2001年 李永盛:从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到同济设计集团

 1996-2000年 赵颖:北京冠城园现场设计及华东疗养院项目

 1995-1998年 卢济威/顾如珍: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和下沉广场建筑设计

 下篇 2001-2022年 新时代新机遇

 1998-2006年 王健:集团化发展的内外契机、科研体系与人才培养

 1998-2017年 丁洁民:集团化的经营和管理

 1998-2013年 郑时龄:南京路步行街、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和2010上海世博会

 1996-2018年 常青: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的研究与实践

 2003-2021年 伍江:上海城市更新迭代中的同济设计与研究

 1998-2010年 曾群:国宾馆芳菲苑和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

 2000-2018年 李麟学:从杭州市民中心到建筑热力学

 2001-2018年 陈小龙:同济大学综合楼与嘉定校区的建设

 2002-2006年 张斌:同济大学校园建筑设计及个人实践的成长

 2000-2018年 毛继传:从生产经营室到市场品牌运营中心

 2001-2010年 张洛先/俞蕴洁: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c)到三证合一的质量管理变迁

 2001-2018年 张洛先/俞蕴洁:评奖创优和TJAD培训学院

 2007-2018年 邹子敬:从项目管理到集团经营

 1996-2008年 王文胜:同济设计集团三院,教育建筑及校园规划设计

 1995-2018年 江立敏:设计四院,城市公建和教育文体建筑的设计

 2005-2018年 吴志强:创新型大学与协同创新实践

 2001-2020年 李振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协同发展

 2004-2009年 吴长福:都市院的建立与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设计

 2005-2018年 谢振宇:都市院管理与校园建筑改造

 2005-2010年 汤朔宁: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馆与汶川地震援建

 1986-2018年 任力之:非盟会议中心和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的设计

 2001-2018年 曾明根:椒江二桥,泰州长江大桥和云南保山综合管廊

 2001-2010年 章明:原作设计工作室、历史建筑改造与城市公共空间再生

 2005-2018年 李立:若本建筑工作室,文化建筑和博物馆

 2001-2018年 巢斯:上海中心的结构设计与施工

 2005-2018年 夏林:从杭州市民中心到上海中心的电气设计

 2008-2017年 刘毅/归谈纯:上海中心的技术创新

 2011-2018年 周建峰:TJAD信息系统建设历程

 2004-2018年 姚启明: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

 2015-2018年 袁烽:大型设计院的数字建造未来

 2018-2021年 汤朔宁:新的国家战略和形势下同济设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0-2021年 李翔宁:国际建筑视野中同济设计的传统与未来

 访谈合影

 附表 同济大学建筑类学科和机构滑革

 后记 华霞虹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本访谈录。同济大学建筑系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至今已有70年历史。本书集结60余位与同济设计院相关的院士、教授、大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访谈的记述,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现了同济设计院70年的发展历程。本书对梳理同济建筑学人文脉以及更进一步擦亮“同济设计”品牌,意义重大且深远。历史亲历者的叙述是一种难能可贵且充满生命力的史料,可以补充史书所缺乏的个人化、过程性、不同角度的细节和立场,虽然可能有记忆偏差和主观片面性,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