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吴湖帆书画鉴藏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吴湖帆书画鉴藏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162.2 6.1折 26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博物馆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25577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68元

货号11039104

上书时间2024-06-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上海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综合类博物馆,其中书画、青铜器、瓷器等是其重要藏品,也最具有特色,同时该馆还经常与海内外多家博物馆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展览及研究活动,出版了许多学术书籍,是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学术性的单位。

目录
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奠基者——吴湖帆与20世纪上半叶的书画鉴藏活动
吴湖帆书画鉴定贡献续谈
从吴湖帆的题跋谈其鉴定问题
谈谈我对吴湖帆古书画鉴定思路与方法的一点体会
实证为据——吴湖帆书画鉴定的卓越贡献
试析吴湖帆眼中的绘画“正派”与品赏标准
《湖帆画跋》与鉴定方法
湖帆远影——从吴湖帆题跋品读其鉴藏文化与思想
吴大潋书画鉴藏与流散考略
文物征集·保护的典范——《清季七十二状元扇册》
阅读吴湖帆:画内与画外
梅景书屋中的清宫旧藏书画
仇英《职贡图》卷流传考略
吴湖帆鉴藏恽南田
四欧堂碑帖观后记——兼及吴湖帆之书法观与收藏观
记吴湖帆先生鉴赏——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的几件轶事
吴湖帆与雷峰塔出土《宝箧印经》
吴湖帆鉴藏中的苏州文脉
一段由吴大潋访碑而绵延至今的金石学因缘
吴湖帆在美国的大弟子王季迁
梅景书屋门人赵公绂生平事迹钩沉
吴湖帆和他的收藏圈朋友
装潢圣手刘定之——从吴湖帆等合作《刘定之像》谈起
梅景秘色二题:摹古、鉴识
近代绘画史上不应忘却的一页
——浅论近代活跃在上海画坛的传统派绘画及吴湖帆的艺术贡献
北宋郭熙《幽谷图》与吴湖帆临《幽谷图》
词人吴湖帆
吴湖帆生平史料及其相关研究
跟随吴湖帆先生学艺的那些日子
吴湖帆绘画对“江南逸格”的鉴赏与取法
皋庑吴氏的财富
倩庵写《梅花图》四□(特殊字体)
我心目中的太老师
吴湖帆座谈录音整理
2015年上海博物馆“吴湖帆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综述

内容摘要
近现代书画鉴定学科的奠基者

——吴湖帆与20世纪上半叶的书画鉴藏活动

凌利中(上海博物馆)

20世纪之中国,无论是传统文人的价值观,还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状况,皆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期间,欧风东渐,古今交汇,诸般思潮应运而生,体现于古代书画鉴定领域,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画学研究,亦有融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趋势,系现今美术史学科形成与独立之转按。因此,总结、梳理其间得失利弊,其迫切性与重要性,在当下尤显突出。

可以说,主要活动于20世纪上半叶,集创作、鉴藏与研究三位一体的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1894-1968)之成就,不仅于其同辈中属佼佼者,其核心地位与巨大影响,更如王时敏(1592-1680)于清初画坛之情形[1。研究吴氏其人及其一生之鉴藏活动,对于联结、夯实20世纪上半叶古书画流传聚散史实细节,理解、厘清百年间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演变脉络,其特殊价值不言而喻。本文以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为基础,从吴湖帆与20世纪上半叶的公私鉴藏、吴氏本人的鉴藏活动及其画学审美思想与当今书画鉴定学科的关系等三方面试作梳理与探讨,敬请方家教正  一一

20世纪上半叶之际的大规模文物聚散,是当今海内外各大公私收藏机构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海上吴湖帆为代表的古书画鉴定家,恰逢其时地见证并经历了这个历史性的聚散整合,所达到的卓越鉴赏水平更与这个特殊时代密不可分。植理中国古书画鉴藏史,宫廷与民间,自12世纪以来,始终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唐宋主要围绕宫廷展开,元代(1279-1368)以降,随着文人画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引导了其后包括明、清两大收藏主体,即皇家与士大夫的产生。其中,明代(1368-164)主要围绕私家鉴藏,尤以江南一带士大夫为主,而宦官、宗室与富商的涌入,亦成为明代鉴藏的一大特色。明代中晚期的士大夫以及书画鉴藏家,则构成了整个明代的蔬士流与中呕如本展吴湖帆旧藏赵雍《青影红心图》轴系文徽明、项元汴递藏珍品。

而明末清初至乾隆以前的书画收藏,也延续了明代围绕士大夫、书画家与收藏家而展开的特点,尤于清初最为活跃,而书画商之鉴藏活动几乎亦与文人士大夫平分秋色。鼎革易祚后,江南藏品开始大量流向北方,收藏重心呈自南转北之势。此时崛起的一大批寓居京城的高官文人藏家,在文物北移并最终归入乾隆内廷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吴湖帆题己藏吴伟《铁笛图》卷所言“旧藏真定梁氏(梁清标),旋入乾隆内府”等。相对而言,此期的民间鉴藏活动则有衰微迹象,然如北京琉璃厂等文物市场肇兴,并于乾隆时期趋于繁盛,大量古玩商聚集于此,为一些文人鉴藏家提供了收藏机会,如吴湖帆旧藏南宋《晚景图》轴曾为阮元(1764-1849)于民间所获;宫中所藏,亦有部分为帝王赐予宗室成员、大臣,为之后的外流埋下了伏笔比加早踟如口蔬字来苦《行书多景楼诗》册、葛长庚《草书足轩铭》卷(故宫博物院藏),元赵孟頫《行书兰亭序》卷、鲜于枢《行书张文贞行状稿》卷

(皆藏于台北兰千山馆),清王原祁《仿梅道人山水图》轴(赐相国英和;本展)及吴氏所题赵孟频《行书二赞二诗》卷(故宫博物院藏)等,皆属乾隆至光绪间诸帝赐出者。对此,吴氏亦屡有指出,“乾隆时藏成邸(永理)诒晋斋,后归荣邸(绵忆),再归定邸(载铨)。定邸为仁宗(嘉庆颙琰)少子,仁宗最爱之,分府时宫中旧藏所得独多”(题己藏赵孟频《行书兰亭叙》卷)[2],“光绪间,与孝钦皇后临本一幅同时赐吾乡潘文勤公(潘祖荫)”(题己藏汤叔雅(传)《梅花双雀图》轴)[3]等。

这种相对较为集中的情形直至晚清宣告结束。道光二十年(1840)以降,清廷腐败,战争频仍,宫廷藏品最后一次大量流入民间,甚至转向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海外公私收藏机构。比如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洗劫宫廷和圆.......

 



精彩内容
《吴湖帆书画鉴藏研讨会论文集》系2015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研讨会后形成的论文集。收录专家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涉及吴湖帆的鉴藏、交游、创作、绘画、词学多方面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撰写的人员不但有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专业机构的研究员,也有吴湖帆的后人、弟子,他们的记述对认识吴湖帆的艺术与经历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也从多个角度详细剖析了这位海派艺术大家的艺术历程与成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