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实用主义社会学:中法学者对谈(法)傅兰思(Florence Padovani),鞠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实用主义社会学:中法学者对谈(法)傅兰思(Florence Padovani),鞠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47.3 6.1折 78 全新

仅1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傅兰思(Florence Padovani),鞠熙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14677

出版时间2023-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3065638

上书时间2024-06-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傅高思(Florence Padovani), 现任法国巴黎一大教授。先后获得中文、国际关系与中国现代史学位,曾于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一约翰斯征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处任职。2018- 2021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中法中心主任。主要关注三峡移民和城市建设.人口迁移等问题,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鞠熙,四川广元人,I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先后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EHESS)、法国远东学院( EFEO )等处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研究领城集中于北京地区的仪式组织与乡土信仰方面。长期进行中法合作“北京内城寺庙碑刻与社会史”研究,合作出版《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多卷本。



目录

从自在实践到自觉的方法——实用主义社会学的中法对谈

  杂居实用主义社会学研究——日内瓦占屋运动的吸收及嬗变

  从历史视角解构实用主义社会学——以日内瓦占屋运动研究为例

  应对环境风险的过渡——身处国家制定的沿海防洪计划下的居民们(法国圣米歇尔山海湾)

  实用主义社会学和在中国的借鉴——基于对德维诺和傅蘭思教授文章的讨论

  中法教育中被规训的孩子及其道德能动性——实用主义社会学视角的若干思考

  世俗化教育的神圣性基础在哪里?

  观察上海郊区游戏厅——借助实用主义社会学,重新思考童年社会学

  迈向非教育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童年研究——对贾清源文章的回应

  和“依标准治理”的转变——“关于量值范畴、协约和介入的实用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价值多元情境下的社会秩序何以可能?

词汇译名

专家学者简介



内容摘要

从自在实践到自觉的方法

——实用主义社会学的中法对谈

何蓉

本书是一本中法学者的精彩对谈。诸位作者,法方的德维诺教授、罗知北教授、马佩力教授、贾清源博士、傅蘭思教授,与中方的谢立中教授、赵炜教授、严飞副教授、渠敬东教授、韩嘉玲教授等均属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地理学、城市环境等相关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专家,既有丰厚的研究积淀,又有新锐的研究角度。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本书昭示着,实用主义社会学再度关注中国的实践与学术发展。

一实用主义在中国:一百年间的往复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实用主义思想有天然的接近,如,尊重事实,注重实际,不在终极问题上纠结争论,一方面,无论是否存在上帝、上帝叫什么名字等,都不过多挂念,只需证明理念对具体生活目标有价值;另一方面,无论什么立场、无论多大价值,任何神、仙、佛、圣都应劝人为善,任何人应有均等的机会,遵从人伦规范、履行个体职责。简言之,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智慧关乎“生活”,自己好好活、也让别人活。

当然,作为一种态度的实用主义,与作为一种方法的现代实用主义哲学之间,既有丝丝关联,又有相当大的不同。实际上,1910年代末期,实用主义哲学曾经来到中国,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19年4月30日下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乘船抵达上海,其后的两年又三个月中,这一意外延长的旅行成为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全面宣讲的机会。在杜威到中国之前,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胡适便在《新青年》上撰文介绍实用主义的渊源、代表人物与核心思想,陶行知发表了专门介绍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文章,为杜威来华做了很好的“预热”。

在中国的两年三个月时间里,杜威见证了热火朝天的五四青年运动,足迹遍布十余个省,进行多场巡回演讲,从社会政治、教育学、伦理学等角度系统介绍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演讲内容发表在各地报刊上,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汇集成《杜威五大演讲》,多次重印,影响极为广泛。杜威来华的时候,他的中国学生胡适、蒋梦麟、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陈鹤琴等均已在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开创出一片新局面,从不同方面实践并推进了实用主义思想。更难得的是,杜威受到政治家孙中山,不同路线的思想家梁启超、陈独秀等的一致好评,可以说,在“五四”前后来华的外国思想家当中,杜威及其实用主义的影响之大是超乎其他人之上的,为当时的反思传统、开启民智、塑造现代科学、民主与教育的愿景奠定了重要基础(顾红亮,2019;张宝贵,2001)。

进而,中国社会学在诞生之初,便与实用主义哲学及社会学有明确的关联。与实用主义关系密切的芝加哥社会学对新兴的中国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1933年,芝加哥大学的派克(R.E.Park)教授来燕京大学讲学,讲授代表其实用主义社会学的都市调查,为欣欣向荣的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带来了人文区位学方法。当时执掌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吴文藻对实用主义社会学的研究颇有心得,指出芝加哥社会学所创社区研究,比一般社会调查要深入且具有批判精神之处,在于社区研究不仅要描写、记录事情,还要说明事实内涵之“意义”,侧重对于事实的“解释”,借此可以对都市社会的种种现象做专门的研究[吴文藻,(1935)1990]。其后,燕京大学社会学会编辑了《派克社……



精彩内容

本书是首次面向中国读者介绍法国实用主义社会学流派的论文集,它源于2019年5月在北师大社会学院举办的为期一周的“法国实用主义社会学”研讨会,收录了会议中发表的五篇代表性论文,同时也邀请中国知名学者撰写了相应的回应性文章。本书以何荣教授的中法社会学发展历程导论作为开篇,由来自两国的14位学者围绕5个议题进行专题论述与讨论。这5个议题分别是:价值多元情境下的社会秩序、以日内瓦占屋运动为例的占居研究、环境风险研究、世俗化教育与孩子的道德能动性,以及流动儿童童年研究。长期以来,中国学界对法国社会学的最新进展缺乏了解,本书部分地弥补了这一缺憾。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