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抽选的复兴王绍光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抽选的复兴王绍光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42.4 4.8折 89 全新

库存105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绍光主编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09017067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9元

货号12864223

上书时间2024-06-2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关于主编

王绍光,山东荣成人。大学法学学士(1982),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硕士(1984),美国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1990)。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1990—2000),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2000—2017),以及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7—2020),现为华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聘研究员(2020年至今)。已出版中英文专著、合著、译著40余种,并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百篇。



目录

总序

 

王绍光

引言:失而复得的民主利器

 

理查德·G.马尔干

作为民主选拔手段的抽签

 

弗雷德里克·恩格斯塔德

通过抽签分配政治职位

 

 

休伯图斯·布克斯坦

恢复政治理性的随机性:一种随机民主理论的诸要素

 

依维斯·辛默

随机遴选、共和自治与协商民主

 

约翰·费雷约翰

公民大会模式

 

奥利弗·道莱恩

古代智慧与现代困境:政局稳固与随机遴选公民

 

吉尔·德拉诺伊奥利弗·道莱恩彼得·斯通

作为民主制度的抽签

 

菲利普·佩蒂

代表:回应与标示

 

亚历克斯·扎卡拉斯

抽签与民主代表:一个温和建议

 

海伦·兰德摩尔

伯克与反联邦党人之间:一个描绘性代表的认知论

 

海伦·兰德摩尔

是的,我们可以(补回来):对批评的回应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抽选,一个失而复得的民主机制。“抽选”即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拔代表或官员,原本是古代雅典民主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曾在罗马共和国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政治生活中广泛运用。一直到18世纪末,西方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抽选是民主制的特征,而选举是寡头制或贵族制的特征。然而,从19世纪开始,抽选与民主绵延两千多年的关系被割断了,取而代之的是选举变成了民主的标志。近四十年来,以选举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越来越陷入“寡头统治的铁律”困境,本已失传的抽选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世界各地出现了一系列对抽选型民主的新探索,抽选民主正在复兴。本书的作者们跳出主流民主理论的无形紧箍咒,探究在现代条件下重新启用抽选这个民主利器的必要性与适用性。抽选可以从哪些方面弥补以选举为特征的代议民主弊端?抽选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更高质量的代表性?抽选与协商如何结合?抽选具有何种认识论价值?抽选适用于哪些领域?哪些层级?抽选机构的协商结果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它们是只有参考价值,还是也应有约束力?尽管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致力于挖掘抽选的民主潜能。而抽选民主的政治潜能恰恰在于,它可以释放现代人对民主的想象力。

精彩内容

“抽选”即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拔代表或官员,原本是古代雅典政治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罗马共和国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也曾在其政治生活中广泛运用抽选,以防止政治权力被少数豪强把持。抽选可以从哪些方面弥补以选举为特征的代议民主的弊端?抽选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代表性?抽选与商议应如何结合?从认识论角度看,抽选有何种价值?抽选适用于哪些领域?只是特定领域,还是可以适用于所有袂策领域?抽选适用于哪些层级?只是基层、地区、全国,还是也包括像欧盟那样的超国家组织?抽选机构商议的结果应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政府最终诀策?它们是只具有参考价值,还是也应具有约束力?这些都是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尽管他们看法不尽相同,但努力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即必须进一步开发抽选的潜能。总之,人类的政治生活也许无法实现完全的理性化,最深刻的理性或许在于理解理性的局限性,进而理解何时放弃理性才是理性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