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董守良,谭元亨著西苑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董守良,谭元亨著西苑出版社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24 6.0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董守良,谭元亨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515102955

出版时间2011-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7824014

上书时间2024-06-06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子

 章 永恒的放逐

 第二章 拳击手与生意经

 第三章 黑斯学校

 第四章 离家远行

 第五章 新大陆

 第六章 掷骰子、玩扑克牌和枪法

 第七章 闯自己的世界

 第八章 见义勇为

 第九章 马老板

 第十章 加入同盟会

 第十一章 孙中山的洋保镖

 第十二章 埃德蒙顿房地产经纪新星

 第十三章 衣锦还乡

 第十四章 华侨讨袁敢死先锋队

 第十五章 欧洲战场

 第十六章 华工营

 第十七章 凯旋归来

 第十八章 孙中山的上校副官――马坤

 第十九章 铁甲列车之战

 第二十章 “双枪将”

 第二十一章 民族独立与人的尊严

 第二十二章 忠肝义胆

 第二十三章 海关危机和商团叛乱

 第二十四章 孙中山逝世

 第二十五章 马坤将军

 第二十六章 重庆大轰炸

 第二十七章 日军毒气战证据

 第二十八章 色诱收买

 第二十九章 营救宋庆龄

 第三十章 赤柱集中营

 第三十一章 浪漫传奇

 第三十二章 历尽劫波

 尾声

 余音

 从创作《双枪将军马坤》说起(代后记)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这是1923年的春天。
  作为推翻千年帝制,实行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的广州,这一年的春天更是气象万千。火红木棉树,在还没来得及长出绿叶之际,便高高擎起了一朵又一朵似火焰一般燃烧的红花。千朵万朵,令广州的上空,又似五仙降临,为百姓显示吉祥的古时一般,漫飘着彩色的祥云,热烈、欢快,令人迷醉,倒映在清澈如许的珠江水面上,更是五彩缤纷、流光溢彩。这些年,广州似乎年年都是战火、骚乱,今年,终于迎来了如此温馨、祥和的岁月。
  曾在大东门外农村试验者设立的大元帅府,已经确定迁往珠江南岸,颇有几分气势的士敏土厂。就任非常大元帅的孙中山先生,终于有一个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指挥中心了。孙夫人,也将很快从上海赶回来。
  自从1917年,张勋复辟,试图把溥仪再推出来当皇帝以继大统,闹了个众叛亲离,以失败告终。段祺瑞以“再造共和”之名,任国务总理,重掌北京大权,可他却拒绝恢复国会与《临时约法》。孙中山拍案而起,指责段总理“假共和之祸犹甚于真复辟”,号召恢复国会,维护《临时约法》。于是,一批拥护孙中山的国会议员,尤其是广东的邹鲁、伍廷芳、郭宝慈等组织起来,南下广州以“护法”,由于不足法定人数,便召开了非常国会,决定成立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军政府大元帅。军政府立即制订了会师中原、歼灭北洋军阀的北伐计划。
  然而,几经曲折,历两次护法,北伐军已经在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了。殊不知,孙中山的骁将邓铿从香港到广州,准备筹措北伐经费时,竟被暗杀。此时,北伐军已经进入了湖南境内,孙中山亲自在韶关督师,一路北上,迭刻名城。谁知,陆军总长兼内政总长的陈炯明,却在广州发动了叛乱,围攻总统府,炮轰孙中山住的粤秀楼,以逼孙中山下野。孙中山、宋庆龄先后脱险,会师珠江上的永丰舰,指挥讨叛……又几经反复,直到1923年1月,陈炯明败于惠州。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再度出任陆海军大元帅。
  不久,大元帅府便迁到了珠江南岸。
  其实,叛军陈炯明仍然盘踞在东江,不时发兵进犯广州。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而这边大元帅府的迁移、筹建尚在进行之中,孙中山正忙得不可开交。
  孙中山指挥的正义之师,每每在危急关头,总能力挽狂澜,扭转战场的形势。陈炯明妄图卷土重来,倾注全力,却占不到多少便宜。
  当然,玩弄阴谋诡计,陈炯明确实是一把好手,外边攻击难以奏效,就试图来个里应外合,把整个广州搅得鸡犬不宁。
  这边,大元帅府的修缮正在进行。把一个士敏土厂改建为帅府,自然有不少琐碎事,所以,上上下下都奔忙不已。孙中山为了表示和平统一中国的诚意,自己不恢复当日大总统的名义而改称为大元帅,并称进入的是讨贼时期,把自己所掌握的军队改称为讨贼军。所谓“贼”,就是反对民主、一心只顾自己谋取私利的各路军阀。为此,孙中山率先在广东实践自己关于裁军的诺言,采取“裁兵修路”措施。养精兵,减轻百姓负担。他下了命令,先调查各军实数,限期将该军营数和驻扎地点,造具军官姓名、履历及兵士名册,呈报大元帅府,由大元帅派员分赴各军驻地,逐一点验。淘汰所有无枪支却又占用军饷者。在广州的各路军阀虽然声称接受孙中山的领导,实际上却阳奉阴违。本来,冒领军饷和克扣军饷现象非常普遍。孙中山的裁兵政策直接影响到这一部分军头的切身利益。于是,他们煽动伤兵和老兵到大元帅府闹事。孙中山在前线亲身体验过战争之残酷。所以,每次伤兵代表前来请愿,他都亲自接待,好言安抚,并设法从财政上拨款,尽量安置好他们。孙中山优抚伤兵的做法,也成了佳话。
  这天,沿着珠江,却走来了一群人,东倒西歪、左顾右盼,嘴上还骂骂咧咧的,什么粗话都出了口。他们衣着斑驳,有的似军服,有的又是便装,其中,最为抢眼的是,他们身上不同部位扎上的白色纱布绷带。他们是往大元帅府走去的。
  那纷乱的白色绷带,在阳光下分外难看。显然,来者不善,大元帅府的修整工程尚未完成,人员杂乱,管理上自然不好办,他们正是瞅着这样的机会来的。看上去,似乎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事实上是有备而来。
  他们径直就要往大门里闯。
  “站住,干什么的?”卫兵拦住了他们。
  “干什么的?你没看出我们是当兵的吗?一个个为孙大炮卖命负了伤……”
  卫兵口气放缓了点:“有什么事吗?府里会有人出来,代为传达的。”
  “哼,别人没用,我们要见的是孙大炮。”
  一位脸上有麻子的兵痞回过头来,对来人说:“我们只找孙大炮,派什么人也不顶用。伤残医疗费、退伍费、安置费,多着呢!”
  即刻有人帮腔:“孙大炮在国外募集了那么多钱,不先照顾我们这负伤立功的,给谁优待呀?”
  好多人顿时叫了起来:
  “孙大炮出来!”
  “孙大炮,我们要见你!”
  “孙大炮,我们为你打仗,丢了半条命,你不能不管啊!”
  “看见我们伤了,残了,一脚踢开,太丧失天良了!”
  “我们要见孙大炮!”
  看来,是一帮伤兵闹事,有的,还把拐杖高高举起,在头上摇晃着;有的,摘下帽子,露出缠住头部的纱布,上边脏兮兮的,似乎还有血污……他们横七竖八地躺着、坐着,有的还大八叉地趴着,胳膊上、腿上的绷带也散乱着,无论卫兵们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
  值班参谋也出来了,解释道:“前方战事正紧,孙大元帅忙于军务……”
  “军务军务,打死人也不管了。”
  “有种的,就给我们出来!”
  看来,伤兵们的火气更大了,直往里冲。
  ……

精彩内容
董守良、谭元亨所著的《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内容简介:孙中山一生曾多次身临险境,每次都在保镖的护卫下化险为夷。在他的保镖中,加拿大籍犹太人保镖莫里斯?科恩的经历尤为传奇。《双枪将军马坤(孙中山的犹太保镖)》讲述1922年,支持中国革命、敬仰孙中山的科恩毅然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并起了个中国名字――马坤。由于他善使双枪,且枪法极准,因此得了个外号――“双枪马坤”。凭借这对双枪,马坤多次救孙中山于不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