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货速发】东方芭蕾花鼓灯:文脉与国脉的交响孙禹9787519910785研究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货速发】东方芭蕾花鼓灯:文脉与国脉的交响孙禹9787519910785研究出版社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40.9 6.0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禹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9910785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11338694

上书时间2024-05-15

易安居书舍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禹,国际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国际歌剧艺术家、作家、歌剧编剧、导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际瓦格纳声乐大赛金奖得主。旅居欧美20年,足迹遍及100多个国家,领衔主演了近70多部经典歌剧。已出版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悲剧英雄》(中国文联出版社);《黑蝴蝶》(台湾联合出版社);《漂泊英雄》(安徽文艺出版社);《逃离伊甸园》(台湾联合出社);《黑蝴蝶》文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肖邦传》(台湾三民出版社);《熬鹰部落》(中国作协重点资助项目);中短篇小说集:《诞生》(作家出版社);《大家闺秀》(合工大出版社);歌剧文学剧本:《杨靖宇将军》《秋瑾》《成吉思汗》《开国领袖》等;长篇纪实文学:《大河灯魂》《杨靖宇》(《海外文摘》杂志社)获奖情况:中篇小说《残阳如血》荣获台湾《联合文学》既"世界华文征奖"首奖;长篇小说《悲剧英雄》获中国作协、煤矿作协联袂举办的长篇小说“乌金奖”;散文《为神父的祈祷》入选《中国作家》杂志社“建国以来优秀散文系列”作品;散文《土陶》荣获"中国散文协会"年度奖等。

目录
目 录

 上篇 东方芭蕾花鼓灯

 灯序  
 第一章 006
 第二章 010
 第三章 018
 第四章 026
 第五章 045
 第六章 053
 第七章 057
 第八章 062
 第九章 069
 第十章 075
 第十一章   079
 第十二章   085
 第十三章 094
 第十四章 105
 第十五章 113
 第十六章 118
 第十七章 129
 第十八章 136
 第十九章 139
 第二十章 147
 第二十一章 150
 第二十二章 159
 第二十三章 163
 第二十四章 174
 第二十五章 185
 第二十六章 193
 第二十七章 210
 第二十八章 214
 灯 结 224

 下篇 大国 草民 小团 227

 后记    283

内容摘要
梁任昉在《述异记》这样写道:“关于盘古神话的记载,最早莫过于三国人徐整的《三五历记》《五运历记》中,所涉及的地点仅有独此一处‘盘古死后,血为淮渎……’”明确地将盘古与淮河的发源地相联系。

又据古代神话传说:人之初,是由两条大鱼变成的两只猿。而这两只猿就是“阴阳之始”的盘古夫妇。盘古崇敬祖先,因而就有了盘古怀抱二鱼,以示崇敬之说。再后来,抱鱼之说,就形象地演化成了道家的“太极图”。迄今为止,桐柏民间仍习惯在门头、窗上、院落入口的影壁墙上悬挂“太极图”以示吉利,以祈求苍天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婚丧嫁娶,传宗接代,邻里和睦,消灾、祛病、赐福等。干里淮河,不仅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夫妻用一腔热血注成的一条滋润养育着中原人民的生命大河,更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两岸民俗文化底蕴的花鼓灯艺术的母亲河。而浸透着大河之魂的花鼓灯艺术,深受江淮大地民间百姓的喜爱与痴迷,在淮河两岸世代相传历久不衰。每逢春播秋收、婚丧嫁娶,民间所有喜怒哀乐时,花鼓灯都绝不会缺席。它既是两岸亿万农民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图腾,又是深深蕴藏在淮河上下、黄天厚土中的一座博大精深、永不枯竭的民俗文化煤海和金矿。

传说中的花鼓灯源头很早。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会共工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燕尔,大禹便被四面八方的水患告急,离妻别子去为天下人治水。大禹这一去,便是整整13个年头,其间,竟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因思念大禹忧虑成疾,神志恍惚,终日抱着幼小的儿“启”站在山顶上向远方痴痴眺望,祈盼丈夫早日治好水患,归来骨肉团聚。由于女娇盼夫心切,久而久之,竟化成一块矗立于山顶之上的巨石。后人便称这块巨石为“望夫石”和“启母石”,一代又一代的后……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名为《东方芭蕾——花鼓灯》,是作者数度去凤台,蚌埠,颍上等安徽花鼓灯的发源地、“灯窝子”采访,体验生活,前后历时10年写就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以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为庞大叙事背景,以“盘古割腕为血”“抠眼为日月,造福苍生百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神话传说为经纬,详尽地书写了淮河两岸千百年来花鼓灯艺术的来龙去脉,花鼓灯艺人“生命不息,舞灯不止”的生命苍桑,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心灵史。本书上篇《东方芭蕾花鼓灯》以现实与古远的神话传说与时空交错,将大河上下的民俗民情,灾难福祉的轮回与神性,数代鼓灯艺人的传承与坚韧不拨,花鼓灯艺术的绝妙与技巧,不同时代的庚继与顽强的生命力等主题,融入通篇对于灯圣、灯魂、灯眼、灯架、灯妞、灯神等构思精巧的“题跋”之下,在绝妙的哲思与行云流水的叙述中,将灯艺传人:田小银子、千里淮河一条线、盖九江、蹿条鱼、万人迷、气死猴、水上漂等来自民间的绝妙称谓及故事,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书的下篇题为“大国 草民 小团”,介绍的是安徽泗州戏,即“拉魂腔”,它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泗州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文章讲述了一个“草民小团”,即民间“拉魂腔”的曲艺团体的生存发展之路。 书中以数位民间艺人的亲身经历,讲述几代艺人凭着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热爱、执着与坚守。

媒体评论
为中国花鼓灯艺术代言!为安徽打造非遗文化名片!拥有文字之美、舞台之美、结构之美的精品力作。十年磨一剑,厚积而薄发!安徽籍国际歌剧演唱家、导演、作家孙禹先生反哺故土的纪实文学作品!

《东方芭蕾——花鼓灯》聚焦安徽花鼓灯艺术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够引起花鼓灯从业者、爱好者、乃至对这种艺术形式感兴趣的广大读者的强烈兴趣和深刻共情。本书不仅为安徽打造了一张个性鲜明的文化艺术名片,更为“花鼓灯”这种传统民间艺术,注入了现代而时尚的气息。在《大国草民小团》中,作者为草根艺术团体发声,向广大读者介绍“拉魂腔”这种精彩的安徽戏曲形式,更让读者了解民间艺术团体的生存和发展,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也正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缩影。《东方芭蕾——花鼓灯》拥有文字之美、舞台之美、结构之美,更饱含作者对故土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对英雄的崇拜。这不仅是部精彩的纪实文学作品,更是作者的世界视野和心灵史诗,是一场文化苦旅与文脉传承。《东方芭蕾花鼓灯》是文运与国运的交响,它抒发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为挚爱的民间艺术、以及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和人民奋笔疾书的文学意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先生为《东方芭蕾——花鼓灯》作序。他在序言中写道:“我读此书,也每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孙禹先生的思考——他思考着“花鼓灯”传人们的思考;苦恼着他们的苦恼;焦虑着他们的焦虑;同样,喜悦着他们的喜悦。这是一部怀着敬意和感情完成的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