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益的病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益的病毒

全新正版保证,电子发票

31.4 4.6折 68 全新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意]圭多.希尔维斯特里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7699819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4F69319FAD324E1881E

上书时间2024-05-23

博益图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共存的艺术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病毒,以及在两者之间艰难抉择的书。本书也会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对手在现实中有时会格外残暴嗜血,有时又很温顺平和。

 

当我们面对威胁挑战时,我们如何能在与敌人斗争,以及与敌人妥协这两个选项中做出正确选择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将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我们先从我们最微小,却又最具威胁的敌人——病毒开始说起。我们与病毒有时候能够和平共存,有时候却又水火不容,因此我们会发现其实敌人与朋友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事实上,我们是很难精准区分敌人与朋友的。在本书中,我们还将说明,无论战争还是和平,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击败敌人最好的办法往往就是化敌为友。

 

我们以战争为例,我们的身体就是一道(并非不惜一切代价)抵御入侵的防御工事,免疫细胞就是士兵,如果机体在面对病毒进攻时选择投降屈服,那么命运就会被病毒掌控。

 

我们做的这一类比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并不会以感染者的死亡宣告结束,而是正相反。目前为止,有两种常见的结果,而且都是无害的,我们接着用类比来说明吧。第一种是请求增援,用以暴制暴的方式镇压叛乱:免疫系统发现敌人并攻击它们,患者痊愈、病毒死亡。第二种是与入侵者达成协议。事实上,敲定一份折中方案会让每一方都有面子,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谁的头会被砍下然后穿在长矛上绕城示众。病毒找到一个属于它自己的位置,在那里进行复制,不会对机体构成伤害,免疫系统监管着它们并给予它们自由的空间。

 

病毒的投机行为

 

当提到感染和免疫时,我们难免会用善恶二元论进行解读,用上“赢家”“输家”“好”“坏”这些字眼。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观点很片面,而且很有误导性。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结果就是和平共存。病毒在人类和动物的机体里存活并且繁殖,而不会对机体构成伤害,显然,宿主的免疫系统决定妥协了。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病毒和我们的免疫系统长期相互作用,基本集中在两种选择上:战斗或者共存。而选择与病毒共存,似乎可以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和病毒一路走来,我们发现这些小东西与它们的宿主往往更喜欢坐下来共进晚餐,而非斗个你死我活。即便不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也肯定会去同一家餐厅。原因其实很简单。病毒和宿主都朝着一个相同的目标努力着:同居,共存,把基因传下去。

 

我们会发现感染并不是一部分人赢而另一部分人输的“零和游戏”(经济学术语),而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多亏了这种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所有人都在这场游戏中胜出了,没有一位是输家。当然,双方偶尔也会爆发冲突并且伴有死亡,但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所谓的冲突都是意外,并非客观规律。那些伤害到我们的病毒通常都是些“意外出现的敌人”,是大自然的意外。我们人类与这些不熟悉的新物种相遇后的结果便是“手足相残”。

 

我们知道,在英美文化里病毒这个词virus(来自拉丁语单词virus,原义是毒)的名声并不怎么好,由它发展而来的一连串疾病名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历史比较久远的脊髓灰质炎、狂犬病、天花、流感和病毒性肝炎,到现今新出现的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或者SARS(非典), 这还只列了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传染病。但有些时候真实情况却是,事物的本质与它们的名声并不相符。

 

但是我要说明一点:相比于其他种类的疾病诱因,病毒是最渺小、防御能力最差的,因为它们都没有办法靠自己活下来。这也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病毒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无法独立生存。为了生存,它们需要寄居到人类、动物、植物,甚至是细菌的细胞里。由于这一先决条件的存在,结论显而易见:对病毒来说,让宿主的机体死亡绝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某种超级病毒能够在5分钟之内就杀死被它感染的人,那么这种病毒也消灭了自己。所以除了在科幻电影里,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终结者”病毒。即使是埃博拉病毒,也没有那么十恶不赦。我们可以观察到,埃博拉病毒在其“自然宿主”(这一概念会在后面章节讲到)体内只具有温和的传染性,只有当其进入一种不能适应它的生物体内后,比如我们人类体内,它才变成了杀人魔。



 
 
 
 

商品简介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方式阐述了人体和病毒之间复杂且迷人的关系。作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用历史事件为引,用战争策略作比,向读者展示人体和病毒是如何“相爱相杀”的。

 

作者不仅诠释了许多科学理念(病毒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病毒学的发展进程、人类与病毒紧密而微妙的关系,还讲述了他从医以来的难忘经历和对有关病毒的科学研究、医药伦理、社会事件等方面的思考,这些内容使该书在目前有关病毒的著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简介
意大利安科纳大学医学博士,美国耶基斯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部门负责人,佐治亚州比较病理学研究联盟杰出学者,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实验室医学系主任和教授,策略研究系执行副主任。曾担任2011年罗马第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和2017年巴黎第9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联合主席。

目录

1 由免疫力构建的城堡 1

2 生命的边界线 17

3 我们即是病毒 33

4 人类与病毒 53

5 黑桃A 69

6 艾滋病病毒从何而来 91

7 肉搏 109

8 卡尔·林奈的错误 127

9 可实现的共存 141

10 总之,我们是谁? 151

11 一生 173

12 最后一顿晚饭和第一顿早饭 193

13 对理性的热爱 207

14 生物医学研究的未来 229

致谢 233

注释 236

词汇 250

参考文献 265


【免费在线读】

主编推荐

1.国际权威免疫学家圭多·西尔维斯特里科普力作!

免疫学家圭多·西尔维斯特里是国际上研究HIV(艾滋病)病毒的权威学者,曾担任2011年罗马第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和2017年巴黎第9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联合主席,在病毒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领域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

 

2.全新视角,颠覆认知,带你认识病毒的另一面。

本书打破人们对病毒的固有偏见和误解——病毒不是天生杀人魔、病毒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死人类、病毒并非十恶不赦等,从病毒的益处出发,重建人们对病毒的认知。

 

文笔生动,深入浅出,兼具科普性和思想性。

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等手法,比如用战争与和谈比喻病毒和人体的关系,把病毒分为“大块头的”“小个子的”,把人体免疫系统比作“边检”、免疫细胞比作士兵等,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在阐述科学知识、科学理念、病毒学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与病毒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医药伦理、社会热点事件等方面提出深度思考。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