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史(先秦卷)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民俗史(先秦卷)

185.8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晃福林 著;钟敬文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03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晃福林 著;钟敬文 编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65816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1页
  • 字数 56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是一块色彩斑斓的瑰宝是世界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全景式展现了中国民俗形成,延展与传承的演进过程,深刻揭示了这项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中国民俗史泰斗钟敬文自豪地说本书就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科的宝贝。
【作者简介】
钟敬文,出生于广东湛第丰县。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研攻民俗学。抗日战发时期,曾在南方前线从事宣传工作,并作有报告文学多篇。前后历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及香港达德学院讲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目录】
总序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
导言
第一章物质生产民俗
第一节农作
第二节畜牧
第三节养蚕、植麻与栽培果树
第四节建筑
第五节手工制作
第六节编织与纺织
第七节经商
第八节度量衡制度
第九节货币的铸造及其流通
第十节城市生活的出现及其繁荣
第二章物质生活民俗
第一节饮食
一、原始时期的饮食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饮食
第二节服饰
一、原始时期的服饰
二、夏商周时期的服饰
三、夏商周时期服饰习俗的特点及区域特色的出现
第三节居住
一、旧石器时代人们的居住情况
二、新石器时代人们的居住情况
三、夏商周时期的居住习俗
第四节交通
一、原始时代的交通状况
二、夏商时期的交通情况
三、周代的车辆
四、周代的道路、传遽和符节
五、周代的道路维修和乘车礼俗
六、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地区的舟楫与水路交通
七、舟桥
第三章氏族、宗族与人生礼俗
第一节氏族与家族
第二节宗法与宗族
一、宗法与宗族
二、姓、氏、名、字
第三节原始时期的人生礼俗
一、拔牙之俗
二、颅骨变形
三、儋耳
四、婚俗
五、葬俗
六、礼器
第四节夏商周时期的人生礼俗
一、冠礼
二、学校教育
三、夏商时期的婚俗
四、周代的婚俗

五、夏商时期的葬俗
六、周代的葬俗
第四章民俗信仰
第一节原始时代的信仰与生殖崇拜
一、自然崇拜与人跟神、兽的交融
二、生殖崇拜
第二节商代的宗教信仰与甲骨占卜
第三节周代筮法的发展
第四节战国时期的鬼神信仰与巫术表现
一、鬼神信仰
二、物怪精灵信仰
三、天道信仰
四、“至人”与“神人”
五、驱鬼与避鬼巫术
第五章民间工艺
第一节工具和机械的制作
第二节陶瓷
第三节纺织、印染和刺绣
一、纺织
二、印染
三、刺绣
第四节金属工艺
第五节中药炮制
第六章民间歌舞艺术
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歌舞音乐
第二节春秋时期的乐舞民俗
一、春秋时期所传的上古乐舞
二、《桑林之舞》与《大武》
三、“小舞”与“万舞”
四、一般典礼上的乐舞
五、诗、歌、乐、舞与民谣
六、“乐舞”与社会民俗
七、“乐”与礼俗
八、贵族的“淫乐”与社会上的“非乐”思想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乐舞民俗
一、战国时期的乐舞理念
二、战国乐舞与社会民俗
三、“新乐”的发展
四、战国时期的乐器
五、乐舞表演
六、戏剧的萌芽
七、乐舞的商品化
八、乐舞民俗中的琴瑟之乐
九、乐舞民俗的地域特色
第四节雕刻与刻画
第五节诅、望氛与童谣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