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的思想与艺术探索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的思想与艺术探索

13.88 4.0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介之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4-25

书古名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介之 著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020090471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2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论丛
【内容简介】
 《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的思想与艺术探索》是汪介之同志多年来认真研究高尔基的成果。作者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高尔基作品的实际出发,对以往的一些似乎早已有之的定论提出了自己新的、不同的看法。比如,作者认为:小说《母亲》并不能代表高尔基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自传体三部曲的基本主题并不是“新人”的成长,而是对俄罗斯民族文化心态的批判,等等。作者显然是从俄罗斯历史一文化的层面上来考察高尔基的创作活动的,而不是仅仅从作家与当时俄国现实政治斗争之关系的角度来衡量其作品的。因此,作者对《母亲》之后30年间高尔基的创作给予了充分的注意,指出这些作品虽然没有直接反映革命斗争或建设,却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意义和美学价值。
【作者简介】
 汪介之,安徽庐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远逝的光华》、《回望与沉思》、《流亡者的乡愁》、《伏尔加河的呻吟》等学术专著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多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
【目录】
序言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逻辑起点:创作分期问题
1.对诸家创作分期法的历史考察
2.寻找科学的分期依据
3.高尔基创作道路的宏观描述
第二章 社会批判:早期创作(1892—1907)
1.时代精神与创作动因
2.人的礼赞与悲歌
——早期创作综论(1)
3.人与社会的冲突:传统主题的新处理
——早期创作综论(2)
4.“开风气,振人心”
——高尔基早期创作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民族文化心态批判:中期创作(1908—1924)
1.转折与“错位”
2.第一次革命的独特回声
——关于《没用人的一生》、《忏悔》和《夏天》
3.奥库罗夫一俄罗斯的忧郁
——论“奥库罗夫三部曲”
4.民族文化心理透视
——自传体三部曲等五大系列作品综论
5.从“生活的散文”中提取“生活的诗”
——高尔基中期创作的艺术特色
6.革命与文化忧思录
——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
第四章 历史的回眸与命运的探索:晚期创作(1925—1936)
1.20世纪人类的西绪弗斯
2.一部关于命运的作品
——论《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3.“为了认识俄罗斯”
——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4.史诗风范与“史诗般的沉静”
——高尔基晚期创作的艺术成就
下编
第五章 创作方法与文化目的
1.浪漫主义者
2.现实主义与“批判的”现实主义
3.“日丹诺夫模式”的创始人
4.综合:俄罗斯文学特有的面貌
第六章 人的心灵运动:艺术着眼点
1.“普希金学派”和高尔基的承续
2.结构线索·描写重心·艺术形象
3.超越的努力
第七章 主体意识在创作中的渗透
1.作家的个性气质
2.艺术形象“我”:主体感受的传达者
3.主观情感在客观描述中的灌注
4.思想感情洪流的倾泻
第八章 在传统与当代之间
1.碰撞与选择:高尔基与19世纪俄罗斯文学
2.包容与浸润:高尔基与20世纪俄罗斯文学
高尔基生平与创作年表
跋语
修订本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